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思驿 文/ 小兵 题图/ 植观
在当今的洗发水市场,除了传统的头发柔顺性效果外,能够为头皮减负且对头皮进行护理将是消费者的一个新的追求方向,无硫酸盐洗发水应运而生。日本市场上的丝凯露-D以及中国市场上这两年兴起的植观氨基酸洗发水都是无硫酸盐洗发水的典型代表。
无硫酸盐洗发水的主要出发点是以更加温和、低刺激的清洗用表面活性剂来替代传统的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以降低洗发水对头皮的刺激性,避免引发敏感头皮的炎症问题等。传统的硫酸盐洗发水pH值呈碱性,而人体头皮pH值呈弱酸性,弱酸性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更能温和头皮。头皮就像土壤,而头发就是成长中的植物,只有头皮健康了,头发才能健康生长。
而目前可用于替代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的低刺激表面活性剂中最先进的则是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
但是,成本较高和技术难点是目前“氨基酸洗发水”在市场上无法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所以,“氨基酸洗发水”不可能对其他同类产品产生“替代”。但可以预见,其将在中高端市场领域形成流行趋势,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品类。
如果说传统的硫酸盐洗发水是洗发水的1.0时代,几年前兴起的“无硅油”是洗发水的2.0时代,那么“氨基酸”将是引流洗护行业的3.0时代。
2016年植观氨基酸洗发水面世,一口气推出5款氨基酸洗发水,细分蓬松、柔顺、修护、控油、去屑五个不同的功能场景。这个由前宝洁团队创立的新兴品牌用昂贵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代替传统的硫酸盐表面活性剂,利用电商渠道悉心耕耘,两年后稳坐天猫氨基酸洗护第一名,成为氨基酸洗发水的引领者。
其实氨基酸的概念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已经在欧美市场上存在,包括欧莱雅在内的一些欧美企业都有这样的品牌或系列产品。 德国品牌施华蔻和美国品牌科颜氏等都推出了氨基酸洗发水。
据了解,在日本市场,继“无硅油”流行了近十年以后,也呈现出向氨基酸洗发水方向拓展的明显趋势。一些著名的“无硅油”品牌如Scalp-D、Reveur等,都已经做到或者整个产品线或其中的某个系列是氨基酸洗发水。其中的高端洗发水如Scalp-D(3900日元/350mL)已经采用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天冬氨酸钠、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月桂酰基甲基氨基丙酸钠)来替代硫酸盐类。
在国内,植观的氨基酸洗发水就是采用氨基酸表活剂作为主要表活剂的典型代表。此外滋源也开始上线氨基酸洗发水系列,市场上又先后涌现出以索薇娅红景天为代表的多款氨基酸高端洗发产品。氨基酸市场可谓热度节节高升。
随着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在“头上”,追求温和、健康的洗护体验成为趋势。同时,随着90后、00后新生代的来临,他们更加接受新品牌。因此,最近几年,很多“网红”洗护品牌不断诞生,用户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个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度越来越高的市场大环境下,以植观为代表的氨基酸洗护产品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在了解“氨基酸”概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洗发水中的有效成分都有哪些?
对于一瓶洗发水来说,80%都是水,剩下来的20%才是真正的有效成分。所以一瓶洗发水的竞争都在这20%里面。
表面活性成分:在洗发水中承担清洁作用,是除了水之外在洗发水成分中占比最高的,约15%。它的离子一头亲水、一头亲油,可以与附着在头皮上的油脂污垢结合,再被水冲走,从而实现清洁功效,主要包括清洁力和刺激性较大的硫酸盐类表活和较为温和的氨基酸类表活。
调理、增稠成分:调理成分主要是增加洗发水光泽、柔顺度及手感,而增稠成分则增加洗发水稠度,提高洗发水稳定性,如瓜尔胶、季铵盐、氯化钠等。
顺滑成分:占总成分比的0.5%~4%,吸附在头发表面,形成很滑的膜,令头发顺滑、滋润。平时我们说的有硅油、无硅油洗发水都是在说它。简而言之,“无硅油”只是对传统的硫酸盐洗发水做了减法,将其中的硅油成分拿掉了,它并没有解决传统洗发水高刺激,过度清洁的问题。
功能成分:占总成分比的0.1%~1.5%,满足洗发水去屑、保湿、控油等不同的功能。比如去屑(吡硫鎓锌ZPT、吡罗克酮乙醇胺盐OCT等)、保湿(甘油、双丙甘醇、丁二醇、戊二醇等)。柠檬酸类主要起到调节洗发水pH值作用。
防腐成分:洗发水中的有机成分容易滋生细菌,添加防腐剂非常必要,但其中一些防腐剂成分容易导致头皮过敏。
附着在头皮和头发上的陈旧皮脂、汗渍及灰尘等污垢往往具有不溶于水的亲油性质,单纯使用清水很难有效去除,因此需要使用以表面活性剂为主的洗发水来清洗。
而硫酸盐洗发水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清洗效果与发泡效果均较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基酸洗发水”则是采用了更温和更亲肤的氨基酸等表面活性剂代替。
如果说不使用无法生物降解的硅油—“无硅油”的真正意义可能更多的是在于环保方面的话,“氨基酸”则直接关系头皮的健康,对于敏感头皮的人来说尤其如此。换而言之,“无硅油”相当于进阶与升级,“氨基酸”则是颠覆与进化。
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及眼睛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关于替代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更加温和的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因为来源天然植物提取物(硫酸盐主要来自石油等),更亲肤,更温和,对人体的刺激性也更小。
首先来看一下较早期的研究报告。在1994年味之素研发人员就在其发表的论文中,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斑贴实验以及TEWL测试等方法,比较了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皮肤刺激性。其结论是与硫酸盐类相比,谷氨酸和牛磺酸盐类对皮肤的刺激性显著地要低。
