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话剧改编电影中的几个趋势

2018-09-21 05:30曾正一
戏剧之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改编本土化趋势

曾正一

【摘 要】话剧与电影都是综合性的艺术,两者有一定亲缘关系,当两者相互融合时能重新构建出新的话语表达体系。话剧作品为电影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经验,而电影的进步同样为话剧的发展衍生出新思路。本文主要从近年来中国话剧改编电影中的几个趋势进行思考。

【关键词】话剧改编电影;趋势;本土化;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103-02

中国自1909年诞生了第一部“新剧”后,在之后的近100年产生了大量的话剧作品,如《白毛女》《茶馆》《上海屋檐下》等等,其中作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代表作:曹禺的《雷雨》《日出》,早在1938年就被改编成了电影,此后同名影片被拍摄超过十次。电影诞生之初的发展借鉴了戏剧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的发展同样也是建立在戏剧基础之上,如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便记录了戏剧表演中的一个小片段。由话剧改编成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戏剧特性与电影特性的融合,两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在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产业日趋类型化和商业化,运用大热IP改编电影已成为保证口碑与效益双丰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以话剧文本为模板的现代电影改编在近年成为中国电影产业中的新势力。2015年由开心麻花推出,改编自同名话剧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以144160万票房击败同档期喜剧电影《泰囧》成为当年票房黑马。在此之后涌现出多部由话剧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这些影片的成功完成了从舞台到银幕的完美蜕变,同时也使戏剧到电影的共融发展趋势引起了受众的重视。文本将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近年来中国话剧改编电影中的几个趋势。

一、非限定性跨时空处理

话剧与电影是“讲故事”的艺术,虽然两者处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却能很好地跨界融合。在戏剧艺术中话剧和电影都是一种假定的艺术,话剧是在有限舞台空间中设置“第四堵墙”让观众以客体的形式完成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过程,而电影则是虚拟的现实,同时又是现实中的虚拟,这两者都具有假定性特点。假定性使戏剧艺术高于生活的非现实性,任何戏剧都带有假定性,否则就不是艺术了。①戏剧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将戏剧作为对生活的再现,话剧在舞台表现中也力求与生活的渐近,在现实主义话剧舞台上的演出,可以被视为“从钥匙孔中看生活”,充分展现模仿说的魅力。②但由于舞台的限制,话剧被限定在既定的空间中,为了避免更换场景的繁琐而尽量浓缩产生戏剧冲突的时空,所以话剧表演只能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片段从而省略旁枝侧节。而电影的时空转换更加灵活,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更清楚地交代整个事件的始末,并且电影可以在话语表达的过程中超越时间和地点界限,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物剪辑整合到一起,如浮世绘一般蕴含更丰富的信息量。当电影和话剧表现同一事件时,观众在审美接受时,影像的符号性会产生出更多样的释义。在电影《分手大师》开头穿插剪辑了6段故事,从毛里求斯到中国不仅地点跨度大,而且所选取的人物也很丰富,有明星、富商以及运动员等。由于镜头的剪辑使这完全不同的6段故事在十五分钟内连接得天衣无缝,为电影的主要内容做了前期的背景铺垫,如此观众就不会产生脱离感。通常在话剧表演中演员只能依托舞美道具,假想自己所处的场景,这需要演员具有强大的表演功底,才能将观众带入舞台所创设的时空中,同时观众也需要在观赏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理解,从而真正进入到话剧中去。

在《天使与恶棍》中也有类似的处理方法,剧情要展现莫非里在马卡鲁峰讨债,并在冰天雪地中身穿短裤背心高歌维塔斯的《歌剧2》之后引发雪崩的情景。导演不可能真的让演员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去表演这一段,同样在话剧表演中也不可能把舞台设置在这样一个极端环境中。但是电影特效的制作就能实现这一场景,仿佛一切都是真的,相较之下,话剧的表演就只能靠演员和观众的想象了。明显,这两种审美体验有着非常大的差距。随着观影人群年龄的下沉,大多数年轻人成为贡献电影票房的主力军,他们倾向于看电影过程中的视觉奇观,因此优秀的话剧作品经过电影化的改编能以另一种表现方式被更多人知晓和喜爱。

二、本土化热点在电影中的映射

模仿与借鉴是艺术创作中常见的手段,大量影视公司、传媒机构或电影导演会选择一个优秀的“IP”作品并买下其使用版权进行改编。在中国的大环境中主流文化和主流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加上审查制度的限制,因此好的改编作品不仅要禁得起观众的考验,还要禁得起国家的审查。

近十几年来,有很多电影根据经典话剧改编而来,并在其中注入了中国本土文化特色。比如張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冯小刚导演的《夜宴》以及青年导演徐昂导演的《十二公民》。他们在把话剧改编为电影时,更注重贴近中国文化,从而构建了本土化的话语表达。

