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家乡人爱种瓠瓜,也爱吃瓠瓜。一到夏天,“夏日长,暑未央,食瓠瓜,味清爽”这句顺口溜就在乡人之间传开了。
瓠瓜长于广阔的农村大地,它也与淳朴的乡人一样从不挑剔,只要有土,它就蓬蓬勃勃地生长。它不要你施肥,也不要你除虫,就那么恣意地长着。它张扬在阳光下,鸡不啄,鸭不碰,连牛吃草都要绕过它。每年清明前后,姥姥就会在房前屋后的瓦砾堆或者黄土坎上整出一两块巴掌大的宕来,栽上瓠瓜。浇一两遍水,搭个支架,种养工作就完成了。要不了多少时间,架子上层层叠叠的就满是叫嚣着的瓠瓜叶儿了。它们挤挤挨挨,遮天蔽日,夸张地宣示着自己的存在。这时,光秃秃有些碍眼的架子不再那么突兀,似乎也有了绿意盈盈的生命。
瓠瓜如果种的稍微早些,不用长在蔬菜大棚里,在自然条件下晚春四月时即可结果。刚结的瓠瓜淡青色,花纹也是淡青色,能看清尾部扎手的细毛,个头还没有长大,皮薄,肉嫩,可以和内瓤一起下锅,内瓤的子实才成型,也可以吃下去。这时节的瓠瓜,新鲜,稀罕,等到瓠瓜大量出产,夏天就来了。说不上顿顿吃,隔三差五,餐桌上就会有瓠瓜。瓠瓜还经放,洋芋长芽,白菜烂帮子,可瓠瓜不长霉斑,不生虫。摸上去,表面滑滑的,凉凉的。要说吃厌了瓠瓜,在我没有,但也不是特别喜欢吃。只是觉得,吃瓠瓜,口舌能接受,肠胃也是舒服的。周作人写吃食时谈及瓠瓜:“夏天吃饭有一碗瓠子汤,倒是很素净而也鲜美可口的。”岁月渐长,衣衫暖,菜蔬香,这口味恰应景了夏日的“清爽”。
如果瓠瓜结得实在太多,送给亲戚邻居也吃不完,那也没关系。这时就任意让瓠瓜长吧。进入秋天,瓠瓜更多了,体型也变大了。只是老了,清炒,得削皮。这时的许多人家,都在晾瓠瓜干。把瓠瓜切成细条,晾在铁丝上,或者就散落在筛子里,在太阳底下晒,被风吹,十天八天,就能收了。有的人手巧,一个瓠瓜就切出一根瓠瓜条,长长的,晾晒时在空里绾出好多个半圆。瓠瓜晒干了,收缩了,有些发黑,皱巴巴的,还有些柔韧,几乎不含水分了,能保存很长时间。瓠瓜干可以往汤里放一点,可以做炒肉的配菜,如果炖肉,多放些,更好吃。瓠瓜干吃着有嚼劲,瓠瓜的味道没有散失,由于吸收了汤汁,还丰富出了别种风味。
瓠瓜又叫瓠子或葫芦瓜,在我国的种植与食用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葫芦科,一年生,以幼嫩的瓠果供食用。鲜为人知的是,远在母系氏族社会之母体崇拜时期,瓠瓜更像是一种图騰,具有天然的崇高感。《诗经》中有十多个篇章言及瓠瓜,或是祭祖,“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或以敬老,“幡幡瓠叶,采之烹之”;或为爱情,“共牢而食,合卺而酳”。不仅如此,彝族语言中的“先祖”和“葫芦”就是一个单词:阿普。道家则称他们的仙境为“壶(瓠)天”。
瓠瓜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利水;清热;止渴;除烦”的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等疾病。我们食用的瓠瓜都是甜瓠瓜,但是正如自然界会开玩笑,瓠瓜有时也会苦。南北朝博物学家陶弘景最早描述了这一现象,“今瓠忽有苦者,如胆不可食。”在《本草纲目》的菜部,也有“苦瓠”的记载:“瓠瓤、瓠子苦、寒、有毒,可入药。”苦瓠瓜从外观上看,跟甜瓠瓜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肉质发苦,所以我们在食用之前,可以挖一小块瓠瓜肉用舌尖尝一下,如果有苦味则不能食用,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