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
摘要:艺术是心灵的活动,发掘和呈现心灵活动是艺术家特有的能力。自印象派开始,诸多艺术家在对作品形式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也热衷于对视觉符号、作品精神传达层面上的表达与探究,并对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进行了重新思考,由此产生了一些有意味的抽象作品。在这类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关于艺术家个人的视觉符号,能发现抽象绘画以其丰富的表现语言诠释了作品精神的内在价值,其不拘一格的作品形式与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呈现出了诸多前卫的观念与思想,并对当代艺术的实践产生启示和重新思考。
关键词:抽象绘画;作品精神;启示和重新思考
一、精神传达,绘画艺术中的链带作用
本文所涉及关于精神的概念并非那种纯粹神学中的唯灵论,而是把它归为艺术意志的范畴,它潜藏于我们内心的需求之中。
“精神”―――一种高于物质的意志力量。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类因具备精神而存在,而动物仅存在生命。同样能说明,艺术是人类历史的产物与结晶,而非其它物种所能涉及的领域,所以,藝术品所存在的价值并非它的实体,而是能产生价值的概念与思想。
绘画艺术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性的绘画;一种是精神性的绘画。物质性的绘画只强调作品的美感,重视外表,是以视觉的刺激来触动观者,这是外在的,它只呈现作品的外在面貌,没有内涵;另一种是精神性的绘画,它由人类内心的真实情感(心灵)产生,借作品的形式激发某种审美情感。正如现代抽象绘画鼻祖瓦西里·康定斯基在他的著作《艺术中的精神》中提到,“凡是内在需要的,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由此,我们把康定斯基看作是一位追求精神价值的艺术家,而非一个现实的物质主义艺术家。
结合康定斯基的理论,我们可以把“精神”在绘画艺术的整个过程分为两个来源,一个是作品完成前的思想与感悟,另一个是完成后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前者是先于作品而产生的艺术意志,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人类潜在的内心需求,这种需求独立于客体物象和艺术作品自身,并且它是艺术创作活动的最初契机,围绕着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所产生的情感与思想是其主要来源。与前者相比,后者是艺术家把思想和情感根植于作品中所得到的观念,此时的作品是精神的一个载体,精神依靠艺术作品的形式而发出“声音”,从而传达至观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绘画艺术中的“精神”,承担着连接作者、作品、观众的工作,并且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精神自身。我们可以把这种过程比喻成一场球赛,把精神当作球,依次在作者、作品、观众间进行传导。
我们对作品进行建构时,所选择的每一个元素、图形、颜色,都来源于我们的实际需求,这是有目的性的,并且这些形式触动、激荡着我们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形与色是构成内在精神的物质媒介,它们的语言价值体现出作品精神价值。所以,艺术家对画面的经营与构造,选择的形与色取决于自身对物象的感受和认知度,认知度越高,其作品显现出来的内在精神震颤也就越强烈,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可以分析到,伟大的艺术作品是靠诸多发源于真实内心需求的元素构建而形成的;真实、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能给以美的感受,并且能够对观者产生精神上的引导,它能触碰观者的心灵感应。
综上所述,精神在整个艺术实践过程中起到类似链带的作用,作者、作品和观众都会以它为目的。
二、抽象绘画如何产生精神的传达
我们已经分析绘画中的精神是属于一种高于物质的意志力量,它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日常生活体验,并诉诸于作品这个载体来传播它的声音。因此,作品作为承载精神的唯一物质媒介,就起到关键性作用,“精神”如何发出震颤和声音,就成为我们作品创作过程中所要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绘画艺术中精神的分析,我们得知,绘画作品是依靠其自身的基础元素的建构而产生情感效应,而能担任这个责任、效果突出,抽象艺术作品能很好的得到诠释。那种极具抽象或表现的绘画语言或许更能符合艺术精神的需求,抽象元素与符号更能与内心冲动产生默契,非客观表现的艺术形式更能触发韵律感与内在生命力。这或许是康定斯基把抽象艺术放置在所以绘画艺术最前端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可以在抽象绘画中体会精神传达的种种方式,这些方式在抽象绘画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那么,抽象绘画的精神传达如何得到体现。
