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018-09-24 11:43刘月雁
神州·上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雕塑发展

摘要:说到造型,首先想到的就是雕塑与绘画,它们同属于造型艺术,然而两者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却大相殊异。我将通过对当代雕塑艺术作品的身份转型研究,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深入探索,并对雕塑艺术的起源及发展做出了梳理,从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环境到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作品承载着的深沉的历史意义,从而分析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雕塑;发展;文化审美;艺术观念;跨界综合

说到雕塑艺术的起源,首先是先秦雕塑,最有代表性的是陶塑和青铜雕塑。雕塑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类为了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活进行工具制造,我们称它为准雕塑时期。这一阶段,人们提高了观察能力,培养了形式感和最初的审美意识。在中国的原始雕塑中,动物的数量远多于人物。他们毋宁在目光所及的生活环境中,表现与他们息息相关,朝夕相处的事物。表现他们淳朴、雅气、天真而又清新自然的内心感受。而到了商周社会,中国已处于残酷的奴隶制时代,原始时代的淳朴美为沉雄,狞厉的美所代替。如商周迷信色彩浓、重占神求筮。所以商和西周初期流行的青铜装饰多为饕餮纹。

秦汉时期的文化精神是积极进取,刚健有力的,所以这一时代的雕塑是典型的严峻风格,充满着阳刚之美。统观秦汉雕塑发现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实性,正是这种现实精神,秦汉雕塑中以神祗为题材的作品极少,宗教的神秘色彩更是淡漠,它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琳琅满目,纷呈陆离的现实世界。它十分注重气势和动态表现的刚健风格,对物质世界、自然对象的征服决定了秦汉雕塑以气势力量和赋予生命力的境界,为历史留下值得珍视的一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雕塑史影响最大的是佛教的兴盛繁荣。佛教雕塑数量之多竟占到这一时期雕塑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随着魏晋玄学思潮的兴起,佛教思想的传入,那些名目繁多,形形色色的佛,菩萨、弟子、护法、供养人…在客观上为雕塑家驰骋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广阔的领域。雕塑家在为宗教服务,塑造偶像的同时,又顽强的通过众多的表现对象,将自己的理想,情感投射到这些神祗和众多人物上。佛教雕塑不仅丰富了中国雕塑的题材,也大大促进了中国人物雕塑的发展,丰富了中国雕塑的表现技巧和手段,促使了雕塑创作主体的变化。而在这一时期,风格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自身的文化演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西晋王朝覆灭后,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北部中国成了游牧部族争逐、混战的场所,南部中国则由逃亡到江南的贵族官僚建立起偏南方的王朝。中华民族原有的刚健有为的精神在南朝被减弱。中朝与南朝分化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种风格,“秀骨清相”与“大丈夫之相”的风格。

经历了数百年的分裂和战乱,到隋代,中国又重新统一,古代雕塑到唐代时又呈现出新的统一的时代风貌和格调。政治方面,统治者的思想统治相对宽松,经济发达,有雄厚的社会物质力量做基础,科学技术进步,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继承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创造等。由此看来,唐代雕塑的成就是合乎唐代文化艺术发展逻辑的。

五代,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宋人就整体精神气质而言是文弱无能的,苟且偷安的呈現着一种冬烘气十足的“六经齐向窗前读”的面貌。重文轻武是宋代社会思潮的集中表现,其统治者的文化水平之高,艺术兴趣之浓厚,在世界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宋人是文人气的,从外物走向内心,更注重个性化。所以宋代的艺术总格调是婉约的、抒情的和个性化的。它敏感细腻、优雅,这使它在词、文人画、瓷器等方面获得巨大成功。对雕塑来说过,真实的再现生活,反映普通、世俗的生活场景以及宗教艺术中神的淡化和人的因素的强化是它的优点。但从整体的、历史的角度看,它以世俗化取代本应庄严和神圣的宗教雕塑,使它失去了宗教艺术应有的特性。是中国雕塑发展到此时的一种窘态。

随着南宋的灭亡,元蒙统治者统一了中国,客观上促进了各种文化间的广泛交流。宗教雕塑走向多元化,但从整体而言,明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由领先到落后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民族精神偏于老化,暮气沉沉,在文化方面缺乏创新意识,热衷于解经作注,文化精神也越来越趋于贵族化、文人画和女性化,缺乏阳刚之气。由于雕塑极力向绘画靠拢,加速了雕塑自身特点的丧失。人们的雕塑热情和才能只能倾泻在工艺性、装饰性的雕琢、堆砌上。

在21世纪的今日,时代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猛提高,作为传统艺术媒介语言之一的雕塑的内涵独立性正在不断的受到冲击,以至于雕塑概念的发展也从依赖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经历了由相对传统、独立、封闭的艺术特点向相对包容、客观和多元的方向发展。崭新的艺术媒介和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再一次迎来百花齐放的新艺术格局。作为当代雕塑艺术也在不懈的寻求新突破,以谋求更加辉煌的成就和新时代条件下的发展。

作者简介:刘月雁(1992-)女,民族:汉,籍贯:杭州,学历: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综合设计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雕塑发展
巨型雕塑
闻一多像(雕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写实雕塑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雕塑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