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理念”下的独立学院工学教学改革

2018-09-25 09:42李勇柳建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李勇 柳建

摘要: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有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之诟病,以“教改试验田”——独立学院的工学教学为切入点,提出以“工程理念”为核心的教学观。在探讨了教改所需制度扶持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工程”特色的教学模式,最后阐述了具体的教改实施措施。按照这种理念与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鲜明的特色,能够真正适合于工程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此举也能为高等教育的結构性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理念;制度扶持;教学模式;教改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102-03

一、引言

2016年7月15日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明确了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然而,中国高等教育饱受诟病多年,一方面是学生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供需对接错位导致了社会上“读大学无用论”的抬头,以及一部分非理性留学的盲从者。如何办好国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并能够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贡献力量,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大事。那么如何破局呢?唯有改革,而且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本文以“教改试验田”——独立学院的工学教学为切入点,围绕“工程理念”进行几方面的特色性改革:教材内容的“工程理念”性、适时性、前瞻性;授课环境的建立主要按照“实验室指导性”授课模式搭建;课程体系与学制重建,除了要保障专业知识深度与广度的拓展训练,还要注重各个“碎片化”课程的融合与贯通。按照这种理念与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鲜明的特色,能够真正适合于工程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深层次教改所需的制度扶持

关于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各种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而那种表面化、片面性的改革也带不来实质性的效果。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教育体制不可能立即进行伤筋动骨的大改,更不可能将所有的大学同时全盘放开,但是可以考虑先进行试点性改革,然后逐渐进行推广。本来独立学院的出现正适合扮演“试验田”的角色,但是目前独立学院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办学机构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而真正需要“独特”的地方:如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却只能和其他公办大学一样,都是统一接受教育部的教学大纲约束。那么问题也就很明显了,独立学院既没有公办大学深厚的底蕴,也无法塑造自己的特色。我们需要各个高校明确自身定位,有必要进行分类管理,尤其是避免同质化倾向,每个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教育主管部门也不能一刀切地将高校划分等级,这样只会诱导高校之间进行无良攀比竞争,高职高专想晋升为专科,专科拼命往本科里挤,依此类推,似乎高校的建设目标是贴上“211”和“985”的标签,这样必然会导致高等教育的浮躁与紊乱。世界上许多一流大学都是私立大学的典范,例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他们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是源于当初他们建校时的“自由思想”、“独特理念”。因此,为了让独立学院办出自己的特色,承担起高等教育改革先锋的责任,迫切需要在制度上给其彻底松绑,只要不违背基本法律准则,独立学院可以按照自己的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教学规划,可以按照完全不同于目前那些公办大学的培养体系结构进行施教,成效的评定交给市场与学生。

三、具有“工程”特色的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过程的航向标,它直接决定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及特点,由于独立学院工学学科的定位目标是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因此按照图1进行教学模式的构建。在该教学模式中,工程能力培养是核心部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验是基础性学习部分,校企联合、实训基地、研发公司为工程能力培养提供支撑条件。专业理论及实验的基础性学习阶段实际上只是认知性和验证性学习,因此这个阶段对知识理解的深度还不够,而且每门课程之间的内容属于碎片化的结构,那么下一个阶段(即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上就应该针对前期学习部分进行知识巩固,尤其是加强知识系统性训练,把“碎片化”的各个课程进行融合与贯通。其具体实施步骤为:先以成熟的工程案例进行详细的示范性讲解,让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应用、工程设计流程及方法有一个范例性认知。然后教师拟定新的工程项目,明确设计的任务及设计目标,其中项目的制定原则是其必须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覆盖的知识面要涉及到所学的绝大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在源头上保障该过程能达到系统性训练的效果。接着是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总体设计方案,师生共同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逐步地对各个模块进行具体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辅助性、引导性作用,这样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其具有独立开发设计的能力。设计完成以后需要对每个学生的设计能力进行相应评定,使其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便于以后进行针对性辅导;教师要根据整体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修正教学实施环节。需要强调的是:在工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院的实训基地、校外的研发公司、校办企业要渗透与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因为他们可以为师生共享成熟的工程案例,并可以为学校调配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同时这些机构也是真正能够检验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测试平台。另外,校外的研发公司、校办企业既可以从中发掘和吸纳优秀人才,毕业生和学校也能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

四、教学改革实施措施

(一)教材内容“工程化”

