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林
草地农业是生态农业之一种,由我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结合西方“有畜农业”发展而来。草地农业将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相结合,把食物生产系统作为整体来开发利用,符合节约资源、高效产出、生态和生产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内涵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无论是在农业文明时期,还是工业文明时期,其发展均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为特征,而300年的工业文明,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达到了极致,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为此,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个文明阶段。而从狭义的角度,生态文明可以被看作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支撑着和谐社会的大厦。
早在20世纪70~80年代,随着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一个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各类环保运动随之兴起。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开启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新纪元。1987年2月,在东京召开的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通过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并经第42届联大辩论通过,1987年4月正式出版。报告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可持續发展”的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更是高度凝结了当代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共十八大更将生态文明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从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把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始终。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被细化为多方面的具体部署。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和理论创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贡献。
生态文明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观、工业文明观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生态文明与既往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那就是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经济活动都应该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二、农业系统的演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草,一般指各类草本植物,而广义的草也包括小型灌木、半灌木类植物。草不仅包括草原上的天然牧草,也包括种植的栽培牧草和饲用作物,以及庭院和公共绿地的草本植物。草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始终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事实长期被忽视。在人类进化的早期,正是在开阔的草地上,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在史前的原始文明时期,人类作为采集者和狩猎者,就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草地。草地上的一些植物被人类驯化、栽培,而狩猎捕获的动物被羁留饲养,从而开创了农业文明(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
自从人类走出森林,走向草原,人类文明大致也由此分别发展而形成了两大类型:一类是以河谷土地为依托,从食物采集演变为作物种植,从而造就了农耕文明:另一类以草原牧场为依托,从动物狩猎演变为动物驯养,形成了游牧文明。在这两种文明支配下,在我国大体形成了两类具有明显分异的农业系统:耕地农业和草地农业。这里所说的草地农业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农区基于栽培草地的农业系统,也包括牧区的草原畜牧业系统。
在漫长的岁月中,农耕与游牧两类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隔离的,而是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我国自战国秦汉以来,通过移民实边和戍军屯垦,农区向牧区扩展,从而使耕地农业迅速发展。农区扩展的主要结果之一是在农区和牧区之间造成了一个广阔的农牧交错带。历史上,牧区经常向农区大量输送牲畜和畜产品,对农区的农牧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牧区主要是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种植业基础薄弱,牧区富余的畜产品需要向农区输出,其短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则需从农区输入。农区的畜牧业实际是与种植业相结合并为种植业服务的,从而形成了传统的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农牧结合生产方式。农民甚至会种植一定面积的牧草或豆类作物,用作绿肥或家畜饲料,而家畜粪便则全部返还农田。在小农经济时代,这种包含多种组分的生产系统维系了自给自足的传统耕地农业。
随着条件较好的草地被越来越多地开垦为耕地,农耕文明得以繁荣。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草地的影响还不十分显著,开垦土地对自然生态系统虽有一定伤害,但多数情况下可以自然恢复。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从使用动力机械开始,历时几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虽然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但对生态系统的伤害已十分严重。在规模化、全球化的浪潮下,小农经济的自组织机制被打破,甚至完全丧失,代之以大规模单一化作物生产。因长期追求粮食高产,过量灌溉、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加重水土资源短缺、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威胁食品安全、影响全民健康。在草原牧区,因草地开垦而放牧面积大幅减少,加上人口增长和对经济利益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载畜量呈数倍增加,使持续数千年的草畜平衡状态被打破,天然草地大范围超载过牧,绿色生态屏障濒临破坏,国家生态安全面临危险。