2006年由Mehling等人发表在《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杂志上的论文通过使用红细胞试验(red blood cell test)、受精鸡卵尿囊绒膜试验(hens egg test-chorioallantoic membrance)、24小时经皮肤斑贴试验(24h epicutaneous patch test)、肥皂室测试(soap chamber test)等多种实验方法,比较了十几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其结论是谷氨酸盐等表面活性剂比常用的硫酸盐类的刺激性明显要低。
资生堂研发人员在其发表的论文指出:与月桂醇硫酸酯钠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相比,甲基月桂酰基牛磺酸钠从人体皮肤溶出的胆固醇量显著要低。同时,与使用月桂醇醚硫酸钠的洗发水相比,使用甲基酰基牛黄酸钠的洗发水产生头屑的几率显著低。由于头屑的产生与头皮炎症密切相关,这一结果显得比较合理。
既然以氨基酸(含牛磺酸)类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洗发水具有能让消费者更加放心的低刺激性,那么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这类产品还未成为市场的主流呢?
高成本首先是企业面临的第一大瓶颈。目前来讲,相对温和的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在原料价格方面至少要高出硫酸盐表活剂原料25倍以上,从而造成氨基酸洗发水配方成本显著上升,只能被用于较少数高端的产品。
据了解,植观采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成本是传统表面活性剂的20倍以上,所以植观氨基酸洗发水一直被认为是消费升级的产品,250mL就需要99元,远远高于传统的硫酸盐洗发水。但相较于国外的同类氨基酸洗发水,也才不到一半价格。相比于其安全昂贵的配方成本来说,这个价格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在解决成本问题上,植观还探索另外一条道路,就是销售模式较之传统开架产品的改变。品牌方只在天猫、京东等电商渠道线上销售,颠覆传统洗发水走经销商和卖场货架的线下销售模式,大大压缩了渠道成本,从而保证了配方的优良。
但对于全行业来说,配方成本依然是一个高门槛。不过我们相信,如果未来能够形成“氨基酸”广泛流行趋势,则随着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产量的增加,成本问题应该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改善方案。
相对于硫酸盐表面活性剂来说,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对人体头皮更加温和,为头发生长提供一个最适宜的环境,氨基酸更符合大众追求的安全、温和概念。但是,硫酸盐表面活性剂具有清洁力强、发泡性好等特点,加上其成本低、售价低的优势,目前为止在洗发水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那么,用温和的氨基酸表活来取代硫酸盐表面活性剂可行吗?
对于消费者来说,永远只会感知到自己真正体验的部分。因此,想实现洗发产品的“氨基酸”,技术层面上必须不断的技术创新,以保证氨基酸洗发水在黏度、泡沫、调理性等各个方面的性能均达到,乃至于超过传统的洗发水,否则很难被消费者接受。
黏稠度就是工程师们在开发“氨基酸”洗发水面临的第一大技术难题。
这是由前述的替代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氨基酸(包括牛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所决定的。与硫酸盐类相比,氨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剂具有头基较大、不易形成紧密排列的棒状胶束的特点,因此不易形成较高的黏度。对于这类体系,传统的加盐(氯化钠、氯化铵等)方法的增稠效果往往不明显。
即使在氨基酸洗发水方面先行一步的日本市场上,依然表现为氨基酸洗发水的黏度明显偏低。这也印证了这类洗发水增稠的技术难度。
植观在最新一代和日本科玛联合升级的配方中通过配方比例的探索,使得氨基酸洗发水的自增稠效果明显提升,消费者使用感受较之前好了很多,算是氨基酸洗发水的一大技术突破。
泡沫性能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技术问题。与传统的硫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相比,大多数的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的单独起泡性能偏弱。但也有例外,牛黄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就具有不逊于硫酸盐的起泡能力。可见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及复配组合等手段应该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泡沫效果。
氨基酸和牛黄酸类表面活性剂往往更容易与阳离子高分子形成絮胶。因而使用氨基酸和牛黄酸类表面活性剂的洗发水在调理性方面一般并不会有太多的不利之处。
洗发是文明社会中人们保持卫生与美观的最基本的日常个人护理习惯之一。一方面正规的市售洗发水在上市之前会通过安全性的检测,所以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心里压力的不断增加,加之饮食习惯及环境的剧烈变化,人们的皮肤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敏感,因此也需要更加温和的洗护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敏感的肌肤。
所以说,氨基酸洗发水的出现,更加符合更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及其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在市场上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程师们能够克服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将氨基酸洗发水打造成为主流的洗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