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改编的电影艺术特性研究

2018-09-21 05:30孙玮
戏剧之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驴得水电影

孙玮

【摘 要】电影的艺术特性很多,需要从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开始探索和总结,在电影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可以归纳出基本的发展规律。世界电影如此,中国电影亦如此。中国电影的特性自然离不开我国的文化自信,它符合意识形态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正能量的社会观念,更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与当下的生产和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国电影界对电影特性的认识模糊不清,追溯其本源,在资源丰富的新媒体时代,电影的生存面临着危机。中国话剧改编电影的横空崛起打破了僵局,它从电影的艺术特性出发,逐渐形成一套富有成效的应对策略,即将电影的传统特性娱乐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使中国的电影能获得更好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从而更好地适应国际,积极投身世界电影市场的竞争之中。

【关键词】话剧改编;电影;艺术特性;《驴得水》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012-02

一、改编特色:创新势头强劲 表意共鸣交织

首先,新旧媒体相结合的时代中,电影的艺术特性已经成为研究的常态。

话剧追求结构上的严谨和情节的大起大落,一般严格依照“三一律”来组织故事。中国电影常见的戏剧式结构就是对戏曲、话剧结构的某种移植,这种结构承袭了戏剧的冲突律并使之成为自己的核心部分,“十分讲究对矛盾冲突进行集中而凝练的处理,并迫使其尖锐化,十分讲究对情节进行曲折而复杂的安排,并使其在发展中贯穿于全剧。”

电影的艺术特性是基础,中国电影立足于电影的语言性、娱乐性、商业性、再现性、消费性以及技术构建性等特性。电影语言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表达,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是一种文化产业又是一种文化艺术。电影实现了语言在表意功能上的一些独有呈现。同样,从艺术语言角度出发,电影语言与文学性的话剧语言,同属于一种语言符号,都具备语言符号系统的一系列特性,两者的共同特性可以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话剧改编的电影中体现出来。本文立足于话剧改编电影《驴得水》的探讨,再次深刻地认知电影的特征和电影的艺术性,以二者的文学性为切入点,从电影语言属于艺术语言的角度展开对表意功能的论述,并对电影语言的表意方式做出相应的简要阐述。在所有的文艺样式中,电影和戏剧的关系最为密切。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上说,戏剧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诞生的母体。确实,话剧和电影,都属于表演艺术,都具有文学性和娱乐性。在当今时代,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的戏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实,当代传媒的兴盛与中国现代戏剧的边缘化并不构成必然的因果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电视的发展可有效刺激戏剧创作。

其次,话剧改编的电影表意必须建立在电影艺术的特性之中。

无论对电影语言还是一般语言,艺术语言都是其基本功能之一。因而,通过对单纯的话剧演出形式转变为视听元素结合的电影艺术,除了在影像技术和蒙太奇手法上需要改变,更要将电影语言与现实世界组成纽带,这绝不是对话剧和现实的抄袭,而是另外一种艺术的表意和传递。

最后,第七艺术与戏剧相互碰撞擦出绚烂火花。

《驴得水》是一个借喜言悲的电影,电影采用反讽手法来揭示人性,利用诙谐搞笑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电影的真正意义在于利用电影的娱乐性特征表达讲述了一个黑色幽默故事。2016年,电影版《驴得水》走上电影荧幕并获得极具影响力的口碑,这是在《夏洛特烦恼》走红后开心麻花团队的又一力作。

显然,电影《驴得水》通过人物刻画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让观看电影的观众情不自禁笑出声,但其实让受众爆笑更多的来源于情节包袱的设定,而并非是人物角色对电影环境的适应,可以说《驴得水》把故事情节由浅入深地逐层进入观众内心。众所周知,人们最初把电影当成杂耍和娱乐的消遣,而意大利卡姆度提出:“电影是第七艺术。”《驴得水》的娱乐性自然不必多言,可以说电影《驴得水》同样离不开电影的商业性特征。电影《驴得水》就是融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身,很好地解决了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问题。电影的本质就是视听结合的表达,而且有可重复观看性和影院强制性,而戏剧转瞬即逝看完了会在脑海中留下痕迹和感悟,是一种现场感官活动。同样,两者都存在娱乐性和商业性特点,从电影本质出发,真实性、复原性和再现性都源于戏剧,源于生活。

二、改编角度:独立艺术共存 传递人文情怀

话剧改编的电影很多,例如《夏洛特烦恼》《茶馆》《芙蓉镇》《雷雨》等经典巨作,开心麻花团队也将喜剧与悲剧相结合,将戏剧与荧幕相结合,获得一片好评。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新锐导演加入这个队伍,使之不断壮大,在探索和发展中,相信未来戏剧改编的电影会有新天地,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文学引领电影创造 电影推进文学格调

文学语言是抽象的,电影语言是具象的。

正如安德烈巴赞所说:“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在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中也提到了电影仍具有照相的本质,在一个时间连续、空间维度完整的情况下,利用长镜头记录场景更能客观、真实地还原和再现事件本身,这样的场面调度理论也成为此后作品的标杆。当代的中国话剧虽然也十分重视语言的运用,但是在近年的发展中一些陈述性、叙事性的对白和独白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对话。而且人物对话所产生的冲击力也变得比较薄弱,这使中国话剧在主题思想的传达上缺乏力度,而電影同样也是符号的艺术。

