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飞
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紫溪镇曲溪村,朴实憨厚的中年汉子唐文国和他的妻子,30多年来一直义务照顾并赡养邻居孤寡老人张冬生。他们夫妇的大义善举,在这个偏远小山村,演绎了一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间真情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张冬生老人生于1935年,从小有点智障。他曾有过短暂的婚姻,抱养过一个小孩,小孩不幸夭折后,对家庭无望的妻子离他而去。从此,张冬生孤苦伶仃独自生活。历经生活坎坷的张冬生,不到5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更加艰难。邻居有难,唐文国于心不忍,便和妻子杨新秀商量,由他们给张冬生养老。善良的妻子赞同他的想法。此后,妻子主动帮助张冬生老人料理家务。
张冬生家的木房由于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唐文国夫妇把张冬生老人接到自己的家里来住。可住了一段时间,张冬生舍不得他的破木房,执意要搬回去住。唐文国夫妇实在拗不過他,便让他搬回了自己的木房子。他们夫妇在自留山上砍了几棵又大又粗的树木,加固了张冬生家的房屋。他们还特地为老人买了一张宽大的席梦思床。而当时,唐文国夫妇睡的仍是简单的木板床。
一天,下起了大雨,张冬生的木房屋顶漏雨,唐文国夫妻俩冒雨爬到屋顶进行检修。由于下雨湿滑,唐文国一不小心从屋顶上摔了下来,把腿摔伤了,在家养伤一个多月才痊愈。
唐文国家里并不宽裕,仅靠种着十来亩薄田为生。上世纪80年代,他们夫妇开始赡养张冬生时,自己的两个孩子才牙牙学语,家里又多了一张嘴,生活就过得更加拮据了。但即便如此,一家人对照顾张冬生老人从来没有怨言。为了给张冬生补充营养,唐文国经常上街购买新鲜瘦猪肉给老人煲汤喝,平时一家人舍不得吃的鸡、鸭、蛋类,也总是让给张冬生吃。张冬生年纪渐大后行动不便,一日三餐都由唐文国送到家里。近几年,张冬生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自己吃饭都有些困难,唐文国就一口一口地喂他吃。
张冬生肠胃不好,经常大小便失禁,唐文国每天都要给老人洗澡、洗衣物,把老人的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以便老人有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上世纪90年代,村里曾经有人邀请唐文国外出打工,并许诺给予高薪。唐文国心动过,并为此谋划过,但考虑再三,他还是放弃了。他担心的是,如果自己外出打工,谁来照顾张冬生老人呢?
2015年夏天,正值农忙双抢季节,唐文国夫妇俩正忙于抢收稻谷。张冬生老人胆总管结石病突然复发,痛得蜷缩在床上不断呻吟。唐文国见状马上放下手中的农活,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将老人送到30多公里外的县医院住院治疗。唐文国守在张冬生病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了一个月, 家里10多亩稻田的农活,全靠妻子一个人忙活。医护人员和隔壁病床的病人,都以为唐文国是张冬生老人的儿子。
张冬生老人由于智障且性情暴躁,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开口乱骂,情绪激动时还乱砸东西。有一次,张冬生老人病情发作,将手里端着的一碗热粥,砸在唐文国的头上。唐文国的脸被严重烫伤,头也被砸得鲜血直流。那一刻,所有的委屈涌上唐文国的心头,他真想大哭一场,但他强忍着疼痛和泪水,事后还是一如既往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张冬生老人。
唐文国夫妇多年照顾赡养邻居张冬生老人,他们的言传身教让儿子唐春华、女儿唐丽华从小就懂得孝敬张爷爷。现在兄妹俩已长大成人,都在外打工,每年张冬生老人过生日,兄妹俩都会从外地赶回来陪老人过生日。逢年过节的时候,兄妹俩还给老人购买礼物。
在唐文国夫妇悉心照顾下,张冬生得以安享晚年,如今已幸福地度过80岁。有人对唐文国一家的无私付出很不理解,唐文国说:“张冬生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作为邻居我不能不管。为他养老送终,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我不图任何回报。”这是唐文国的肺腑之言,话语虽简单朴实,却饱含着满满的爱心和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