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电影《鬼子来了》中的现实主义观

2018-09-21 05:30苑霄
戏剧之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姜文现实主义

苑霄

【摘 要】文艺思潮与创作方法的结合在19世纪时期是一种新式的表现主义思想,在18世纪德国剧作家席勒所提出的“现实主义思想”中的定义充分表现艺术创作源于真实生活的概念,在影视艺术的创作中,源于生活与历史事件的具体事实事件作为依据的创作作品,在一定基础上对现实生活阐述与揭露相关的现象同时,也对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来源,姜文导演的电影《鬼子来了》从一定观念上颠覆现代影视剧中所表现的剧情矛盾,从现实生活的基础出发,转述另一种剧情矛盾。

【关键词】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姜文;剧情矛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114-01

一、现实主义观中的电影剧情风格分析

电影语言的现实主义美学体现在长镜头美学的依托,长镜头下的视觉语言通过镜头时间的长短把握,将某种真实性的剧情或真实生活透过电影平台来阐述,是现实主义影响下的电影作品创作中的通常手法。通常的认知中的剧情艺术创作,取决于真实生活的同时,抄袭、扭曲和丑化历史事件是不可取的。

现实主义的题材起源于意大利,起始于维尔加的真实主义文学在意大利独立战争期间所诞生的文学创作手法,将创作焦点跟从与普通民众、创作内容贴切表现现实生活的映照,而不是文学文献中的神话传说等,例如《西西里柠檬》《另一个儿子》是意大利独立战争期间的真实写照;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等,在反映创作者价值观的同时,也在映射镜头下的一种真实状态。贾樟柯电影《小武》中所描写的剧情:一个小偷精神世界与真实生活中的遭遇为故事梗概,在“小偷”这个角色表象与内心之间的矛盾关系来叙述真实生活下的人际关系矛盾冲突。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则是直接通过原有素材的再创作来叙述“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

电影剧情的设定依据文学创作,而文学艺术创作的依据来源于客观事实的人类生活环境,在现实主义观下所呈现的文学批判性质在一定基础上给现实主义电影奠定创作目标和题材来源。

二、《鬼子来了》中的现实主义观

导演姜文作品《鬼子来了》中的剧情矛盾主要取自于文学小说《生存》与抗日战争中民众与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在通常展现战争题材的影视艺术创作中,真实反映历史事件是必要的,影片中对于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暴行和“教化”行为,与电影创作的核心主题“记录真实”是相符的,影片中,日本军队与中国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从表象上来说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要素——批判。导演的意图很明显,即剖去文化、民族、政治等的外在矛盾,直指人的劣根性——怀疑与怯弱,同时也表现民众最朴实的精神——善良与踏实,两种性格的冲突在剧情上给影片的主线矛盾作更直观的叙述。

片中主角马大三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受托与抗战游击部队关押审问“汉奸”董汉臣和日本军人花屋小三郎,在与村民商讨对策的时候并非像传统剧中齐心表决某种目标,而是争执,争执封建传统下的一种愚昧,在争执董汉臣与小三郎去留的同时,表现出最真实的人性心理特征,即为了生存,又为了信念,“生存”是害怕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杀害,而“信念”则不愿为了“生存”而出卖国家当“汉奸”,这是一个矛盾又真实的心理活动。片中通過三方(侵略者、反抗者、平民)之间的矛盾,暗喻封建社会的一种迂腐心理,即乡村的宗族制度,封建社会下的顽固思想在影片中被揭露与讽刺,透过具体的形式感来叙述真实的本质,以喜剧片来反映某种直观的观点,是姜文电影艺术的魅力之处。

影片中花屋小三郎在面临生命与信仰的抉择时,在死亡面前,花屋慢慢恢复人性,这也是该片所表达的一个主题——人性,在其后,马大三给审讯结束后的二人送饺子的一段,表现中国民众的朴实与善良,这一段充满幽默的剧情和人性的光辉,与后期日本侵略者暴戾凶残的一面进行了强烈对比。当马大三被要求去处死董汉臣与花屋小三郎的时候,旧社会的人性缺陷又表现出来——排斥,就如同姜文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中最后的情节被老师排斥,《让子弹飞》片尾张麻子驱马追车,《一步之遥》中马走日的善良被排斥,共同构成姜文艺术创作的风格——人性化的现实主义观。

不同于仅仅表现某种历史现实的影片,当人性的真实与所处历史背景融合的真实才是现实主义文学及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真实与创作真实之间的差别就如同纪录片与剧情片之间的差距是相同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复兴是“以人为本”的一种对真实的认同,影视作品的创作不应该仅仅依托于剧本创作和传统题材,通过国内电影的发展历程与对比,可以得出独立思想与文化之间的差距,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构造丰富与充满故事情节的剧情内容,在现实主义题材高速发展的当下,在真实性中表现人性美恶,是电影创作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黄礼福.《鬼子来了》叙事学角度分析[J].电影评介,2014(03).

[2]程菁,龙军.姜文电影《鬼子来了》的文化解析[J].电影评介,2009(13).

[3]刘星.现实主义影片的电影语言能量—以《四月三周两天》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猜你喜欢
姜文现实主义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姜文来了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