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玲
摘要: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地球物理勘探》是资源勘查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我们资源勘查专业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具备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能力,能够与相邻专业人员对话进行合作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关键词:资源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130-02
一、引言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和发展战略研究报道,目前我国已经探明储量的45种主要矿产,到2020年仅有9种满足需求,多金属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安全的大宗矿产已经紧缺,如果这些大宗矿产品的需求过度依赖国外,将严重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寻找新的大宗紧缺矿产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随着矿产勘查工作的逐渐深入,当前我国主要找矿工作已经转向覆盖区隐伏矿和深部矿,也就是通常称之的“攻深找盲”。相对于地表矿和浅部矿,“攻深找盲”具有大得多的难度,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支持。
二、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地球物理勘探学是物理学与地质学结合的边缘科学。与传统的地质学不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运用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结构,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金属与非金属矿产、油气资源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等方面工作。目前地球物理勘探已经成为资源勘查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为了适应寻找隐伏矿、深部盲矿、难识别矿及新类型矿的需要,必须把地球物理勘探放在新的高度。在教学中,地球物理勘探作为资源勘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在其他专业基础课都已经修完的第七学期与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开设。
三、面临的现状
1.教学大纲安排不合理。(1)重视理论轻视实践:以往的教学大纲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和正反演原理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于野外数据采集、软件使用及最重要的对物探信息的地质解释能力的培养。甚至连实验课都没有做出相应的课时安排。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工作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2)侧重方法忽略地质:在教学大纲定制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经常忽视与地质知识的融合。学生学了本门课程却不知道有什么用,怎么用。
2.教学方式过于陈舊。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将老师的思路、理论和对问题的理解全部灌输给学生,在此期间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老师也没办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怎样,在实践过程中完全没办法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3.教学方法手段单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普及已经大大改善和丰富了教学手段,但是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实践型课程,只靠多媒体、黑板、粉笔是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的。地球物理勘探的很多理论都是针对地下的地质异常体进行讲解和分析,而地下地质异常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很难利用多媒体精确地展示给学生,另外地球物理勘探有很多繁杂的公式,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他们并无益处。如何让学生学会应用才是最重要的。
四、改革的措施
为实现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具备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能力,能够与相邻专业人员对话进行合作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综合考核方面做出以下四点改进:
1.革新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一定是围绕着具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制定的,以弥补以往教学大纲的不足之处,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和学生职业规划的专业人才。所以教学大纲在编订过程中首先调整教学学时,增加相应的学时开展实验教学。而且实验要把验证性的、演示性的、综合性的结合起来,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仪器怎样使用、数据怎样采集,还要让学生学会数据怎么处理,异常怎么解释,解释出来的结论怎样和地质的现象结合。这样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另外,制定教学大纲时对教材的选择也很重要,现在面临的是教材数量少、质量良莠不齐,主要是针对物探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而我校的资源勘查专业学生缺少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若直接采用其他教材学习接受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既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将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尤其是矿床模型融入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中去。在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地质的理论、逻辑与物探的方法、原理融会贯通,也就是说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这样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地质解释就会在全面消化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既合于地质学基本原理,又有新见解,达到地质推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最终唯一地、准确地解释地质现象。
2.合适的教育方式。怎样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地讲解给学生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改进和不断总结。认为以下两种方式能够很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启发式教育:春秋时期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思想。将启发式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讲解电法勘探中的联合剖面法和对称四极两个装置在极距相同时的勘探深度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一个点电源产生的电场的范围和一对点电源产生的电场范围做对比,并且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结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2)实践式教育:宋代陆游就有“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这是现阶段大部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缺失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为了弥补这种缺失,具体做法是:首先,课堂上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把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实例做具体详细的剖析。其次,在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中适当加入部分内容。最后,吸纳优秀的学生进入教师的研究团队,并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各种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或者项目,比如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3.创新的教育手段。针对现在面临的教育手段相对单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革。首先,利用现有的专业软件将地下半空间做成三维的模型,那么在讲课的时候调整模型可以让同学们对地下地质异常体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其次,可以将野外工作方法录制成视频,这样同学们虽然不能亲自实地去野外进行工作,但是对于工作顺序、工作方法也会有明确的认识。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来验证书本上的一些理论。
4.科学的考核标准。作为教学工作的最后环节,学生最终的成绩,应该既能体现学生对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掌握情况,又要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能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潜力,而这个要求简单地靠一套试卷是没有办法完全考查出来的,所以最终的成绩应该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共同确定,一套知识覆盖面广并且有代表性的试卷能够考查学生最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设计一组实践性较强的实验可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自己查文献做实验完成一些简单的论文或者报告则能够代表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三方面相互结合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对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掌握情况。
五、结束语
高校资源勘查类毕业生越来越成为未来新疆地质工作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努力搭建学生从学校走进工作岗位的桥梁,促进学生进入更宽广的就业领域,同时也满足行业对资源勘查类毕业生的需求,是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进行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地质地球物理知识,为学生就业起到职业技能指导的重要作用,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教学改革才进入了一个探索阶段,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具体问题,需要在学校、院系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刘翠红.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51-152.
[2]席培胜.案例教学在岩土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