首先,依赖于抽象符号的组合与叠加。在抽象绘画中,点、线、面,是组成画面的基础元素。对这些元素的组合构成了许多的抽象符号,从而对作品能产生不同的形式。康定斯基其著作《点、线、面》中以具体的方式对抽象视觉元素的不同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且结合他的个人实践作品对绘画中的基本元素做出清晰的解释。他用“内在声音”这个词来形容基本元素的表现力,相信这些绘画符号、基础元素能在不同的作品基面上产生不同的张力与运动状态,这些张力与运动状态能形成画面种种旋律,从而能使作品中的精神最大限度的得到释放。就拿绘画中的元素“点”为例,“点”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形式,但它却有强大的张力,这个张力就是元素自身的“声音”。伴随着点的面积扩大,其张力就越小,其声音也就减弱。另外,点的视觉感受随着在作品基面上位置的偏移也能产生不同效果。再比如由点构成的“线”。“线”属于点的一个运动状态,具有方向性与运动的趋势,经过不同程度扭曲的线的形式能产生节奏感与韵律感。从康定斯基对这些元素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些看似简单的绘画基础元素并不仅只有单纯的形式,元素自身的存在与变化也能够发生视觉效应。当这些不同元素进行组合时,视觉效应,其节奏感与韵律感就会出现。如此以来,画面就能形成种种“旋律”,作品中的精神就会被释放出来。
其次,借用色彩对感官的刺激。颜色作为绘画的另一种物质要素,它与我们心理保持着对应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内心的需求与情感区选择我们所要得到的颜色,如此,颜色就能配合形来加强视觉效果。例如,一个黄色的三角形具有尖锐和刺目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警告符号和标志来得到佐证。同样,抽象绘画的语言也得益于这些色彩语言的特征。所以,颜色是作品内在精神的物质媒介,艺术家在建构画面时运用这些具有精神特征的物质。此外,抽象绘画语言,即那些单纯的色块,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形与色越纯粹、简约、抽象,它的力量和声音就越强劲清晰。
再次,行之于笔墨的痕迹。谈到笔墨,我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写意画的语言体系,传统中国画的笔墨也就是指笔与墨的用法,亦即“行笔”,“墨”通过“笔”在画面中行走,由此产生的痕迹是中国画造型、表现、传神的主要语言,我们通过笔墨的痕迹了解作画人的意志、心灵、情感,以及精神面貌。同样,西洋画也有对笔墨痕迹的研究,西方画家更喜欢称之为“笔触”。在这方面最为热衷,也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要属抽象派作品及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抽象表现主义中的“行动绘画”和“色域绘画”都保持对三维错觉的排斥,摒弃传统的再现手法,并且热衷于真实直接的笔触,让其成为画面本身。那些被暴露在画面上面的笔触痕迹十分完美、真实地呈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与个性,其绘画语言被无限的释放出来,作者自身也在作画的行动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信以及宣泄。抽象绘画,特别是抽象表现主义,其中的作品痕迹感是十分突出的,也正是这些看似残缺、暴露的笔墨痕迹,获得了对作品精神传达的直接解读。
因此,抽象绘画以其丰富的表现语言诠释了精神的内在价值。从而得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发掘和呈现心灵活动是艺术家特有的能力,那些属于我们自身的艺术意志力量,在符号化的图像中得到呈现,并且对我们的观众产生精神与情感上的震颤。这些抽象语言造就了作品的精神价值,这就是我们被那些富有感染力的抽象视觉语言所深深的打动的原因。
三、儿童绘画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对再现技能的重新思考
(一)儿童绘画具备原始艺术的赋形能力
