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博文
摘要:钢琴作为一门独奏乐器,拥有宽阔的音域、宏伟的音量、多变的音色以及丰富的表现能力,通常独自就能撑起整个舞台。但当钢琴作为伴奏声部出现时,需要伴奏者具备一定的素养,声音音响的分配尤为关键,在伴奏者和演唱者的合作过程中,以演唱者为主,伴奏者则负责提示和衬托,演唱者能否演绎好一首作品,钢琴伴奏起着决定作用。
关键词:钢琴 伴奏 声乐演唱 音响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10-02
一、钢琴伴奏者应具备的修养
思想品质方面。一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首先要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较强的责任心,对艺术作品、艺术劳动都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兢兢业业的作风。除了具备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外,钢琴伴奏者还应该对作为合作对象的演唱者进行艺术指导。所以钢琴伴奏者应严格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合作者,努力去追求艺术的完美,力图正确、合理、恰当地把握作品,真实地反映作曲家作品的风格和作品性质。
技能技巧方面。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钢琴独奏技巧,这是钢琴伴奏实践中的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要相应了解、掌握以及熟悉伴奏中快速、准确、高质量地与人配合,共同表现好音乐作品的技能技巧。在钢琴伴奏合作中,时刻把伴奏与独奏的统一、协调和默契放在首位,要注意倾听合作者对音乐的处理,千万不能把伴奏弹成独奏。
实践的必要性。钢琴伴奏实践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体现一个伴奏者的修养。实践出真知,经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伴奏者逐渐趋于成熟的过程。对伴奏规律的认识、技巧的形式以及水平的提高都要通过大量的伴奏实践来实现。在实践中,不断与演唱合作者发掘出更好的表演形式以及两人之间大胆尝试可能性,都是有助于音乐的表现力的体现的。
二、声乐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
钢琴伴奏是声乐演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家花费了大量精力创作出一部作品,在和声的运用、曲式分析等方面下了很多工夫,演绎作品时演唱者需要自己把握音准和节奏,而在现实生活中,演唱者由于各种原因疏忽了对音准的把握,或者随意改变了歌曲的速度。在演唱者与钢琴伴奏的合作中,伴奏者能够在音准、节奏、速度等方面给予演唱者一定的帮助,同时规范了演唱者对声乐歌曲的表达。钢琴伴奏的加入能让歌唱者对作品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表达作品的言外之意,言外之情,使人获得细致入微的情感体验。
(1)前奏是让演唱者和听众一起进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了解作曲家的意图,演唱者聆听前奏能进入特定的情景,如声乐作品《黄河颂》的钢琴伴奏中,它的前奏编写得大气磅礴,很好地表现出了歌曲的热情。
(2)间奏是对音乐表现的进一步填充,是思想感情的进一步发展,演奏者有义务将伴奏填充好,表现出歌曲中的情感,从而激发演唱者的情绪。
(3)尾声是使歌曲的主题再一次体现,给听众一种回味的感觉。一首好的钢琴伴奏音乐,能很好地体现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能更加全面地描绘出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内涵。
三、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协作
很多听众和业余人士很容易就忽略了钢琴伴奏的作用,而懂行的人都不会否认,钢琴伴奏在一首完整声乐作品中的地位。钢琴伴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整首作品的演绎。
(1)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提示。具体表现为两个表演者合作时在速度提示、情绪提示、音色提示、风格提示等方面。演唱者在进行演唱表演前首先要确定作品的调性色彩,然后再围绕这个调性深入分析,演唱者要根据这个色彩对作品进行加工,好的钢琴伴奏需要做到给予演唱者在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速度上的提示。让演唱者能时刻驾控自己乃至驾控整个作品。
(2)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烘托作用。钢琴伴奏需要为听众和演唱者营造出一定的画面感,其次才是人声演唱来左右听众的情感,反映感情。所以,只有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在整体上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如果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不能很好地合作,而只是各自完成各自的内容,那么就会造成演唱和伴奏的效果达不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意境,音乐作品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诠释和体现。
