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产业发展研究

2018-09-21 10:08李长青武丽婧
中国市场 2018年20期
关键词:政策建议产业发展

李长青 武丽婧

[摘要]2014年四川天府新区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文章研究了四川天府新区中各区域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高端装备业等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据此提出建设四川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加强创新体制建设、促进区域合作创新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天府新区;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0.074

1 引言

2014年10月2日,四川天府新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成为中国第十一个国家级新区。同年11月24日,《四川天府新区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并正式印发。按照总体规划方案,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的建設标准是“世界水平、全国一流、西部第一”,目标是建设“四化同步”、“四态合一”的新兴国际现代化都会,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发挥最有活力的新增长点。其中,“四化”是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态”是新型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包括高品质城市格局、现代城市形态,城市文化特色和完美城市生态。

截至2016年底,天府新区拥有32132户市场主体,其中企业总量为10534户,实现了市场主体总量超3万户和企业总量超1万户的“双突破”。同时,在2016年,天府新区新增市场主体6398户,增长了543.55亿元的注册资本,同比实现32%的增长(详情见表1)。

2 天府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2.1 成都高新区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成都成为中西部第一个、全国第三个获得“中国软件名城”称号的城市。高新区积极建立软件产业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平台、软件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软件交易平台等高尖端平台,成功吸引多家移动互联网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特别是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和软交所等重点项目的入驻,为提高区域软件产业平台质量提供新的助力。高新区成功吸引了包括13家世界软件20强的企业和5家全球服务外包20强企业在内的1200余家国内外软件企业入驻;本土培育的迈普和卫士通等一批当地企业与成功入驻在园区的赛门铁克、印度威普罗、IBM等国际知名企业同台表演、各展神通,并以此为契机将高新区打造成中国规模最大的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基地和全国第三大的游戏研发中心。

金融产业方面:随着各类金融机构入驻高新区,园区产业加速聚集,金融业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优势愈加突出,其对服务实体经济的反哺作用不断强化,被帮助并获得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累计超过60余家。目前吸引和发展了金融机构和其他各类金融企业共315家,成功扶持和培育了23家企业上市。

生物产业建设:建设了一批产业化的重点项目,成功聚集200多家企业,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现代化基地等3个国家级基地,如今中医制药、化学药、生物制药等行业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已初具规模,国家生物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也成功建立起来。

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积极提速,培育出海特等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上市企业。柯林斯、中电科、中航空天基地等100余家规模企业成功聚集在园区,形成了航空电子产业、航空维修产业和航空零部件制造业等大量特色鲜明产业。

高新区电子商务:高新区电子商务方面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并且其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随着阿里巴巴、携程网和亚马逊等全球知名电商企业的总部落户高新区,本土的电商企业如我来啦、壹玖壹玖等也持续高速发展,众多企业聚集的创新发展环境正初步形成(详见表2)。

2.2 龙泉驿区

龙泉驿区作为成都汽车城,按照成都市“3+N”的发展规划,积极发展汽车整车、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西部“大车都”的城市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龙泉先后吸引了一汽大众、吉利、一汽丰田等11个整车(机)制造龙头产业项目和富维江森、一汽大众发动机等30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入驻,成功聚集起了像德尔、博世等世界500强的企业67家、57家上市企业。在2016年,龙泉驿区实现140万辆的整车产能,总共产量达到111.6万辆,实现1519.6万亿元的全产业价值链产值,初步培育出整车年产过百万辆的平台和汽车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成都龙泉驿区产业状况见表3。

2.3 双流区

成都市双流自贸试验区于2017年正式挂牌运行,双流自贸区试验区规划面积总计34.0l平方公里。试验区内的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四川唯一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同时双流综合保税区作为四川唯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布局在该区域内,这样的战略优势为培育和发展“成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初创阶段就有四川航空、众友东方、金石租赁、四川纽瑞特医药等企业25家与双流区签订了总投资180亿元的项目,该项目囊括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跨境电商、生物医疗等多领域、全方位的产业板块。截至2016年底,该区域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性成果,成功吸引四川航空物流基地和顺丰无人机等34个重大项目,计划246亿元投资于这一系列项目。

