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2018-09-26 10:03李雪莹施六林卢碧芸
农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村落村庄要素

李雪莹,施六林,王 艳,卢碧芸,吴 炜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合肥230031)

0 引言

公共空间的概念包含2个部分,一是指村民可以自由进出,开展人际交往、参与集体活动和村庄公共事务等社会生活的场所,二是指离开了固定场所的限制,群众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制度化组织、活动、习俗等[1]。公共空间展现了独有的乡村社会文化特征。

早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论著就提到了“公共空间”的内容;60年代初,以刘易斯·芒福德[2]和简·雅各布斯[3]的相关研究为代表,“公共空间”逐步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有关领域,之后西方众多建筑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将研究重心转向民间传统聚落。自90年代以来,英国的伦敦规划顾问委员会将建立公共空间系统作为一个绿色战略,并从生态、社会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加以评价。

中国学者对传统村落做了比较全面地探索和研究。彭一刚[4]分析了各地村镇聚落景观的差异;刘沛林[5-6]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聚落研究中,从主观感受研究聚落空间形象;段进[7-8]对世界文化遗产宏村、西递的形成原因、结构布局和空间效果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刘传林[9]认为古村落的传统“空间观”与当代的新农村规划建设要求相适应。戴林琳、鞠忠美、王东等[10-12]研究了国内多地村庄公共空间的发展变迁,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薛颖、周尚意、朱春雷、吴燕霞、陈芳芳等[13-17]研究了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的关系,并提出一些文化传承的措施。王成等[18]运用CSI评价法对重庆大柱新村公共空间农户满意度进行评价,针对性地指导了公共空间重构。可见,国内传统村落的研究大多从村落物质空间与人文社会2个方面出发,本文的研究切入点就是传统村落物质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共空间”的特征。

过去传统村落是“熟人”社会,公共空间多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中自发形成,是当地的人文历史、生活习惯的集中体现。改革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改变了封闭同质的面貌,过去充满生气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日渐衰落[12]。而自2006年新农村建设以来,规划设计大多只注重了物质生活和居住质量的提高,忽视人们交往的空间需求,乡村公共空间不断萎缩;建筑风格也倾向于千篇一律,丧失了原本村落形态和格局的地域文化特点[19]。当前全国正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村庄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比如大力完善村庄配套设施、保护村庄特色与乡土风貌、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环境卫生、提升村容风貌等。公共空间既有景观功能、服务功能,又是乡村地域文化的载体,若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很好地体现村庄特色和乡土风情,对村容风貌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当前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与传统村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所差异,对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和布局特点加以分析,可以挖掘传统村落形态上的规律,从中找出可供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参考和指导的对应要点,从而创造出形态优美、功能完善、文化传承的空间形式。不仅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解决目前村庄单调乏味、千村一面、同质化现象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改善农村社区生活的分割性、推动农民团结合作的必要路径;同时也对建设城乡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变化

传统村落是指起源于特定历史时期,保存了较完整村落形态与格局的村庄,体现了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民俗。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主要是自发形成的,公共建筑的布局自成体系。根据公共空间概念的2个部分,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可分为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是人们交往与活动的固定场所,例如广场、寺庙、戏台、祠堂、水井、街巷等,这些形态丰富、类型各异的构成要素组成了公共空间的有机体系;非物质要素是传统村落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一些活动形式或交往形式,例如节庆祭祀的活动、红白喜事等。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一些已经日渐式微甚至消失,也有一些还在延续甚至得到强化,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的主要功能与现状见表1。

1.1 水井、大树、祠堂等功能的弱化

过去人们常在水井边和河岸边一起洗衣、洗菜、聊天,在炎热的季节里聚集在大树下乘凉散步,但由于现在乡村基本都已通水通电,家用电器普及,水井、河边、大树下因此变得萧条。

家族制度与亲缘文化曾经广泛存在于传统村落中,以宗祠为中心的村庄布局十分普遍。但是,由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运动的开展,家族制度和亲缘文化受到了组织结构、经济生产、舆论宣传等多方面的冲击,祠堂、宗庙等仪式性空间逐渐衰落[10]。

1.2 戏台、村口、广场街巷等功能的延续或强化

以前农村的公共娱乐活动较少,看戏是人气很高的活动,但随着电视机、计算机的普及,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室内部的休闲活动逐渐增加,戏台一度萧条。但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举行“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也积极举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农村的戏台又热闹起来。各地兴建的农民文化大舞台正是传统戏台的新兴形式。

传统村落的村口、广场、街巷等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其基本的交往功能还在延续,尤其是由于村庄的交通越来越发达,与外界的沟通增多,村口成了人流、车流的汇集地,更发展出交通枢纽、集市等,村口公共空间的功能得到强化。

表1 传统村落的典型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1.3 民俗节庆活动、红白喜事等非物质要素的延续

民俗节庆活动、红白喜事等非物质要素依旧广泛存在于农村社会。舞龙舞狮、戏曲杂耍是农村里庆祝节日的传统项目;庙会在原来是依托于寺庙,集祭祀、商贸、文化等为一体的民间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庙会除了能观赏极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手工绝活,更多的功能是物资交流大会。

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布局特点

2.1 顺应自然环境的布局

中国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各异,本着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各种传统村落布局形态。

位于山地的村落顺山势而建,祠堂、宗庙、广场等标志性公共建筑一般处于村落中心位置,地势较平坦,形成核心的公共空间,其他建筑虽围绕其建设,但受地形限制,空间形态又较为自由,加上盘旋曲折的道路与起伏的台阶,十分有层次感。

