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通过诗歌阅读教学来让学生完成对诗歌的学习和赏析,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但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将知识模式化地灌输给学生,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对诗歌产生准确的独立的理解,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学习进度。所以,教师应寻找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促进诗歌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习成长。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方法
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诗歌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发现诗歌之美的过程,而不是对诗歌文字的拆解、释义的灌输,教师在进行诗歌阅读教学时,应带着学生深入到诗歌中,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诗歌含义及内容,进而推动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那么,教师应如何开展诗歌阅读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来进行一番探究。
一、 旁征博引,深化理解
理解是学习诗歌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启发我们:对于学生来说,单纯诗歌释义教学只能使其理解诗歌内容,而无法使其理解诗歌背后作者的人文情怀、理想抱负、复杂心理等元素。学生对诗歌理解难度大无非是因为诗歌含义深刻,学生没有相应的社会经验无法对其深度解读,教师则可以通过“对比阅读”来深化学生对特定诗歌的理解,可以将与教学诗歌内容含义相似但难度较低的诗歌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进而深化理解,而如何进行对比,则需要教师去旁征博引。
例如,笔者在讲《归园田居(其一)》一诗时,便挑选出两首田园诗来进行“旁征博引”。《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厌恶官场、喜爱自然的心理,笔者便引入王维的《终南别业》和《积雨辋川庄作》两首诗来进行对比,这两首诗表达的是王维中年及晚年的归隐生活,与《归园田居》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含义相对简单。笔者先是结合《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作者归隐生活的诗句来与王维的这两首诗来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发现这两个归隐人士的共同生活状态来发现他们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随后笔者再就诗文对比来帮助学生深度挖掘作者的写作心理,进而深化学生对诗文的理解。
二、 意境渲染,情感共鸣
诗歌文化的精髓便在于诗歌之美,而诗歌的美往往是通过诗歌的意境来体现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意境渲染来使学生投入到诗歌意境中,进而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而對诗歌的意境渲染,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语言来描述的方式往往只能使学生感受到空洞、失真,不利于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体会。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进而营造一种视觉及听觉上的感官效应,促进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感悟,使学生能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推动学生对诗歌的学习。
例如,笔者在讲《蜀道难》这一诗时,便结合文本放映出远视角的蜀山蜀道图来给学生冲击感,接着再就课文进行讲解,并随着课文讲解的脉络播放出不同视角的蜀山蜀道图给学生,尤其是“巍峨蜀山、狭隘蜀道、枯松倒挂、飞湍瀑流”等意象的结合更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蜀道难行”之感,使学生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蜀道难》这首诗,并且也就更能够明白作者在诗中体现的对蜀地壮丽秀美山川的赞叹、对蜀地当局形式的思考和忧虑,对友人的劝诫和关怀等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掌握了。
三、 自主鉴赏,思想交流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并且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思考探究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其中得到锻炼,进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但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却往往很难独立完成对诗歌的自主学习,这是由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不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等原因造成的。笔者在进行教学时,会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去对诗歌进行鉴赏来达成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以小组为模式去学习,能够使学生在遇到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通过小组内成员思想的交流碰撞来解决,这就使得学生自身能够完成对诗歌的鉴赏,还能够使学生增加相互间的默契,促进学生的共同提升。
例如,笔者在让学生学习《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时,便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去进行赏析,由于这首诗属于长篇诗,笔者便让学生将诗文分为四段,并且平均分到小组每一名同学身上,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对整首诗的材料搜索、内容还原、技巧鉴赏。这样一来,每名小组成员都有其任务,并且每名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就使得每个同学都必须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习,能够推动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开展诗歌阅读教学时,可以参考上述三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多个方面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进度,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古诗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继承和弘扬古诗歌文化,达成语文素养提升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唐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中国现当代诗歌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马晓腾.传统文化视野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7.
作者简介:
贾凤霞,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和平路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