(3)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引导。演唱者在演唱过程当中,气息随时做着调整,因为有了这个调整的过程,使音乐富有了更深层的情感表达。钢琴伴奏决定了乐曲的速度和情绪,对演唱者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在间奏中对速度的把控同样是钢琴伴奏需要注意的。钢琴伴奏可以演绎不同的音乐风格,表达不同的情感内涵,在为声乐演唱伴奏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在处理不同时期、类型的音乐作品时,需要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对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情绪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并运用自身的专业技巧,对演唱、演奏的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样才能合理、准确地表达出一首作品。
四、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合作
合作是一种本领,作为一名学习音乐的人自始至终都要有一种较强烈的合作意识。学习声乐的人,合作的机会相对学习钢琴的人来说是丰富的,比如重唱、合唱、与伴奏者的合作。因此,他们的合作意识会高于学习钢琴的学生。学习鋼琴的人,大多数是从小学习独奏钢琴的,长时间独自一人与钢琴为伴,陶醉在自我欣赏里,没有太多的合作实践机会。所以,作为伴奏人员在合作方面做的努力要比演唱者更多,在处理钢琴伴奏及合作上的一些实际问题时,要求伴奏者换一种思维方式,了解主次音响的合理分配。用理智的思维和敏锐的听觉去调整双方合作时音响的比例关系。用于声乐演唱的伴奏形式多种多样,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钢琴伴奏。声乐的演唱不能没有钢琴伴奏的存在。艺术歌曲这种音乐体裁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艺术歌曲就是将优美的旋律和人声结合,深刻地体现了声乐艺术与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钢琴演绎着优美的伴奏,烘托着演唱者演唱的优美旋律,产生了和谐的音响效果。
演唱者与伴奏者之间是合作关系,好的合作能达到1+1>2的效果。演唱者和演奏者不能看作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不可缺的关系,其中任意一个唱错或弹错音的话,就会使整体的音乐效果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表演的完整性,使表演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所以演唱和演奏要丝丝入扣、紧密合作。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也存在着些许差异。首先,钢琴音域宽广,音色多变,钢琴演奏本身左右手之间的配合是平衡的,平衡存在于两手之间的和声。在钢琴独奏中,需要考虑左右手之间的配合和各声部之间的主次分明。当钢琴作为伴奏声部时,音响的均衡在于钢琴音响与人声音响的高度配合,均衡的关键不再只是两只手,更在于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有机结合。这种音响的配合难度由钢琴独奏时仅仅是左右手之间的配合,上升为伴奏者与演唱者之间的音响配合,需要双方共同控制音响的主次平衡。
声乐演唱的音响有其自身的规律。歌唱时需要注意好呼吸才能有效保持歌曲的连贯性,从而完成单个音符与整个乐句之间的表达,演唱者歌唱时能够感觉到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在声乐演唱中琴声与人声的配合,需要钢琴伴奏者来调控。在合作的过程中,钢琴和人声的表达在音响上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对同一乐曲情感方面的表达是相同的,只有均衡钢琴和人声的音响,才能达到二者浑然一体的音响配合。
五、结语
本文先分别讲述了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各自的音响特点,加以分析和处理使二者达到浑然一体的音响效果。一首艺术歌曲完美的音响诠释,需要理性的分析和研究,把两门独立的学科有力地结合达到极致。主次有序、进退自如,提升作品的品质,努力做到音响的和谐交融,钢琴与声乐的合作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修养。
参考文献:
[1](苏)Г.Г.涅高兹(Г.Г.Нейгауз).论钢琴表演艺术——一个教师的随笔[M]. 汪启玮,吴佩华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63.
[2]刘丽娟.钢琴伴奏艺术[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3]张艳,辛兆义.钢琴伴奏技巧与声乐演唱艺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4]乔欣.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艺术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
[5]俞子正等.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