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共享理念下街区制的推广模式研究

2018-09-26 08:36方劲松
江西建材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住区路网社区

陈 昊,方劲松

(1.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2.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街区,宽马路”和单位大院的建设基础上,封闭式社区逐渐成为我国住区建设的主导模式。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大尺度封闭式社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负面作用不断增大,原本“通而不畅”的社区路网设计理念也成为了阻碍城市路网体系完善的因素之一,带来了地块割裂、土地使用效率不足、交通拥堵、公共资源浪费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与此同时,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住区发展的开放性、多样性及可持续性提供了一条解决思路,国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开放式街区的研究领域。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统称为《意见》)。《意见》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1]这一新政的推行标志着街区制将成为我国住区建设的主导方向之一。

2 开放性住区与街区制

开放性住区与封闭式社区的差异可以归纳到规模从大到小,功能多样化以及封闭式交通系统到开放式交通系统三个方面。我国传统社区以围墙构成边界,封闭式管理使其具有强烈的私密性特征,内部道路及景观均不对外开放。与之对应的即是开放性住区,《绿色住区标准》中对其的定义为“可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共享、与城市功能空间有机融合,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和完善城市功能的住区,与传统的封闭式小区的做法有本质的区别。”根据此定义,可以看出开放性住区主要迎合了当下城市建设集约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发展需求。

街区,英文术语即“block”,主要解释为建筑组团及周边广场、绿地、街道等实体所形成的的矩形空间。现代城市街区最早体现于1979年法国巴黎欧风路209住宅设计中所使用的开放式街坊的设计手法,后来逐渐成为欧美大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

街区制最常见的是商住结合的形式,上层为私人住宅,提供居住功能;底层对外开放,包含商业及多种配套设施,使街道其在原有的交通功能以外更具有商业活力,有利于营造活跃的社区氛围;并且,路网体系与城市道路网体系的融合避免了封闭式住区内部道路资源的闲置问题,同时达到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与空间共享的作用。

3 街区制推广模式实例分析

通过对街区形态、尺度、路网体系、设施服务共享程度等多方面的比较,笔者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开放街区模式,按开放程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表1),并依次分析。

表1 典型开放街区模式划分

3.1 大尺度街区——局部开放模式

局部开放模式以万科开放的一系列开放式住区为代表,比较典型的有位于武汉光谷科技新城的核心区域的武汉万科城市花园,占地面积约40公顷。该案例通过城市支路生活性支路的增加将住区路网融入城市道路网体系,商业配套以底商为主,在生活性支路上增加商业配套比重,良好地延续了城市商业氛围,同时住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完全对外开放,与城市共享。但方案的局限性在于其路网密度与道路的开放性不够,核心绿地也没有对外开放。

3.2 街坊形制——半开放模式

半开放模式包含老住区更新与小街区建设两类。其中,老住区更新以成都玉林社区为代表,玉林社区紧邻成都市中心区域,社区内普遍为多层居民楼,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老式居住区。玉林社区在原有的住宅楼片区内,形成以1-4栋住宅组团的模式,设置门禁系统,原有的住宅片区道路形成毛细血管式的路网系统,由于社区建设已有30余年,在路网对外开放后,社区的安全性反而因门禁的细化而有所提高。与其他案例不同的是,玉林社区的开放并不是由政策主导的,而是居民根据生活需求自下而上推动的,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产权归属、社区安保、交通干扰等问题都由居民自发协商而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与之相对的,就是由新政主导的小街区建设。2015年成都市启动小街区建设九大示范区,笔者选取了成都金牛区茶店子片区为代表。该片区在设计过程中将街区尺度控制在200米*200米左右,基本达到了街区制的建设要求,规划增设城市支路对外开放,建设规模达到城市级别的绿地对外开放,而居住与商业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居民生活的私密性,又达到了公共资源共享的目的。小街区建设不仅使开发过程更有效率,也有利于纾解城市交通的压力。

3.3 商业街区——局部封闭模式

局部封闭模式的典型代表有上海创智坊的商业街区。创智坊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核心区域,周边有多所高等院校。创智坊3区采用的是典型的“Block”街区设计理念,城市道路进行将地块分割为1-3公顷面积不等的街区,各街区通过建筑围合形成组团式布局,组团内部道路不对外开放,组团各自具有独立空间,彼此又通过公共通道或是开放式的管理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开放、局部封闭”的格局。商业街区以高层商住楼为主,除了通常配备的底层商业外,增设了商业街,商业设施比重的提升与地块尺度的缩小使得街区开放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4 无边界住区——完全开放模式

