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下对“雾霾”现象的思考

2018-09-24 11:43徐航
神州·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雾霾马克思主义

摘要:新时代科技不断飞速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与日俱增。,人类过于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自然本身的承受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尤其是近几年“雾霾”现象日趋恶化,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生活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最终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马克思主义;雾霾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不可忽略的时代问题,以“雾霾”为典型代表。“雾霾”不仅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危害,而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社会产生重大危害。正如霍布斯鲍姆所言:21世纪最重要的任务是克服人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的重大影响所造成的后果。要实现这个任务,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重新进行思考。

一、人与自然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了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马克思主义自然环境理论认为自然界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经济实践活动作用的结果,它依旧是客观实在的、物质的。整个人类和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界不同形式的表现,但它们都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自然环境这个决定性基础上形成的,这个基础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因此,人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同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能够了解自然规律,从而利用自然规律去改造外部世界,达到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等目的。自然在不断变化,人对自然的认识也随之加深,人对自然的改造在逐渐强化。人类历史是认识、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历史。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要正确理解人的认识能动性以及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必须以实践为中介,人类凭借劳动将自然的一部分变成社会历史。自然实践活动体现出人的能动力量,表现出人的认识能力、对自然的义务和担当。

二、各阶段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原始文明人类依靠自然而生存发展,生产力水平低下,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特别有限。在这一时期,人类只能顺从自然屈服于自然界的统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远远小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意识觉醒于农业文明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始从依赖自然界渐渐转变为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保护利用自然界与对自然界造成一定的破坏并存是这一时期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表现。

到了工业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表现为人类统治和征服自然。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使人类的自我意识迅速膨胀,人类甚至将自己当成自然的主人。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掠夺与被掠夺,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断扩大,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忽略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人类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只注重当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自然资源被这般毫无节制的开发、滥用和掠夺,不但使人们所处的自然界产生异化,甚至引起人自身社会的异化,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异化,最终会引发人类的生存危机。

三、对“雾霾”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例如:冬季全国各地遭遇雾霾天气,雾霾现象就是生态污染程度远远大于环境的承受能力,生态环境失去了其自净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失去平衡性。

马克思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觉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得以确保。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人类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就要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长期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统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利益与集体的、国家的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要努力追求自然生态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习近平在讨论关于生态环境问题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谭霞.“雾霾”现象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J].广角镜,2013(443):268-269

[5]何小勇.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生态伦理意蕴[J].伦理与文明,2014(2)137-150

作者简介:徐航,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雾霾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雾霾下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