2.4 新津县

新津区境内的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是成都市南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天府新区培育高端制造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南拓战略的重要产业支点,目标是积极为成都创新研发产业提供创新孵化和技术转化平台,进而发展为国家级的重要高端制造基地。南区产业园现已聚集114家规模企业、36家上市企业、14家世界500强企业,整个区域累计增加了32亿元的工业产值,实现9.9%的增长。

2.5 彭山区

彭山区内拥有的天府新区彭山经济开发区,是天府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子系统。开发区占地面积约42.8平方千米,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将其确定省级经济开发区,2011年天府新区成立后,四川省将开发区全境并人天府新区范围,其中规划了25平方千米的建设用地。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为机械电子、精细化工以及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发展至今,先后聚集了海尔、华润、联合利华、摩根史丹利、普洛斯、山西焦煤、当当网、尼科国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目前,开发区拥有60余家规模企业,其中7家世界500强企业。

2.6 仁寿县

仁寿县视高区处于天府新区的南端,其是四川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仁寿县的第一个百亿元工业园区。同时在成渝经济区内各产业园区中是最有价值的园区之一。整个园区主要是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攻方向,已吸引132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有86家已实现投产,41家企业已实现规模效益。园区积极将天府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发展工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两大板块作为发展基石,不斷实现石油化工装备、LED光电、通信电子、新能源电动车“四集群”与现代生活、现代产业、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兴城市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该区域500亿元的销售收入,同时实现12亿元的财政税收,争取城镇人口与规模分别达到10万人和10平方公里,打造高速发展的天府新区南大门。

3 天府新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建设四川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

四川天府新区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创新驱动策源地和绿色低碳环保的创新驱动改革试验区,需要建设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R&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规划、扶持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并为推广和支持多项专利提供了试点基地,培育中小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高附加值产业,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培育、建设一批评估、认证机构,技术中介和技术转让平台,推动省内不同类型的科技资源共享。

3.2 加强创新体制建设

参考《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通过创建开放的合作创新平台,实现综合创新,开放创新。着眼于中小企业创新,依托市场机制,引导政策加强创新。完善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加强国际化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建设,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扩大科技的开放范围,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3.3 建立新区投资平台

借鉴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两江集团公司,采用“1+3”的开发模式的经验,探索以政府为主体、成立注册资本金为百亿元的天府集团,使之带动投资主体进行天府新区建设,为新区发展注入能量。以资本为纽带,采取市场化机制,激发各开发主体的建设热情,可考虑为负责新区前期开发的公司提供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方面的政府优惠。同时,天府集团可根据一定比例出资与其四个区县投资公司建立一种合作共赢模式,筹建几个开发公司,四区县负责各个片区的投资开发。各片区资金可考虑由天府集团统筹,由天府集团负责向4个开发公司融资,各片区可采用各个片区建设用地的出让金进行偿还。

3.4 促进区域合作创新

鼓励城市以外的新市镇,特别是在成都的五个参与建设新区的城市,探索“飞地”地区合作模式,发展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和“飞地”特色工业大厦。鼓励四川省其他地区按照区域特性和产业发展方式吸引投资,可考虑采用一定数量的土地指标和投入资金进行共同开发。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区优惠政策,建立共享可信机制的理性机制,共同支持新区建设;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可以依靠“天府新区”的“飞地”项目,加快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3.5 加强产学研合作

天府新区的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意见》提出把功能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创新科技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因此要实现该目标全方位促进创新,建设创新平台,鼓励科技金融发展,引进高端人才,加快企业创立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能、政策为基础”的理念,将市场需求、科研定位和政府资助方向相统一,将生产研究与前沿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的共生模式。企业自身应把握市场需求方向,积极进行创新,并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把握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努力将前沿技术应用于市场需求中去。高等教育学校和科研机构层面应加强科学研究,积极与企业对接,把握市场重大需求,形成科研机构一产业一政府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方面的组织与协调作用,促进经济、科技与金融的互动发展中的作用。

[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天府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ZR0035)。

猜你喜欢
政策建议产业发展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