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河滚滚东流,时缓时急,永不停止,文化就像河水中的泥沙,随水流卷起沉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巧是时间长河中渐渐下沉的沙粒,想要继续顺流而下,就需要借着时代的浪尖再次起航。
昆曲,曾是风靡中国社会百年之久的一种极为精致的艺术形态,被誉为“百戏之祖”。但自从乾隆年间花部盛行,昆曲就逐渐陷入衰微的境地,几度差点失传。近百年来,昆曲在时间的长河中历经坎坷、起起伏伏。在2001年,昆曲入选世界首批“非遗”,同时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适应时代,渐渐回暖,并呈现出发展态势。
昆曲的回暖态势,正是因为在时代中找到了继承和创新的平衡点,顺应了时代潮流。而昆曲传承中的经验和问题,正是徐州非遗发展需要借鉴的。昆曲在传承过程中主要在保留原点、形式创新等几个方面着手,笔者将从这几个方面探索徐州非遗传承道路。
一、本色传承,保留文化根基
明清时期,昆曲盛极一时,有三千多个戏,但到1949年前,传到“传”字辈的不到六百个,再到蔡正仁、张继青这一辈,不满三百个;到现在,正当盛年的昆曲演员,只存了二百个戏;再到昆曲的新生代,就只剩一百多了。当大师渐渐老去,人才不济、市场不足,戏越来越少,昆曲发展就渐渐走向死胡同。没有经典昆曲的继承就不会有日后的传承和创新可谈。所以对于非遗发展来讲,重中之重是先留下来,留下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留下非遗中的记载的祖辈记忆,保住日后发展的根基。
在这点上,一方面,昆曲在传承中充分利用现在的技术条件和先进的传承理念,保存下昆曲文化以及昆曲传承的印证。通过“昆曲博物馆”保留相关的昆曲资料有,包括昆曲盒带,名家戏服,各种昆曲手抄本等。又通过“大师说戏”等途保进行抢戏工作,邀请大四说戏,记录下经典昆曲的未传曲目。另一方面,通过小梅花奖,戏曲梅花奖等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
徐州非遗的发展也要必须先通过徐州剪纸、柳琴戏等的保留和人才鼓励政策等途径保住原汁原味的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继承与创新并行,拓展昆曲多元发展路径
在新世纪,非遗保留的同时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大胆走出去,以继承的根基为底,然后进行适应时代的改变。以昆曲名篇《牡丹亭》为例,2002年白先勇开始筹备青春版《牡丹亭》,希望能让这个传统的动人故事能在新世纪焕发光彩,2004年上映,一直到今天都产生极大的反响,到2013年6月,《牡丹亭》已经在国内外演出二百三十多场,观众达六十多万人次。青春版从剧本的篇目、昆曲音乐的编排、选角、舞台布景和舞台灯光设置等多方面着手,做出改变,这种改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创新与继承的结合点。这要求编排上要考虑时代的不同,思想观念的不同,视听习惯的不同,现代舞台的不同等等方面。又要求我们不能为了迎合所谓青年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节奏,为了“市场需求”,把迤逦婉转,舒缓典雅的“水磨腔”改成摇滚的节奏、把可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曲笛改成吉他或电子琴、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韵味的文言改成现代白话,而要同时保留其神韵。这是任何非遗都要面临的重要抉择。
同时,在当今时代复兴一种文化,仅仅是通过文化本身是远远不够的,一定需要多途径去拓展文化的疆界,让非遗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昆曲就从自身特色出发,通过混搭助力发展。比如厅堂版《牡丹亭》,让昆曲进入人们的日常。再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新韵”计划,实现了“文物+昆曲”的完美结合,首演了《长生殿》,以院藏唐人《明皇幸蜀图》《宫乐图》与唐代铜镜等文物作为舞台美术以及文宣等设计元素,收获了很好的效应。
文化就应该这样走出去,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光热。最大限度地贴近这个时代,同时最大限度地将文化本身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甚至各方面生活中去。
三、现代化的经营理念,让非遗自立自强
青春版《牡丹亭》、园林版《牡丹亭》的创新都是从昆曲文化本身出发,但是他们最终能够持续下去离不开他们创造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推动他们后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和动力。经济的时代中,文化也不是曲高和寡,也需要经济利益,所以非遗的传承一定需要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首先,传承人要走出去。青春版《牡丹亭》让俞玖林一站成名,但他作为昆曲人的承担还远未停止,2014年,他成立了工作室。在昆曲表演之余,进行昆曲宣传事业,比如“大美昆曲”系列主题讲座。这种方式,让演员不只局限于表演,而是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格局,实现个人和昆曲的双丰收。另外,要让昆曲成为文化名片。2001年,昆曲申遗成功时,周庄就斥巨資修建了古戏台,并和苏州昆剧院达成协议,每周定时上演昆曲,有过低谷,坚持十几年下来之后,古戏台成了游客们必经的经典,成为了周庄极其重要的文化名片。这些先进的经营理念,让大家更方便、更全面地了解它,认识它,爱上它,为它买单,让非遗的发展进入良性的循环。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但却一直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导致从业者在苦苦挣扎,非遗文化也越来越远离大众的视野。这些文化要想发展,就必须成为时代中的弄潮儿。文化+文化,用强势的文化带动徐州非遗文化的发展;文化+电商,让文化消费走在前端,不断改进经营理念等;文化自身变革,加大保留力度,同时加强对这些文化的研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
非遗的传承,不是只为了增加我们文化的信心,了解到我们祖先有过的生活,而是要让文化再活回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享受到这些文化的美,同时让我们能在这些祖辈智慧的基础上延续新的文明。所以文化要留、要活,要在时代的浪潮中滚滚向前。
作者简介:宋京姝,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