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
大巴车一圈一圈地绕着“之”字拐,一段锯齿状的山峰轮廓线往后倾倒下去。每日穿行于千年彝寨和西昌市区的百公里山岳之间,售票员莫小梅不免觉得乏味。但是今天,她一路都很兴奋——因为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那是一朵纸上玫瑰,画在纪念册的衬页上。而那本纪念册鲜红色的扉页上,印有金灿灿的国徽和政协会徽,正是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第一次会议的丈夫、火箭军某旅二营副营长沙子呷送给妻子莫小梅的礼物。
一路上,只要有空,莫小梅就会情不自禁地捧起纪念册,细细端详那朵纸上玫瑰。看着看着,就好像真的闻到了玫瑰的幽香。一条微信飞向了沙子呷:“谢谢老公,纸上玫瑰,我很喜欢哦!”
这些年,沙子呷随所在部队走南闯北,一直奋战在国防工程建设一线。两人长年两地分居,日子更多的是在思念和盼望中度过。
“老婆,辛苦你了!”“对不起,又不能回家陪你了!”总说这样的话,沙子呷觉得太过平淡。于是,大漠沙砾粘成的花朵,深山里金色树叶拼成的蝴蝶,阵地上捡来的五彩石头,紫檀打磨的木艺发簪……一件件自制的小礼物,便成为沙子呷向妻子示爱的最好载体。
今年的几个节日,俩人的分离一如往常。沙子呷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更是忙得连电话都打得少了。大会开幕后,沙子呷见缝插针地买来纪念册,一笔一画地绘上玫瑰寄回了家乡。
在莫小梅看来,这一件件既特别又用心的礼物,只有沙子呷能给她,而且比什么都更能让她感到甜蜜和安心。
沙子呷和莫小梅的家,位于大凉山腹地的彝族山寨。从前,这里的人们一辈子扎根乡村,命运都捆绑在田间地头。这些年,山寨的盘山公路打开了通向山外世界的大门,也点燃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想买辆大巴车,跑村里到西昌的线路,你看怎样?”2014年9月,一向能干的莫小梅与在家休假的沙子呷商量,买辆大巴车方便彝寨与外界的联系,顺便也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沙子呷當即同意。夫妻俩跑前跑后,很快办妥了相关手续。大巴车披红挂彩,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载着希望上路了。
山间鱼塘里的草鱼鲜嫩肥美,小土豆、竹笋子、干豇豆、山药都是特色物产。以往不起眼的彝族服饰和农家饭,如今成了“香饽饽”,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莫小梅的大巴车载着他们,来到原生态彝寨观光旅游。而藏在“深闺”的山货,也跟着莫小梅的大巴车来到山外,成为城里人餐桌上的珍馐。
在莫小梅的带动下,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但仍有许多人,让她牵肠挂肚。
正在念初一的男孩沙次呷,父亲患肝癌去世,母亲又因糖尿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是村里的特困户。莫小梅来到他的家中,“伢子,莫怕,有你沙子呷哥和嫂子我帮你!”从此,莫小梅每天用大巴车接送沙次呷,并资助他继续读书。沙子呷每次回乡探亲,也总会为这个小弟弟带回一堆学习资料。
和沙次呷一样,每天搭乘莫小梅的大巴车上下学的,还有彝寨里的另外7名孩子,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孩子们从村小学升入离家很远的镇上中学,每天都需要走很远的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坐我的车一分钱不收!”莫小梅的一句话暖了乡亲们的心。从此,乡亲们更爱叫她“索玛花”。要知道,在彝寨,索玛花又被称作“高山玫瑰”。
2017年3月,沙子呷所在单位评选“强军路上好军嫂”,莫小梅高票当选。前往丈夫军营领奖的那天,乡亲们把采来的一朵朵索玛花编成花环,戴在莫小梅的脖子上,把她送出了好远。
“军人都是无私奉献的,军嫂又怎么能只管自己?比起一个人致富,能帮助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才有最大的成就感!”颁奖典礼上,莫小梅讲着发自肺腑的感言,而一旁望着妻子的沙子呷,含情脉脉,满是骄傲。
大巴车将最后一名留守儿童送回家中,莫小梅终于歇下来。坐在自家旧式彝寨的格子木窗下,她小心翼翼地摊开纪念册,轻轻地抚摸着纸上玫瑰。那一根根细细的线条,就像是远方的沙子呷抛来的一缕缕情丝,捧起她这朵“高山玫瑰”,连同他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在悠长岁月中浮动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