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过类似的经验与教训。美国曾在20世纪30~40年代大规模开垦草原,发展小麦生产,但得到的是大自然的严厉报复。在遭受了“黑风暴”造成的生态灾难和巨大经济损失之后,美国开始大力推行草地农业,认为草地农业是“农业安全的基础”,并通过了“泰勒放牧法”,使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目前,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重视草地农业,无论是水分条件较好的欧洲、新西兰,还是拥有大面积干旱和半干旱草原的美国、澳大利亚,都将人工草地作为其反刍动物畜牧业发展的依靠。在欧洲许多国家,天然草地、人工草地、轮作草地及林问草地与农作物和森林景观以及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共同组成了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不仅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高效、稳定和持续发展,而且创造了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
三、草地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有关草原保护建设及“粮改饲”等政策的出台,草地农业系统正在以新的姿态走上历史前台。草地农业系统是一个既能满足现代人的食物需求又能实现生态和生产两者兼顾的现代农业系统。我国草地生态学家任继周院士将草地农业系统概括为四个生产层,即前植物生产层(景观效益)、植物生产层(植物性产品)、动物生产层(动物性产品)及后生物生产层(产后加工与储运)。这一论述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对传统的草原生产和生态农业概念的更新和发展。
前植物生产层不以生产动植物产品为主要目的,而以景观效益为主要社会产品的生产部分,例如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区、风景旅游公园等。前植物生产层不需要太多的管理投入,即可维持正常的生态景观,其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植物生产层是作物(包括牧草)、果蔬、林木等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部分。这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主体。从生态系统的规律来看,植物生产中人类所能直接利用的部分平均不足25%,而其余75%要靠草食动物来转化为畜产品。而这个75%的所谓“副产品”一般不低于它的“主产品”产值。农业先进的国家牧业产值占比总在50%以上,其依據奥妙正在于此。美国、法国牧业产值约占60%,德国、英国约70%,至于新西兰、澳大利亚更是达到90%以上。农区的栽培草地,对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生产层以畜禽和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为主要生产目标,农业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生产力靠这个生产层来完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食物消费结构也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一路攀升,而直接粮食消费(口粮)逐年减少。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猪、禽饲料粮消耗甚至超过了人的口粮消费,人畜争粮现象十分严重。改变畜牧业结构,压缩耗粮家畜,扩大草地农业,既可节约粮食,又可节约耕地。
我国气候多样,南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多个农业气候区。传统农业以收获籽粒为目的,农作物必须完成整个生育期,从而在气候上受到地域、季节差异的较大制约。而牧草生产则是以收获茎叶等营养体为目的,不需要籽粒成熟,不需要完整生育期,在整个生长期内任何时候都可以收获而取得经济效益。因此,与大田农作物相比,牧草在生长期内对于水、热、光、气等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时间性匹配要求不高,可在全年内比较充分地利用气候和土地资源,生产较多的有机物质产品。
我国广大的天然草地占国土总面积的41%左右,草地植被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大气、调节气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生态屏障。我国广袤的天然草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类,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极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宝库。草地处于抗击荒漠化的最前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其防风固沙能力远高于森林。数千年的土壤有机碳积累,使草地生态系统成为重要的碳库。中国乃至亚洲许多河流发源于高山冰川、高山草甸、草原,流经草原地区,西部草地尤其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草地起着“水塔”作用。我国草原牧区的天然草地也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载体,是旅游观光、宗教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游牧民族的家园。因此,无论是农区的栽培草地,还是牧区的天然草地,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四、结语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人类在经历了工业化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草地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的一种类型,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得到全社会更深一步的认识。
草地农业是生态农业之一种,由我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结合西方“有畜农业”发展而来。草地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显著特点,是将牧草作为植物生产的重要组分纳入农业土地利用,并突出草食家畜在食物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草地农业将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相结合,把食物生产系统作为整体来开发利用,符合节约资源、高效产出、生态和生产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特征。
草地农业不仅强调农区的土、草、畜“三位一体”,也强调农区与牧区的系统耦合。草原牧区不仅是传统的畜牧业基地,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沿阵地。一方面,可通过农区草地农业的发展,在满足市场对畜产品需求的同时,到达保育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草原的多功能性,在草原牧区以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同时,通过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如生态旅游、多元化生态补偿等)获得效益。而在畜牧业生产方面,应该注重少而精,以高质量绿色特色产品为主。
责任编辑:周立新 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