顾文亮 庄辉发 王辉 张翠玲 朱红英 谭乐和
摘 要 以苦丁茶冬青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和营养土配方与组合等对苦丁茶冬青扦插生根和装袋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300 mg/L、pH 6.5的萘乙酸(NAA)溶液处理 8.0 h以上对苦丁茶冬青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移栽的营养土采用黄泥、河沙、椰糠和牛粪并添加复合肥后混匀堆放熟化,对苦丁茶冬青种苗的装袋存活效果较好。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 ;扦插 ;繁育
中图分类号 S339.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04.007
Abstract Semi-lignified shoots of Ilex kudingcha C. J. Tseng were selected for cuttings, and treated with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regulators, treatment duration and soil nutrient formula on the rooting of the cuttings and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cuttings transferred into ba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ttings treated with pH6.5 NAA solution at 300 mg/L for 8.0 h had optimal rooting effect. The nutrient soil for bag-raising of the cuttings was prepared by mixing yellow mud, river sand, coconut coir and cow dung with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allowing the mixture well composted. This composted mixed nutrient soil had good effect on the survival of Ilex kudingcha C. J. Tseng in the bags.
Key words Ilex kudingcha C. J. Tseng; cutting; propagation
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 J. Tseng)是享誉盛名的药食同源饮料植物,其产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饮用历史,长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苦丁茶冬青主要分布于海南全境[1],广东英德、肇庆和大埔,广西南宁周边、大新、天等、龙州,以及云南部分地区等[2]。苦丁茶冬青的老叶与嫩芽均可药食两用,用开水泡渍后别具风味,先苦后甘且回味久长,其产品可长期饮用无任何毒副作用,能强心健体,尤以降压减肥和清热解毒而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研究证明,苦丁茶冬青叶片中含有熊果酸、芳香油、苦丁茶甙元、α-香树脂、β-谷甾醇、绿原酸等多种功能组分[3]。这些有效功能成分具有止痛、抑菌、解痉、降压、清热降火、止渴生津、解毒消炎、强心利尿、抗辐射、抗癌防癌等多种药用功效和保健作用[4]。
近年来,随着苦丁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苦丁茶冬青种苗质量参差不齐且退化严重,逐渐成为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苦丁茶冬青种子需要6~8个月的后熟期才能萌发,发芽率一般在50%以下[5],此外还存在实生苗性状变异较大的问题。因此,目前生产上用的苦丁茶冬青种苗通常是直接从野生植株上剪取枝条进行扦插,随后再经过多代扦插繁育而成的,种苗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差异很大,导致后期苦丁茶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无法保证。苦丁茶冬青作为木本乔木植物使其扦插生根较困难,且种苗扦插繁育的生根率与移栽成活率均较低。因此,需要尽快研发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苦丁茶冬青种苗扦插繁育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用于制作插穗的苦丁茶冬青枝条取自万宁市南桥镇香料饮料研究所高龙基地内种植多年的植株,选用当年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条。根据枝条生长实际情况,灵活将插条剪成适当规格的插穗,合适插穗的长度约15~20 cm,直径约0.6~1.0 cm。每个插穗保留3~4片叶片,同时每片叶片减去1/2的面积并保留叶柄。为利于萌发新叶,通常将每个插穗保留2个以上的腋芽,插穗的上切口距离腋芽上方2.0 cm处,下切口距离腋芽下方5~10 cm处,插穗的切口整齐且无破裂。剪好的插穗先在清水中清洗5 min,便于除去杂物,将约20~30支插穗捆为一小捆待用。试验处理所用的药剂为吲哚丁酸(IBA)、ABT生根粉(50%吲乙·萘乙酸可溶性粉)和萘乙酸(NAA)。
1.2 方法