原始艺术(绘画)具有常人所不能做到的特性,这是因为我们在原始艺术中能发掘艺术的直接表现力。与原始绘画相同,儿童绘画也具备类似的造型能力,由于他们观察事物是单纯与直接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儿童绘画中看到一种类似抽象艺术的表现手法,而那些仅依赖于体现精准的再现能力的人就可能没有这种“意外”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从儿童绘画中能够看到原始艺术的影子,作品中对物象的描绘不是十分精准,但非常真实感人,生动自然,以至于高更、毕加索等许多艺术大师都从中寻找创作灵感。
(二)绘画艺术的羁绊
艺术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能感动人。如果非得把一副艺术作品与儿童绘画区分开来,那就只能从技巧和控制能力方面來谈论。优秀的艺术家在于对作品的宏观把握,而儿童绘画也许只是单纯的涂抹。但是,我们或许能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中看到两者的相同之处。
二战后巴黎画派的重要画家让·杜布菲提出“原生艺术”这个概念,这种艺术观的核心在于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反叛,强调艺术中的语言个性和回归自我。他的创作手法完全摆脱了传统的观察方式及学院式的教条,并习惯使用不同手段创造不一样的形式。例如将颜料中加入泥土及石沙,以此为一个基底,再在这个基底上进行有颜色的涂抹和堆砌,其作品效果让我们联想到儿童绘画和原始洞窟里的壁画。在他认为,原始艺术中的特性与儿童般的天真感是他所要寻求的,他以这种绘画形式来传达他内心中的情感。无论是从表现形式或是分析他对艺术的理解,其作品都蕴含着与儿童一样的天真质朴,没有一丝功利性。
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巴赛利兹与杰哈德·里希特的作品在某些程度达到与儿童绘画相似的可能性。巴赛利兹的作品往往出现倒错的构图形状,以此产生一种与正常视觉不符的奇异现象与矛盾冲突,这让我们感觉像是一幅“坏画”,而儿童绘画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效果,儿童的行为与想法往往显得怪异,思维也存在着大量的潜意识,从而造就了“非常规出牌”原则。杰哈德·里希特的后期抽象系列作品,其随意的表现手法和反复破坏前一个工作成果所产生的效果,是他主要的绘画语言。作品中存在偶发性与理性控制能力相结合的矛盾体,他常常为作品的下一阶段所困惑,以至于他不清楚自己作品的下一阶段该如何进行。与里希特的状态一样,儿童绘画或许也存在这种顿涩感,他们依靠大脑中的潜意识与内心感悟来作画。
我们相信,儿童绘画或许与那些所谓的艺术流派、运动存在着血缘关系。或许在今后,儿童绘画能在艺术领域获得相应的“合法性”。
(三)对再现技能的重新思考
我们对某件艺术作品的欣赏及评价,大众的审美标准一直以来都以其再现技能的好坏作为标准,一幅作品的标准被规定为对技巧和技法上的完善与否。诚然,艺术家手上的技术能力决定了作品质量的好与坏,大众的审美标准和口味或许更青睐于再现客观物象的“真实性”。但是,如果只是片面的追求“真实性”,或许显得平庸和肤浅。
以儿童绘画为例。儿童绘画的随机性很强,颜色杂乱无章,笔触总是呈现凌乱状,并且作画行为很诡异,画面中能看到让人无法解读的符号和图像。成年人或经过学院式教育的人在作画的时会以描绘客观事实的准确性为要求,他们热衷于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刻意寻求这些真实性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作品精神层面的真实表达。与之相比,儿童绘画没有任何的规则与技巧可言,但作品却能完整的体现出儿童的意识,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被完全的释放出来。也正是因为儿童绘画中存在着“非严肃性”的行为,才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和评判绘画的再现手段。一言以蔽之,我们在儿童绘画中能发现另外的闪光点,它与经典的原始绘画艺术和抽象艺术存在着共性,并且许多艺术家已发掘到这种价值和可塑性。对于当下的绘画艺术,作品呈现属于自己真实的语言,并且在观者的精神与心灵上发生震颤与呼唤,这是我们需要借鉴和重新思考的。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著.李政文 魏大海译.艺术中的精神[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2]王南溟著.克莱门特·格林伯格[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
[3][俄]康定斯基著.魏大海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4]吴冠中著.笔墨等于零[M].江苏文化出版社,2010,(1).
[5]沃林格著.抽象与移情.[M].金城出版社,2010,(1).
[6]鲁虹著.图像的时代与架上艺术.东方艺术[M].2005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