完全开放模式指路网体系完全融入城市道路网体系的街区设计模式,典型代表选取北京国贸建外SOHO。建外SOHO位于北京市CBD核心区,紧邻银泰中心、通惠河与东三环,是北京商业氛围最好的地段之一,设计最初的理念是打造一个“无边界”住区。地块原型为类长矩形地块,东侧与南侧均为城市快速路,北侧为城市主干道,西侧为等级较高的城市支路,设计增设三条南北向市政道路,平均路网密度达到200米*180米,交通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开放,但交通功能的主导反而使得住区的生活氛围受到了影响。此外,上层居住设计大户型公寓式住宅,实际已被各类商业、办公场所所取代,业态杂乱,竖向分割功能的设计并不成功,中心绿地、配套的运动场也并未实现完全共享。

除了以住区功能为主导的开放街区的案例以外,笔者也对湖南大学这一开放式校园进行了调研。校区的主要干路与城市道路并无分割,各个学院形成了小区的基本单元体,教师及访客停车通过部分地下停车以及校区支路停车位解决,绿地系统融合了城市道路绿化与高校教学楼配套绿地两种形态。开放式的校园环境使得校园与社会的沟通密切,加上周边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开放式管理,学区氛围十分浓厚。但因高校本身的特殊性与案例的唯一性,是否适宜在我国进行推广还有待商榷。

4 问题与思考

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大街区、大尺度的住区模式已经不适宜城市的发展,过宽的距离导致街道两旁的商业活力下降;同时,人情匮乏与社会隔离的弊端也日益突出。社区开放因势提出,但屡受质疑,技术层面与操作层面上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①社区开放带来的安全问题,这也是开放住区提出以来讨论最频繁的问题;②社会车辆穿越社区时带来的噪音污染问题;③车辆增多带来的尾气排放对于环境卫生的污染问题;④随意停车问题增加。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开放住区的推行速度,其根本在于如何权衡私密与开放。通过对国内各类开放模式的住区的分析,展开对于开放住区的思考,认为可以通过限流限行或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流来削弱住民对于开放社区所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的考虑;通过公共设施片区集中布置可较好地管理使用公建的人群;通过集约用地布置小型封闭组团便于管理以达到半开放半封闭的目的;通过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以解决一些开放住区可能会引起的社会问题。

最终,社区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形式大概可以归于5类形式:①通过对于社区的四周边角地带进行开放以活跃街道节点;②通过社区局部凹进达成开放以创造城市与社区共享的活力中心;③通过对底层的整体架空以引入城市空间;④通过沿街建筑线性开放来展现城市界面;⑤开放社区的景观轴线和生活性支路结合以促进步行穿越,创造社区活力。

开放社区在某些方面实现了与景观环境、外部交通系统的联系,给居民提供了公共空间,社区内的道路及景观等则加强了人际交流。社区的开放能有效缓解城市因住区占地面积过大而导致城市路网过大的弊端,还原并促进城市步行氛围,提高社区与城市的活力。此外共享公共空间这一点不仅针对社区内居民,同样针对城市居民,这也是开放性住区在人文关怀上的最好体现。

5 小结

交通问题可以说是街区制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但仅仅靠推动街区化并不能解决问题,人口基数庞大、交通工具种类繁杂、数量繁多都是造成我国城市交通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因素。通过打开封闭式社区纾解交通压力只能解一时之患,应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体系,以TOD模式为导向,最大化使用公共交通这一非汽车化的规划手段来引导设计,并倡导居民采用步行、自行车与公交车相结合的慢行出行方式,重分提高短程出行效率,缓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

街区制打破了我国居民固有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但它的确又是城市建设发展所必需的产物。文章以四个案例的对比分析说明各地开放街区模式与当地的城市形态和人文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因而街区制的推行必须从城市与社会的根本入手,只有立足现实,在充分适应城市文化环境的前提下,推动街区制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开放性住区的合理、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住区路网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
旧住区出入口景观改造研究——以南京锁金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