阿恩海姆的《电影作为艺术》一书中特别提到:“电影并不是机械的记录和再现现实的工具,而是一门崭新的艺术。”电影作为现实的影像,再现现实却不剽窃现实,这种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也将其文学性融入其中。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在他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一书中也提到文学的四要素,他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范畴,把这种感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深度感和运动感;第二阶段,注意力、记忆、想象和情感;第三阶段,主体在电影叙事层面的主导作用。电影作品《驴得水》由于缺乏“镜头感”,缺乏通过镜头展现的隐喻艺术,因此在内容讽刺的力度上稍显薄弱,所以说如何将直喻艺术和电影的隐喻艺术相互结合,是话剧影视化发展必须要注重的问题。

(二)融合起源消费艺术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很多人说电视本身就不同于其他艺术,是带有铜臭味的艺术。从电影的起源来看,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的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然而仅仅几个月后的1896年8月,在中国上海的徐园就放映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经过徐园播放后,一大批欧洲和美国的放映室进入上海通商,茶园和戏园成为娱乐场所的代名词。同样,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也正是看中了上海的金融和消费能力。钟惦桨同志在谈到审美观时说:“我们要注意电影美学观里守恒的部分。”戏剧中感受到的美学和浪漫都是电影所借鉴和吸收的。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夜晚相会的场景,让无数青年男女觉得可歌可泣,也正是两人之前的美好和悲惨结局的对比,更加重了家族矛盾和人物悲惨的爱情命运。同样,汤显祖的《牡丹亭》也使杜丽娘的形象极具美学体验和美学认知。美学是美的感知和体验,丑即是美,美也是丑。因为美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选择性。看到的不一定是最终的形象,美的本质才是真美和大美。杜丽娘作为中国古代女性的代表,歌唱了追求爱的权利,打破封建束缚的战歌,最终她与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这样的故事也造就了戏剧诗意的美和诗意的艺术形象。在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中这样的诗意屡见不鲜,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无一不传递和诉说着戏剧的诗情画意。

所以说电影《驴得水》同样离不开电影的商业性特征。中国喜剧研究家饶曙光在《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中提出:“首先,构建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固然要借鉴西方电影理论批评的思想和资源,但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电影实践。”由此可见,话剧的电影改编,也是“电影本性”与“戏剧本性”的一次对话、调整与适应。有时,评判这些由话剧改编的影片艺术成就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改编者对话剧与电影两种艺术样式差异性的认识是否深刻全面,或者说影片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电影的本体性特征。

因而,在原本话剧广受好评的基础上,开心麻花团队希望《驴得水》不仅仅局限于话剧,而应该进入更好的市场宣传,并进一步推广话剧作品。当观众坐在影院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强制消费,这不同于随时可以换台的电视,观众拿着入场券进入后,入场卷就带有了商品所特有的属性,电影也一并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它作为一种消费产品,更是一种消费的艺术。而电影《驴得水》在大银幕上播放,除剧本之外,每个环节都与话剧有着巨大的不同,这就在更大程度上向创作者提出了挑战。如何跳脱出舞台思维,用电影语言呈现故事、说好故事,是话剧改编电影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说,舞台造型向银幕造型的转换,是戏剧作品电影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叙事艺术,电影与话剧一样,需要在一个特定时空讲故事。好的造型艺术不仅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而且对叙事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用诗意的手法描绘故事,诉说情怀。

三、结语

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中对电影和舞台剧作了理论上的辨析,认为两者的戏剧动作都是可见可闻的,“不过舞台上是由活生生的人(演员)在真实的空间(舞台的空间)中演出,而银幕上的则只是画面,只是空间的形象和人物的形象。”

电影也承载着对社会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思想表达。一方面,戏剧会简单而直接地表达情感,而电影却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将自己的个人情感或世界观蕴含在影像之下。不仅如此,对于同一个故事,受众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戏剧改编的电影不仅通过镜头语言、声音语言通过影像表达叙事,而且也力图在这些元素中让受众领悟故事的情感脉络和导演的叙事方式。从而,利用具有更深层的视听元素行使表意功能,使电影语言的审美表达具体而统一。对电影语言本身而言,是对现实世界虚构美化的视觉审美,并且通过感受视觉上的审美表达,观众对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相应的心理及情感共鸣,使心灵同样享受到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汪岁寒.浅议电影艺术的特性[J].电影评介,1983(7):3-5.

[2]毕仁科.试析中国电影的“雅”与“俗”的融合[J].今传媒,2013(6):77-78.

[3]龚金平.“电影本性”的沉浮———新中国至今话剧的电影改编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2):85-92.

[4]吴彦青.浅析话剧影视化——以开心麻花作品《驴得水》为例[J].大众文艺,2017(3).

[5][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驴得水电影
向《驴得水》的主创致敬
美媒评《驴得水》:有瑕疵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