1.2.1 植物生長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将剪好的插穗用不同浓度的IBA、ABT生根粉和NAA浸泡插穗基部处5 cm以上,处理时间为1 h,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每个处理约30根插穗,共设3次重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排列。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将剪好的插穗用pH 6.5、浓度为300 mg/L NAA浸泡插穗基部处5 cm以上,分别处理0.5、1.0、2.0、4.0和8.0 h。每个处理约30根插穗,共设3次重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排列。
1.2.3 营养土种类及配比处理对移栽存活的影响
将剪好的插穗用pH 6.5、浓度为300 mg/L NAA浸泡插穗基部5 cm以上处理8.0 h。在沙床上将插穗育苗生根约50~60 d后,采用100%黄泥、100%河沙、50%黄泥+50%河沙、50%黄泥+50%椰糠、50%河沙+50%椰糠和30%黄泥+30%河沙+30%椰糠+10%牛粪等不同营养土种类及配比的处理方式,将生根的插穗分别装袋至上述营养土组合中。每个处理约30根插穗,共设3次重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排列。
1.2.4 扦插生根期管理
选择用河沙作为基质的苗床,扦插前2~3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等药剂喷淋苗床进行消毒。插穗深度为插穗总长的1/5至1/4,插穗的密度以插穗叶面不重叠为度,扦插完后立即将苗床浇透水一次。在苗床上搭高50~60 cm的无色塑料薄膜拱棚,并在顶部设置遮光度为80%的遮阴网盖顶,每隔1~2 d定期浇水保持苗床湿度在85%以上,如遇连续干旱或持续高温天气应当视情况通风降温控制拱棚内温度在30~32 ℃。
1.2.5 移栽炼苗期管理
插穗育苗30~40 d喷施少量叶面肥,50~60 d待腋芽萌生且根长至3 cm以上时可以装到12 cm(宽)×16 cm(高)的塑料营养薄膜袋中,将袋装苗成行排列于苗床中,用河沙填补袋装苗底部缝隙。将装袋的插穗苗继续放在无色塑料薄膜拱棚内生长约1~2周,定期浇水保持拱棚内湿度在85%以上,并视情况通风降温控制拱棚内温度在30~32 ℃,待插穗种苗长高至20~25 cm时即可移到拱棚外炼苗,随后移栽。
1.3 数据分析
在30~60 d每间隔3~5 d记录愈伤形成时间、生根时间和新叶萌发时间,在苗床上扦插50~60 d以后统计各处理插条的生根数和根长,统计平均生根率、生根数、根长以及抽生新叶数,插穗装袋移栽后统计移栽存活率并观察植株长势。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丁茶冬青插穗的生根率有着较大的差异,采用NAA处理的平均生根率最高,为69.61%;IBA处理的平均生根率次之,为58.41%;ABT生根粉处理的平均生根率最低,为43.82%。随着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的提高,NAA、IBA和ABT生根粉3种处理的生根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300 mg/L处理的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6.33%、66.37%和53.26%。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苦丁茶冬青插穗的愈伤形成时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采用NAA处理的平均愈伤形成时间最短,为42.50 d;IBA处理的平均愈伤形成时间次之,为50.00 d;ABT生根粉处理的平均愈伤形成时间最长,为52.50 d。随着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的提高,NAA、IBA和ABT生根粉3种处理的愈伤形成时间均是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因此,对于苦丁茶冬青的扦插生根而言,以生根率和愈伤形成时间作为衡量指标,NAA和IBA作為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较适宜,而ABT生根粉则不适合。
由表2可知,采用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苦丁茶冬青插穗的生根情况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平均生根时间方面,采用NAA处理的平均生根时间最短,为51.25 d;IBA处理的平均生根时间次之,为58.75 d;ABT生根粉处理的平均生根时间最长,为62.50 d。在平均生根数方面,采用NAA处理的平均生根数最多,为16.25条;ABT生根粉处理的平均生根数次之,为13.25条;IBA处理的平均生根数最少,为11.75条。在平均根长方面,NAA处理的平均根长最长,为4.94 cm;ABT生根粉处理的平均根长次之,为4.24 cm;IBA处理的平均根长最少,为2.76 cm。因此,对于苦丁茶冬青的扦插生根而言,综合考虑生根率、生根情况、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以及愈伤形成时间和生根时间等多个因素,300 mg/L的NAA处理对苦丁茶冬青的扦插生根效果较好,适合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苦丁茶冬青种苗的扦插繁育。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由表3可知,NAA不同处理时间对苦丁茶冬青插穗的扦插生根影响不同,5种处理时间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差异,8.0 h处理的效果较好,生根率达到81.47%,而0.5、1.0、2.0和4.0 h处理的效果一般,生根率分别为38.17%、41.63%、43.58%和61.74%。进一步分析发现,8.0 h处理的愈伤形成时间和生根时间均最短,且生根数最多、根长也最长。因此,采用8.0 h处理对苦丁茶冬青扦插生根的效果较好,较长时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适合用于苦丁茶冬青种苗的扦插繁育。