在电影《十二公民》中融入了现代社会热点问题,十二个人代表十二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有与儿子产生矛盾的暴躁个体户小商贩,奋发图强的保安,因错判被坐牢又释放的“嫌疑犯”,喜欢上“干女儿”的地产开发商等等。而且在电影中还涉及地域歧视、富二代等社会热点词,以及由商户与保安的矛盾映射出城管与商贩的对立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这些都是在原版作品或其他国家电影的翻拍版中不曾涉及的。在原版戏剧中,事件的发生设定在一个法庭的陪审过程中,十二个陪审员就真实案件进行激烈的讨论,而在中国版本中,因我国没有陪审团制度,因此事件的背景就被设定为大学法学院学生毕业考核场上,同样就真实案件的判决进行讨论,不仅判断这个少年是否弑父,而且也同样决定学生的毕业与否,这样的设定在电影中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教育意义。因为参加讨论的这十二个人都与祖国未来的检察官、审判者有密切的联系,他们的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在司法体系完善进步的象征。话剧作品向银幕的靠近,是艺术与技术的再一次融合,在其中注入的现实意义使话剧改编电影更具时代意义。

三、快乐营销:喜剧性元素使用

近年来在由话剧改编而成的电影获得高票房高收益的类型中,卖座的小剧场商业戏剧占很大比例。这类戏剧一般以通俗、搞笑的事件为主线。而在现代商业电影中通俗性、充满恶搞、爆笑的剧情是商业喜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首先打响这一炮的是《夏洛特烦恼》,其不同于话剧的部分在于它吸收了很多电影场次的概念,不受“三一律”束缚,灵活自如跳转时空的同时,剧情跳跃反转又充满笑点,很符合其“贺岁档”电影的定位。但是观众在大笑之后能够思考怀旧、青春、逝去、珍惜等一系列问题,借用穿越题材外壳承载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之后的《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商业性质更加明显,无论是从“唐大山”还是“折耳根”人物的形象构建,亦或是情节镜像映射社会热点,都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最终目的在于卖座。到了2016年诞生了荒诞戏剧改编为电影的重要作品《驴得水》,荒诞传奇的故事,颇具有讽刺性和现实意义。优秀电影作品的重要条件就是良好的思想内涵能起到引导大众的目的,喜剧作品的社会作用是正向的引导,让观众在笑声中对负面事件以一种搞笑、丑化、嘲讽的轻松态度去体会。

四、视听体验:风格化影像

由话剧改编而成的电影,既要与原作不同,同时又要满足主流受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在戏剧改编成的电影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化语言使其与一般的商业电影相区别,并保留一定的舞台表演特点十分重要。而在话剧的表演艺术中同样也可以注入电影的视听元素使其更加饱满。

电影技术发展至今可谓能满足一切异想天开的创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短短90分钟内观众可能横跨上千年的历史,也可能冲出太阳系寻求新世界。电影本应从戏剧出发,而当下电影却与戏剧的距离越来越远。但随着由话剧改编电影的热潮再次掀起,寻求对电影风格表现形式的突破,舞台戏剧展现手段又重新回到了电影银幕上。电影《华丽上班族》是一部全程伴随音乐演唱形式的歌舞剧式的电影作品,它的表现手法承接了戏剧舞台的表演张力,强烈形式感的布景,巨大的时钟,透明的房子,金灿灿的灯光,夸张的道具设置有悖于电影对于现实在银幕中再现的原则,反而利用浓烈的色彩制造出视觉的刺激,刻意地在银幕上追求戏剧的形式,缺少真实感。在陈可辛导演的《如果,爱》中同样也运用了歌舞剧的表现形式,此时剧情的走向已经不是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最重要的事,同时观众还需要关注演员所塑造的舞台化表演。在电影《驴得水》中也同样继承了话剧的设置,推动剧情发展主要依据人物的语言,其类似于小品中的“插科打诨”,画面起到辅助叙事的功能,影片沿用了话剧中的架空剧情,光源充足且刻意使人无法判断季节和时间,衣着也有颠倒混乱之感。

四、结语

由话剧改编而成的电影,已然成为电影创作中的常见手段,随着大量商业性质的小剧场话剧和经典话剧作品被翻新改编搬上银幕,体现出对话剧和电影表现方式、内容展现的革新。我们需要避免的是在大量改编电影中存在的艺术创作倒退的现象,电影不断向话剧取材而缺乏自身有价值的剧本创作,从而真正丧失了原创的动力。话剧能为电影提供灵感,同样电影也需要反哺话剧的发展。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第七艺术”,是因为其具有独立的美学特征,为观众提供无法替代的现实幻想,不同的艺术种类永远无法做到完全地相互共通,电影需要永远保持自己的“初心”,在话剧与电影相互共融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注释:

①参见:童道明.也谈戏剧观[J].戏剧界,1983(3).

②参见:崔妤.中国经典话剧改编戏曲的历史经验—以《雷雨》为例[D].上海戲剧学院,2016.

参考文献:

[1]龚金平.“电影本性”的沉浮——新中国至今话剧的电影改编研究[J].戏剧,2008(02):85-92.

[2]顾寒欣.论话剧与电影改编的联系和区别[D].浙江大学,2017.

[3]周斌.论新中国电影改编[J].当代电影.2009(09):65-71.

[4]宋东葵,周洁茹.试论戏剧中的影像和影像中的戏剧[J].戏剧,2015 (02):131.

[5]张林.影像走进戏剧——从皮斯卡托、布里安到斯沃博达[J].戏剧.2013(03):124-133.

[6]黄丝雨.析《十二公民》对《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编策略[J].新闻知识.2015(07):57-59.

[7]米学军.《夜宴》是东方的《哈姆雷特》吗?——评冯小刚的《夜宴》[J].电影评价,2007(06):31-32.

[8]王贵禄.从《雷雨》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改编策略与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07(20):26-28.

猜你喜欢
改编本土化趋势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初秋唇妆趋势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