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收的敦煌葡萄
《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也有人说,“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交汇。敦煌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王维的诗中不难看出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汉宋之际的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它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知识的交集地,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
那么,古老而又璀璨的敦煌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她的魅力何在?她曾为祖国和世界作出了怎么样的贡献?
这要从“丝绸之路”说起,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这便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乃至今日我国与外界的一条经济、产品沟通要道,而敦煌恰似一个衔接口,往来的行商为她带来很多经济项目的同时,还带来了国外的文化、特产,使敦煌更加繁荣昌盛。
在我国古代,敦煌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其在农业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都说“民以食为天”,但是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周围是大面积戈壁沙漠,绿洲却面积小,干旱少雨,本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地方。为此,勤劳的敦煌人便引甘泉水灌溉农田,利用在当时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种植适宜生长的作物,以及发展少量的畜牧业,又因地处丝绸之路“咽喉要塞”,引进了大量的农耕技术和农作物,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繁荣。
如今,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在即,敦煌将再次发力,把来自敦煌的、中国的文化与精神带到世界面前。
余秋雨曾在《莫高窟》中这样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千年敦煌,将继续踏着它富有生命力的步伐,向世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