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建设

2018-09-25 07:13白琼英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白琼英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一种软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部分,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生活在其中的成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认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特征和建设有利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本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环境 特征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的总和,不仅影响人的生存生活方式,而且影响人的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目标,就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对人的影响。精神环境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像水一样,一点—滴的渗入到人们头脑中,从而形成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环境与人类分不开,没有人类文明之前也无从谈起环境,自然界也没有真正的意义。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根据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否触及自然界,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行为都离不开环境的。关于环境,《辞海》中指出了两种内涵:一是指环境所辖区域;二是指人类生活生产所必须的各种条件的总和,是人的外部条件。。孟德斯鸠认为,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欧文指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一生都受环境的影响。。在谈及环境时,都认为是与人相关联的,与人的行为和思想分不开。根据环境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人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综合体。按其特点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对人们的思想认知、道德品质的产生、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成效的客观精神环境的总和。它来自于人们生产活动中,既存在人们日常交往过程中的道德品质、处事原则和价值观上,也存在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精神因素。现实生活中,精神因素具有丰富的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精神因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都是精神环境,只有那些围绕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周围,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产生影响的精神环境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相辅相成,精神环境通过物质环境表现出来,物质环境是精神环境形成的基础,物质环境的发展对精神環境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精神环境反过来影响物质环境的发展。例如红色革命根据地、人民英雄纪念碑、历史博物馆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却承载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凝聚着丰富的精神文化、民族文化、能激发人们的价值认同感,从而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由于自身的隐蔽性,不容易被人们直接感受和领悟,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环境相比较具有显著的非物质性、渗透性和隐蔽性等特征。

(一)非物质性

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欲望得到了满足,就应当重视非物质的精神环境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现象,来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是一种依赖物质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因素。同时又被实践证明是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和进行社会生产的世界观、方法论等在非物质上的表现。是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规律在头脑中的积淀和映射。主要表现在国家的精神文明、价值观、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精神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撑,必须通过人脑回到物质世界对人的活动进行指导,引导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渗透性

精神环境不同于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有形的,人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它的存在,但不能直接进入人们的思想头脑中。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一种软环境,围绕在人们生活的周围,自发产生一种思想道德信息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渗透性主要是与传统的灌输和强化相比较而言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一定的环境和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向多元化的主体和渠道传播,如社会实践活动、环境建设、教学手段等使参与者无意识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像—滴水一样,一点一滴的侵入人们的思想中,从而使参与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放性

开放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个显著的优势和特点。精神环境一般很难单独存在,它寓于其他的环境中,并通过其他环境表现出来,精神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而也是人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对人的影响没有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强调的是全方位的影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影响没有严格的界线,只要对人们思想产生影响的精神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另一方面,精神因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可以与社会发展同步,也可以超前和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也不受时间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其自身系统的开放性,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内部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一种软环境,主要通过精神因素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建设,不仅有利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差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营造积极性向上的社会环境。

(一)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箴言,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分别做出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的看法和观点。要培养和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要科学的解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宣传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特别要重视对青年进行价值观的教育,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提升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又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其次,要找出核心价值观的渊源,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比较深远,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有利于人们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最后,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成果,任何先进的理论成果都不是封闭的,都需要学习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的产物,只有不断学习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才能为人们生产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提供先进和合理的价值观念。

(二)创造积极向上的客观环境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在影响人。”人在创造和改善环境的同时,也受到环境影响。人是社会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各种活动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精神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性质的差别,有正负、好坏之分,一个人经常生活在良好的精神环境中,会受到正面影响,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需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落后的精神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导致自身精神的匮乏,扭曲价值观。“孟母三迁”说明了优良的社会精神环境能使身入其中的社会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精神环境就像是一鸣警钟,时刻提醒着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做,促进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对人的促进作用,建立—个积极向上的客观精神环境。既要重视已有的精神环境的建设,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挖掘潜在的精神环境。为社会成员营造一个积極向上的社会生活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对象、主体、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人在思想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所在。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只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强调的从人本身出发,以满足人的需要。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需要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还需强调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建设是社会环境建设的题中之义,其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人们的利益为根本宗旨,要为人们的全面发展服务。精神环境的建设要依据社会需求和人们自身需求的规律,努力构建既符合社会现代化建设,又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精神环境,不断为人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又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同时又要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精神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努力为他们创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条件,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既满足了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又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四)引导社会成员重视思想道德的建设

加强客观精神环境建设已经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使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社会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身份是不固定的,每一个人既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受教育者。交往促进社会成员的思想、观点和意志发生碰撞,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会自觉的践行社会精神因素,从而影响着其他的社会成员,使思想品德在交往中形成。虽然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但由精神因素所产生思想、道德、认知的过程并最终内化,并通过实践活动外化的过程仅由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是不能发挥出来的,必须引导社会成员重视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成员要积极的构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在交往的过程中对精神环境渗透出来的信息进行接受、择取、整合,已达到自觉地践行。精神环境所渗透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个人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凝聚力不断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特别是精神环境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环境作为一种软环境,不仅对人的思想道德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平衡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