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夫妻40年收养9名弃婴

2018-09-25 10:28郭启朝程海舟
百姓生活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九弃婴垃圾堆

郭启朝 程海舟

靠捡废品为生的农民夫妻,一次次从垃圾堆里捡回弃婴抚养

提起程传洲夫妻,邻居们赞不绝口:“他们积德行善,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程传洲和张改玲是河南邓州市一对靠捡废品为生的农民夫妻。40年前,程传洲的妻子张改玲在垃圾堆里捡到第一个孩子,当时她觉得孩子可怜就带回了家。后来,他们夫妻接连几次在垃圾堆里发现弃婴。“孩子哇哇地哭,没人管,我不捡回家孩子怕是活不了。”就这样,夫妻二人一共收养了9名弃婴。“老大、老二、老三都是在垃圾堆里捡的;老四被捡到时就生着病;捡到老五时孩子高烧40℃,后来治好了,两个月大的时候被好心人收养了;老六在菜园里捡的,得了破伤风,养到8个月大没了……”张改玲清楚地记得每个孩子的来历。

如今,陪在程传洲夫妻二人身边的是老七程佳苗、老八程佳伟和老九程文星。3个孩子都身患疾病,老七和老八是唇腭裂,老九脊椎尾骨上突出一个馒头大的疙瘩,由于部分神经被压迫导致无法行走。

程传洲如今66岁,张改玲62岁,他们担心自己说不准哪天就会离开人世,现在最操心的是老九的病,孩子想痊愈,仅手术费就得十几万元,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再苦再难,也要让孩子们上学读书

2018年4月2日下午,程传洲将老八、老九送到离家不远的邓州古城雷锋幼儿园。这里的氛围让两个孩子精神一振,虽然是坐在角落里,可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依然感染了他们。已经10岁的他们虽然年龄比同学们大了一倍,但病痛和营养缺失让他们的智力发育明显迟缓,表达能力还不如同学们。

将两个孩子送到学校以后,程传洲把孩子们的残疾证明交给老师,却得知还需要贫困户建档立卡表,这样可以给每个孩子每月提供200元的补助,这笔钱几乎是自己一家人将近一个月的收入。老师告诉程传洲,当晚要将表送回来急用,程传洲匆忙赶回家中,骑着电动三轮带上老伴张改玲赶往25公里外夏集乡的家中。

程传洲一家如今住的楼房是租来的,一楼除了两张床外堆满了拾来的废品,二楼也同样。整个房间散发着一股子浓重的酸腐味,让邻居们望而却步。张改玲指着墙上的十几张奖状,一脸笑容。孩子们知道生活来之不易,平日里读书都很用功,这对程传洲夫妇是个很大的安慰。

程傳洲一家住在这里,每年需要支付6000元的房租,这让他们很是力不从心,但却又不能离开——因为这里不仅能让孩子们就近上学,也提供了他给家属院清运垃圾和拾废品的工作。

张改玲说,她年幼时摔伤了腰,落下毛病,到现在也不能干重活。11年前,她又患上心脏病,离不开药。“治病的钱都是老大、老二和老三出的,3个闺女都结婚了,孝顺得很。”老人欣慰地说。老大离家近,会经常回来看看。老二、老三在外打工,经常打电话问候爸妈和弟妹们,也经常寄钱回来。程传洲明白,3个女儿也都过得不容易,孩子们给的钱,他和妻子都花到了刀刃上。今年38岁的大女儿说,如果没有爸妈,她可能早已不在人世。虽然自己是打工族收入不多,但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给父母和弟弟妹妹用。“吃过苦才知道啥是幸福,弟弟妹妹我会一直供下去,只希望俺爸俺妈身体健康。”她说。

程传洲说,目前家里最难的就是老八和老九两个孩子的学费,老七在邓州第四小学读五年级,学校已经为她减免了学费,但老八和老九读的是民办幼儿园,园方已经尽力为他们减免了部分学费,但每学期每人还有1300元的费用没有着落。

现在,程传洲除了照顾一家人和3个养子女上学外,每天早上5点就出门给附近几个家属院清运垃圾,再从垃圾中拾些废品贴补家用,这样每个月能有500多元收入。

两年前,程传洲夫妇唯一的亲生儿子因不满父母花钱让养子女读书,与他们断绝了关系,这让老两口心里很难过。但是,张改玲说,不管再苦再难,也要想办法让身边的3个孩子读下去。

猜你喜欢
老九弃婴垃圾堆
浸泡型非正规垃圾堆体治理综合勘查技术应用研究*——以北京某垃圾堆放点治理勘查为例
对一个垃圾堆的观察
把垃圾堆进博物馆
是谁撒谎
弃婴岛的现实困境与法理分析
弃婴岛的良性运行与儿童权利保障
——由厦门弃婴岛关停引发的思考
“弃婴安全岛”为何被“弃”?
“弃婴岛”之困在保障
紫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