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雇双方校园市场核心要素认知差异研究

2018-09-21 11:17高启亚韩福明
中国市场 2018年26期
关键词:核心要素

高启亚 韩福明

[摘要]高校毕业生作为特殊的知识型人才,近年来不断受到企业校园招聘的关注,他们的加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路,但从校园市场招聘现状来看,企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与深度访谈确定了四个维度共30项校园市场核心要素,通过对比劳雇双方对核心要素的认知差异,并从企业和学生两个角度提出了提高校园招聘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劳雇双方,核心要素,认知差异

[DOI] 10.13939/j.cnki.zgsc.2018.2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高校毕业生独特性并将校园招聘作为每年招聘计划的重点来实施,根据《中国企业校园招聘实践调研报告》显示,企业校园招聘签约率为71.82%,新员工转正率仅为41.58%,大部分企业的校园招聘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无形之中提高了企业的招聘成本,严重影响了校园招聘的实施效果,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从已有研究来看,校园招聘中最常见的问题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企业之间的用人需求不匹配。因此,明晰劳雇双方在校园招聘核心要素上的主要认知差异,可以使劳雇双方正式双方在校园市场上的水平,使得劳雇双方更好的完成在校园市场上的选择。

1.校园市场核心要素

国内的学者针对国内校园招聘市场就业难和招聘难的现象已经做出了很多了研究,孙志凤(2013)从一般工作人员的视角,探索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需求,并提出大学生需要从人际关系处理、沟通表达、实际处理问题、创新思维、对职业和岗位的认知、团队合作水平、专业知识、自我控制与管理以及领导力水平等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提高。阳荣威等(2015)则从用人单位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针对对毕业生的就业表现、对招聘毕业生的需求和条件、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准备程度三个层面对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招聘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朱晓妹等(2012),认为大学生对于初次的就业条件设置过高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使大学生就业预期与现实相符合是缓解就业难有效途径之一。

基于以上研究与对企业和毕业生的深度访谈和调查研究,本文从毕业生关注企业以及企业关注毕业生两个角度对校园市场核心要素进行了总结。

1.1 毕业生关注企业要素

本研究将毕业生关注企业的要素分为以下两个维度:

第一,企业信息。包括企业未来发展空间、企业工作条件和环境、与家乡的距离、企业所属行业、社会声誉、企业所在地域、人员规模、招聘人员感染能力共8项要素。

第二,招聘岗位信息。包括薪酬待遇、专业相关度、工作稳定性、岗位是否为基层岗位、是否经常加班、是否经常出差、签署三方协议情况、五险一金情况、劳动强度共9项要素。

1.2 企业关注毕业生要素

本研究将企业关注毕业生要素分为以下两个维度:

第一,毕业生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党员干部身份、实习工作经历、城市/农村家庭背景、形象气质共5项要素。

第二,毕业生素质。包括学校声誉、学历水平、学业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个人品格、考试等级证书情况共8项要素。

2.劳雇双方对核心要素认知水平差异分析

本文针对在校园市场中参与校园招聘的企业与大学毕业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主要通过实地发放和网络发放的形式,共收回企业有效问卷120份、学生有效问卷373份,利用SPSS21.0,通过了克朗巴哈系数和因子分析法对量表信效度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分析技术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从两组平均得分来看,企业认为在就业选择中影响最大的5项指标分别为毕业生的个人品格、发展空间、薪酬待遇、毕业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组认为在就业选择中影响对大的5项指标为岗位是否需要加班、毕业生的形象气质、企业人员规模、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企业提供的岗位是否为基层岗位,双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研究针对企业和毕业生两组对象调查劳雇双方对核心要素的认知水平,从四个维度对劳雇双方的认知差异进行分析,将调查对象分为“学生”与“企业”两个组,且两组数据相互独立不影响,因此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对比两组的差异,将“企业”定义为“1”,“毕业生”组定义为“2”。

2.1 企业信息认知差异分析

从分组对比差异结果来看,双方只在工作单位离毕业生家乡距离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企业未来发展空间、企业工作条件和环境、企业所属行业、社会声誉、企业所在地域、人员规模、招聘人员感染能力共7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在招聘人员感染能力一项,“企业”组得分高于“学生组”,说明相对于毕业生,企业更认为招聘人员的感染能力比较重要;在其余7项中,“企业”组得分明显低于“学生”组,说明学生比企業更加重视这些企业信息指标,企业需要加强对相关指标的重视程度。