教材内容的编写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取决于各个大学自身的定位。有一点问题是业内人士的共识:承担中国高等教育任务的大专院校既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学术大师,也没有培养出市场所需的研发型工程师。这种问题的根源就是大学自身的定位模糊不清,我们独立学院的定位就是培养工程技术研发人才,那么教材内容也应弱化理论,突出工程理念。

举例来说,针对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目前的教材在讲解设计方案时只关注功能上如何实现,并不会太在意方案中所用器件的货源问题,由于有些器件可能已经停产,那么你所设计的系统会因为后期无法生产而夭折。其次是很少考虑整个系统的成本如何,由于设计的产品是推向市场进行销售应用的,那么性价比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就成为设计是否合理的衡量标准。另外,从工程的角度来说,需要关注设计是否便于后期维护与升级。诸上所述类似问题应该在教材内容上有所改观,明晰“工程化”理念,少量配以理论推导与证明环节,能够从宏观上对其原理进行总体分析就可以了。

另外,积极提倡教师自己编写教材,因为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素材,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洞悉相关知识的精髓所在;其次可以借鉴《忒修斯之船》这本畅销书的编写风格:书目中的字体并非像我们常见的电脑打字排版那样规规矩矩,书中许多地方是将手写的批注直接印刷出来,这种书籍给读者的印象是能够窥见作者灵魂深处的智慧所在,那么教材又何尝不能加以借鉴呢?如今的教案写得洋洋洒洒,排版工工整整,虽然应付了各种教学检查,可是有多少东西是来源于思维的精心设计和匠心雕琢?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一定得扭转。

(二)授课环境的搭建

首先来看传统的授课情况,教师站立于讲台,借助PPT按照教材讲授,除了PPT翻页笔,恐怕难以找到其他教具,而学生端坐于座位被动式听讲,这就是典型的“纸上谈兵”的教学环境。既然我们的定位是以“工程理念”来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授课形式应该是以工程实践为主旋律,授课地点要具有开展大型综合实验的条件,或者具有实地场景的工程研发环境,如此利于学生在就业之前就能感受实际工作环境的氛圍,同时能为教师的教学手段多样性提供硬件支持,可以按工程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视角进行讲授,并有效地进行讲练结合,而且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更多的是一个辅导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就像美式教育那样,师生各抒己见、良性互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自主性,其创新的热情与可能性也能得到大大提高。

(三)学制与课程体系重建

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工学本科的学制始终都是4年,然而这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专业所增加的新课程却不少,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传统的模拟电子、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依然健在,而如今增加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C语言、FPGA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技术、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四年学制已经很难消化这样大容量的课程,那么面对这种局面,要么适当增加学制年限,要么细分专业,并相应地重建课程体系。

不同于目前其他公办大学的课程体系,独立学院课程体系的重建原则是:首先强调课程顺序的推进方式是以利于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为原则,其次才是寻求知识的广度拓展。也就是说,总体理念和目标是让“专业”真正有所“专长”,不能一味地开设很多门课程,而由于学时所限,各门课程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学一遍,这种形式的弊端概括为四个字——学而不精。从市场的招聘信息来看,鲜有哪家技术公司招聘能够从事所有技术开发的人员,因为这样的全才几乎没有,一般是明确需要哪一方面的研发人员,例如FPGA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等,这一点也印证了专业贵在“专而精”。由此考虑,课程门类要进行整合,要相应增加单门课程的学时与学分,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一门课程,就能扎扎实实地掌握一门课程;也能为以后的知识广度拓展打下坚实基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改革是需要每一个从业者积极参与和贡献力量的大事,本文试图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和教学开辟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道路,定位于应用型培养目标,以“工程理念”为贯穿主线,从教改制度、具体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此教学模式势必契合人才市场的需求,也会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浩程,王晓敏,贾文军,等.基于过程导向的三元制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6,(19):225-228.

[2]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13-20.

[3]杨蔚华,何孔德,李响,等.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6,(29):35-36.

[4]赵均,李永梅,张建伟,等.提升本科生工程素质及能力培养水平的若干新举措[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62-64.

[5]肖立志.“翻转课堂”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式课程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158-160.

[6]何小兵.基于“大工程”理念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94-98.

[7]梁家年,彭红,胡康.工科大学设计学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想[J].高教探索,2016,(10):86-90.

[8]詹学文,詹秋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5,(4):102-104.

[9]窦菊花,文珊.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62-167.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重叠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