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摘要:造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成绩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往往从成年人的角度看问题,认为一年级数学知识难度低,教学任务轻,从而未能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教学的随意性过强,研究教材不深入等。本文从新生入学的养成教育,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准确把握各知识点的有机联系,精讲多练等方面论述了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教学
做为教育者,我们时常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特别是在遇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任务时,我们经常以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任务轻,知识难度低,从而在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经常导致准备不足,课堂上授课随意性强,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成绩很不理想,笔者在数年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要处理好新生入学后的衔接工作,抓紧抓好养成教育。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都有了在幼儿园上学的经历,基本上懂得了上课与下课的不同,但是,小學与幼儿园在各项制度和纪律方面的要求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工作的任务也有较大的区别。这些新生在入学后往往表现为纪律意识不强,说话、好动、爱玩,注意力不集中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好养成教育,使他们较快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要使他们尽快学会按时上学,按时进教室上课,听讲要专心,坐姿要端正,不搞小动作,有事先举手,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本等,从而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换,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要准确把握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要求被认可的需求,同时,他们还有极强的模仿心理,因此,我们应当准确把握他们的这些心理特征,并利用这些心理特征,科学、合理、生动有趣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我们利用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特点,引导他们多开展一些探究活动,如在认识数的教学中,先让他们数一数自己身边的一些比较熟悉的事物,先对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引导他们来认识数,这样就能使他们对每一个数的含义有更深刻的领会;再比如,我们利用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要求被认可的需求的心理特点,组织他们开展讨论和课堂活动,让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要不失时机的准确的对表现好的同学予以适当表扬或奖励,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各种能力,并能及时找出他们在认识上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我们还可以利用他们有极强的模仿心理的特点,可以不失时机地选出一些好学生,给他们起榜样示范作用,从而带动他们共同进步,做为教师,也要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坚决不做有损师德的事,在给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总之,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并充分利用这些心理特征,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准确把握各知识点的有机联系,生动有趣地组织好教学活动。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觉得一年级数学的学习任务轻,知识难度低而放松对教材和教法的深入研究,我们必须站在一年级新生的角度去看问题,他们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看问题视角单一,考虑不周全等,所以对他们来说一年级的数学课并不轻松。为了使他们学得轻松,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准确把握各知识点的有机联系,生动有趣地组织好教学活动。比如,在讲到“9加几的算法”时,如果单从算式看,似乎应该先讲“几”的分成,再讲9和1凑成10。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后会发现这是一种逻辑顺序的错误,应该是先讲9凑成10需要1,所以要把“几”分成1和另一个数,如果不这样,在学到后面的内容时,就会使学生出现一些疑问而对凑十法的理解出现偏差。再比如,课本中的许多题目往往以图画的形式出现,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应当想办法将其转化成一年级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境,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来教学,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又可以加深理解,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充分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努力做到全面把握、重点照顾,力求共同进步。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仅能坚持十分钟左右,所以我们要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仅有的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到准确、精辟的讲解,让大多数同学很快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并突破难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全面把握,重点照顾,对一些反应比较慢的、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同学,多次地让他们在黑板上练习,并及时请好同学帮忙纠正、改错,还要时常发现他们的进步,不断地进行表扬与鼓励,努力使他们树立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他们永远不落后,力求全班共同进步。并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为将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创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做为教育者,要抓紧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准确把握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准确把握各知识点的有机联系,生动有趣地组织好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努力做到全面把握、重点照顾,力求全班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