水系丰富的地区,居民习惯依水而居,各种村落建筑凭水而建,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富有诗意。沿水系两侧分布有商业用地与公共空间,居住用地在水系两岸扩展开来[20]。妇女们在水系两侧滨水空间浣衣、洗菜、聊天,自然而然形成了日常交往的场所;紧凑的街巷、繁茂的古树,都能见到热闹的人群。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的古水系设施为人称道,村落中心是半月形的池塘——月沼,宗祠、书院、广场等公共设施环绕四周,形成了一个景观与设施结合的公共空间。

2.2 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

过去的村落几乎处于封闭的环境,形成了家族聚居模式,整个村落只有一个或者两三个姓氏,宗法制度成为宗族自制的重要手段。村中的宗祠、宗庙象征着家族地位,是祭拜祖先、召集会议、婚丧嫁娶的场所,因此常坐落在村落中心的位置,其他建筑则围绕着宗庙、宗祠而建。例如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浙江省建德县新叶村,宗祠、宗庙前一般都有较大开敞空间,与村中的戏台、街巷等形成有序的公共空间[21-22]。

2.3 强调防御功能的布局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战乱等历史背景,一些村落的布局体现了安全防御的功能,形成堡寨式的聚落。山陕、粤北地区的一些规模较小的村落建设了防御用的城墙,村落内部路网规划十分规整,祠堂一般位于中心位置,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广东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恩村在村庄南侧建有瓮城,有外敌入侵时,村民可以迅速进入城寨避险,寨内建有房屋,挖有水井,储存了食物,还可通过隐蔽的暗道与外界联系[23]。

3 传统古村落公共空间特征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3.1 因地制宜,生态环保

传统村落的布局注重与自然环境相和谐,源于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及风水理念,尽管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不能否认,顺应自然的观念对如今的乡村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美丽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应首先考虑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宜,尽量少的破坏周边景观。可依托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通过水系、山体、树木等打造多层次的景观,对公共空间进行适宜规模的地面硬化,设置健身、休憩设施,配植合理的植物。建筑设计不求标新立异,只求风格自然、舒适质朴,多采用环保材料,充分运用各种生态措施例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雨污分流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做到对周边环境最低干扰。

3.2 以人为本,合理布局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成,顺应了人们生产、生活、交往的需要,无论是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还是强调防御功能的布局,都满足了当时人们主观与客观的需求。当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使过去传统的公共空间例如水井、古树、宗祠等逐渐少人问津。这就要求公共空间的布局要以人为本,考虑人的使用体验。

公共空间的选址要注重村庄交通便捷性,人们活动时经过该地的概率较高,哪怕是一块道路转角的绿地,经过简单的设计改造,也会成为父母带孩童玩耍的小乐园;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政治活动空间,替代了传统村落宗庙、宗祠的作用,是新的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公共空间,在规划时设置一定的公共活动区域,例如广场,再结合一些健身活动设施、购物场所等,对人群有很强的集聚效应;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对人群有天然的吸引力,对村庄已有的水系、林木等景观进行整治、改造,突出乡土特色,设置一些步道、小广场、健身设施等,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避免过大的尺度,使处在当中的人们感到舒适与安全。传统村落受限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村庄布局一般尺度较小,窄窄的街巷、小巧的活动空间、咫尺的活动人群,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24]。在当今的村庄公共空间设计上,很多地方一味追求大面积,特别在设计村庄中心广场时,进行大范围的硬质铺地,不仅造成土地的浪费,而且由于空间太大,不能给人亲切感,反而无法吸引人群[19]。

3.3 继承与运用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

传统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随着时代的变迁功能发生了变化,但对它们进行合理运用可以丰富村庄的景观和村民的生活。水井、古树、祠堂等公共空间要素由于已经不适用于群众现在的生活方式,很多被破坏或拆除。但它们承载了时代的记忆,有历史和艺术价值,应该进行合理地修缮与保护,并将这些要素作为文化标志物融入到现在的公共空间中。例如用以群众集会、节日联欢等公共活动的村庄广场,规划设计时要融入当地的乡土特色,与古树、戏台等元素结合,布置一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小品,既满足人们游憩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也可以展现村落的艺术风貌,丰富社区景观,加强村民归属感。

对于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要素,例如民间传统艺术、民俗节庆活动,可通过雕塑、壁画、宣传栏等方式融入到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推广和宣传;也可改造发展成为观赏性的节庆活动,并且重视传统手工艺人的培养,从社会层面保护和研究非物质文化。

3.4 传承地域文化

公共空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如何做到公共空间的文化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多种措施的保障。首先,应积极引导建设公共空间,将文化传承的意识融入到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对传统建筑、设施进行保护性修复,打造有特色、有地域文化气息的美丽乡村;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公共设施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最后,加强民俗活动的组织与发展,成立民俗协会、文化协会等,鼓励民间沟通,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活动,使传统民俗文化在公共空间的承载下延续发展[13]。

4 结语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布局以及构成要素表现出的生态性、系统性,不仅反映了历史文化特色,也反映了文化与自然的内在关系[25]。延续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及其构成要素的文脉特征,以此指导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公共空间规划,有利于建设形态优美、功能完善、文化传承的公共空间。美丽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应本着集约节约、以人为本的原则,顺应周边环境进行规划建设,合理利用空间,多采用环保材料,避免资源浪费;充分考虑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迎合当今人们的生活习惯,设计尺度宜人、功能合理的公共空间;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传统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政府、社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

猜你喜欢
村落村庄要素
我的小村庄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村庄,你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村庄在哪里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