2.3 营养土种类及配比处理对移栽存活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营养土配方与组合的处理对苦丁茶冬青插穗的装袋移栽后存活效果不同,30%黄泥+30%河沙+30%椰糠+10%牛粪的处理效果较好,新叶萌发时间短,抽生新叶多,移栽存活率高,且移栽后的生活力也最强。100%黄泥和50%黄泥+50%河沙2种处理的效果次之,100%河沙、50%黄泥+50%椰糠和50%河沙+50%椰糠3种处理的效果则较差。因此,采用30%黄泥+30%河沙+30%椰糠+10%牛粪的营养土配方与组合对苦丁茶冬青插穗装袋移栽后的存活效果最好,该组合适合用于苦丁茶冬青种苗的扦插繁育。
3 讨论与结论
针对苦丁茶的种苗繁育研究已较为广泛,采用茎段离体培养可以快速繁殖种苗,但无法通过愈伤组织再分化出植株[6];也可以采用液插法实现苦丁茶的快速繁殖,但由于液插法的插穗长期浸泡在溶液中,供氧不足导致插穗发根较慢且根系生长也较慢[7]。因此,后期研究多集中于采用常规插穗处理的方式繁育苦丁茶种苗,ABT1号生根粉对苦丁茶插穗生根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但浓度过低或处理时间不够,对苦丁茶插穗生根的促进效果均不佳,处理浓度过高会使插穗受到药害[8]。进一步研究发现,用200 mg/L的ABT生根粉处理苦丁茶嫩枝插穗2 h,生根率最高可达50.6%[9];采用5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蘸5 s后用营养杯短穗扦插,连同营养杯出圃后成活率可达98%以上[10];在全光照喷雾扦插环境下,用ABT1号生根粉速蘸处理可使得生根率达33%~72%[11]。除此之外,采用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处理苦丁茶插穗近年来也有报道,但处理浓度相对生根粉而言较低[12~13]。
在植物的扦插繁殖中,树龄对扦插生根率有着较大的影响[14~15],作为大型乔木的苦丁茶冬青,其树龄较大的枝条由于木质化程度较高通常难以生根,生根效率较低且耗时较长。本研究依据苦丁茶冬青的生长特性,着重从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土2个方面进行控制,并与插穗制备、激素选择、扦插环节、苗床管理等方面进行工艺组合,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扦插方法。本研究发现使用300 mg/L、pH 6.5的NAA处理8.0 h以上对苦丁茶冬青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佳,且移栽的营养土宜采用黄泥、河沙、椰糠和牛粪并添加复合肥后混匀堆放熟化。整套扦插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育苗周期短,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高,获得的种苗具有更强的生长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苦丁茶冬青种苗扦插繁育方法,为优良苦丁茶冬青种苗在栽培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国民. 海南岛野生苦丁茶树的发现及其植物学特征特性的观察[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5(2):129-133.
[2] 贺震旦,彭 勇,肖培根. 2010. 苦丁茶研究与开发[M]. 北京:科学出版社.
[3] 易 帆,彭 勇,许利嘉,等. 大叶苦丁茶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2013,15(8):710-717.
[4] 刘国民. 苦丁的經济价值与海南岛发展苦丁的可行性分析[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2(4):324-327.
[5] 刘国民. 苦丁茶树扦插繁殖的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1):69-75.
[6] 刘国民,陈秀蕙,李任珠,等. 苦丁茶树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5(4):291-297.
[7] 刘国民,李娟玲,彭 超,等. 苦丁茶液插法繁殖技术的研究[J]. 贵州科学,2001,19(3):25-33.
[8] 唐君海. ABT1号生根粉对苦丁茶扦插生根的影响[J]. 广西热作科技,1996(1):12-14.
[9] 刘志辉. 苦丁茶嫩枝扦插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2003,30(5):13-14
[10] 叶继标,招雄文. 苦丁茶扦插育苗技术[J]. 茶叶通报,1997,19(3):23-24.
[11] 陈政宏. 苦丁茶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J]. 广西林业科学,1994,23(3):152-155.
[12] 郑 宇. 苦丁茶的扦插育苗[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2):65-66.
[13] 周 婧. 优良苦丁茶D1的扦插繁育技术[J]. 广西热带农业,2003(4):36-37.
[14] 王永格,任春生,王茂良,等. 木本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北京园林,2016,32(2):40-44.
[15] 贾志远,葛晓敏,唐罗忠. 木本植物扦插繁殖及其影响因素[J]. 世界林业研究,2015,28(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