从详细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只有32%的企业认为发展空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毕业生的选择,但有45%的毕业生认为该项指标影响程度很大。企业仍需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水平,根据已有的研究,劳雇双方对于签约问题主要的差异点在于是否可以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而非薪酬水平,说明在应届毕业生的认知中职业发展更为重要,企业应当加强这一部分的关注,

2.2 招聘岗位信息认知差异分析

从分组对比差异结果来看,双方在企业提供的薪酬待遇、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工作稳定性、岗位是否为基层岗位、是否经常加班、是否经常出差、签署三方协议情况、五险一金情况、劳动强度共7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两组数据均值差值对比情况来看,“学生”组得分明显高于“企业”组,说明与企业认知相比,毕业生认为这些指标在就业选择过程中的影响水平较大,但企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详细数据来看,虽然双方在薪酬待遇指标上的重视程度并有显著性差异,劳雇双方均认为但双方对于薪酬水平有明显的差异,根据调查显示,50.83%的企业认为只能为大学生提供3000~4000元薪资,但超过60%的毕业生则认为薪酬应当在4000元以上,双方对于薪资的条件的不对等要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最终的签约水平。

2.3 毕业生基本特征认知差异分析

从分组对比差异结果来看,双方在性别、党员干部身份、实习工作经历、城市/农村家庭背景、形象气质共5项指标的认知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两组数据均值差值对比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组得分明显高于“企业”组,说明与企业认知相比,毕业生认为这些指标在就业选择过程中的影响水平较大。

从详细数据来看,企业在毕业生基本特征这一维度上上更关注的是毕业生的学历水平和毕业生学校的声誉。从差异情况来看,双方差异较大的指标为毕业生的性别、毕业来自城市还是农村,据调查结果,33%的企业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愿意招收男性毕业生,只有8%的企业更愿意招收女性毕业生,58%的企业则表示无所谓,因此毕业生普遍高估了性别在招聘过程中的影响程度。毕业生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之一指标上,43.33%的企业认为这一点在毕业生选择问题上毫无影响,但有49.42%的学生认为该指标有一定的影响,毕业生明显高估了家庭背景对于企业招聘选择的影响程度。

2.4 毕业生素质认知差异分析

双方在毕业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团队合作精神、毕业生吃苦耐劳精神、个人品格四项指标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等级考试证书三项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从两组数据均值差值对比情况来看,“学生”组得分明显高于“企业”组,说明与企业认知相比,毕业生认为这些指标在就业选择过程中的影响水平较大。

3.校园招聘优化措施

3.1 企业方面

第一,详实校园招聘宣传信息。企业应当在校园招聘会上对宣讲内容进行改善,着重介绍与大学生的关注相契合的信息,如薪资福利、未来发展空间、工作地域、保障水平等,或者由企业负责人来对招聘岗位的需求进行讲解,使大学生能够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岗位认知不清而导致后期违约的现象发生。此外,企业需要在招聘过程中明确员工的发展水平,如企业的培训计划、晋升渠道、职业规划等,使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能够明确的发现企业的职业规划与自身职业规划的契合度,才能更有效的完成校园招聘。

第二,拓宽就业渠道。目前国内的劳动市场普遍存在着供求不平衡的状态,根本原因在于双方获得的信息得不到匹配,并且往往是大学生对于企业的岗位信息掌握的不够全面。这除了需要应届毕业生自身通过各个渠道搜寻就业信息,还需要企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选择大学生更倾向使用的应聘方式,增加企業具体信息的宣传工作。

3.2 学生方面

第一,挺高综合素质。毕业生在校期间,需要积极的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积极的走出校园,可以拓宽自身的事业,对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做出更准确客观的评价,此外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沟通能力,改变固有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掌握更符合企业需求的科技能力与知识储备,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第二,完善对企业认知,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应当做好就业规范,充分利用校园招聘会、网络招聘等多种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并进行筛选和整理,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动情况对岗位的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进行有效的评价,不能随意选择岗位,也能够避免一定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孙志凤.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与评价——基于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73-77.

[2]阳荣威,朱婉莹,赵利.用人单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基于用人单位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力调查[J].大学教育科学,2015(9):109-115.

[3]朱晓妹,丁通达,连曦.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4):58-62.

[作者简介]高启亚(1990—),女,山东济宁人,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韩福明(1966—),男,河北香河人,教授,研究方向: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核心要素
浅谈建设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
瑞典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及其教育启示
责任教育下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
特色彰显 品在其中
浅析界定恐怖主义的四个核心要素
把握核心要素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