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斌
档案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是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管好档案,用好档案。档案是档案学研究之根本。
虽然,档案与文件、图书、情报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与文件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但在中国档案学形成之初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在专心研究档案。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其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变。档案学研究适应、回应信息时代,既是应该的,也是方向。但随着图、情、档一体化,文档一体化的提出,以及文件生命周期、文件连续体等理论传入国内,中国档案学研究渐渐地忘记了初衷,在档案与文件、与图书、与情报的信息共性中丢掉了档案的特性,迷失在信息的共性之中。
不少研究,只看到档案、文件、图书、情报的共有属性——信息,却忽略了它们的不同。同为信息,但它们的来源不同,有用性不同,人们使用其目的亦不同。其根本不同就在于档案为记事,文件为办事,图书为传事,情报为探事。因此,人们在研究它们时的立场、方法、观点也自然不相同。然而,在档案学研究中却常可看到以信息共性代替档案特性,去档案化,直接套用信息学理论与方法,或以同属信息而将档案等同于文件、图书、情报,忽略它们的区别,将文件、图书、情报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直接移植到档案学研究当中。
比如,在文件与档案的关系中只看到两者的共性,完全忽略档案的特性,但档案毕竟不是文件,不可等同。然而,在文件生命周期、文件连续体等理论的指引下,档案学研究正不断地在去档案化的方向上渐行渐远。如在正儿八经的档案专业教材《电子文件管理教程》中,只称电子文件,难觅“档案”二字的踪影。更有甚者,认为不应再人为地区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两个阶段等等,不一而足。
如此,人们不禁要问:不研究档案的档案学还是档案学吗?没有档案的档案学研究还是档案学研究吗?
故此,档案学要姓“档”,档案学研究不能忘记档案这个根本,一定要用档案的视角去研究。否则的话,档案学不是消失在信息学中,就是被文件学所替代。
这或许是危言耸听,但档案理论界不可以充耳不闻。
投稿者注意:来稿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电子版、有声版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作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網络传播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包括上 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特此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