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刚
日益严峻的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加快治理农业污染步伐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重视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当前,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由于未严格按操作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农药喷雾实际附于农作物上的只有50%左右,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尚有70%的农药残留于农业环境中,更有甚者,有些农民在农作物收获前还施用农药,结果一部分直接污染粮食、水果和蔬菜,另一部分则污染土壤、空气和水,引起人和动物造成急慢性中毒现象。
施肥方法不科学,化肥有效利用率低,流失的很大部分则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盐渍化,使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农产品和饮水中有毒成份增加,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地膜带来的农田“白色污染”日趋严重,在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农膜污染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农膜残留量高,有近半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给土壤带来了批量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现代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原本用于蓄水用途的水库、山塘开辟为养殖场使用,有的配套养殖鱼类,有的地方沿河两岸人口密切生活区进行规模养殖。有的养殖场在饲料中滥用添加剂,还有的在畜禽用药时用人药代替兽药。养殖中排出的污水、冲洗物、部分粪便及食物残渣,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塘,不仅对畜禽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更是污染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环境。
目前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不少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没有配备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散落在农村周边,污染农田、湖泊、河道、水塘,加之工业园区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给农业灌溉带来的污染,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得不到质量保证。
今后要走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引导农民采用减量、再利用、资源化的农业生方方式。
治理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必须从农资供应、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禁用农兽药及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行为;二是对农民进行农业投入品使用指导和培训,强化农产品生产者安全应用农业投入品意识;三是督促农业科技园,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落实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持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减少农药用量。
一是要通过开展监测预警,强化污染源头的控制和管理;二是要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农村清洁模式;三是标本兼治,整体推进,严控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向农产品产地蔓延,禁止向农产品产地倾倒固体废物和农业投入品包装物,提高现行地膜国家标准,改进地膜使用方法,提倡地膜回收和提高地膜重复使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一是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养殖废物综合利用率;二是推进养殖散户向规模化、小区化发展,提高畜禽养殖业废物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减排化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四是划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规定城区人口聚居区及水源保护区实行养殖业限期退出机制,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