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姑娘
第一次听朴树的歌是《那些花儿》,还装模作样地用这首歌写过一篇故事,以至于很多年以后,都能清晰记得里面的歌词。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特别青涩的时候,朴树歌里彰显的才华与浑然天成的美好也是淡的,像湛蓝天空的云一朵,淡淡的。
然后是被大众深爱的《生如夏花》,“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不虚此行啊。”
听歌的时候脑海中总有一个画面,举着烈火的少年划破晨曦前最深的黑暗,撕开了生活的一个裂口,同样的涉世未深,意气风发。
最后一首是《白桦林》。姑娘在白桦林等待爱人的故事。
于是许多人喜欢朴树,更多人谈起喜欢朴树,喜欢的只有他个别的歌,我也是。其他的歌我甚至听不完就忍不住关上了。
直到去年聽《清白之年》,一不小心哭了,但还是只听过他新专辑里的这一首。
爱得少,但很爱,犹豫着要不要看他演唱会的时候,网上开始疯传那段朴树唱《送别》时泪如泉涌的视频,朴树戴着圆顶小帽子,头发剪得很短。我当即买了票。
去之前在车上一首首听他的歌,以防自己在现场听得像新歌发布会。没想到那个飘雪的晚上,我喜欢的歌都没听出感觉,不熟悉旋律的歌听得眼泪瞬间涌下来。
朴树的歌是要听现场的,手机里听不出他的力量。
没忍住的那一刻,是他唱《傲慢的上校》,朴树上半身丝毫未动,大屏幕里他的面部表情带着嘶吼的挣扎般的用力。
“人如鸿毛,命若野草,无可救药,卑贱又骄傲。”像被压在最底层的生命狼狈地站直身躯。
时至今日,我仍旧不清楚,让我哭的是这句词,还是他的表情。
每个字都伴随着浓重的情绪喷涌,我想他今天会不会也要哭了。
唱《我爱你,再见》的时候,他就哭了。
不管是赵雷还是朴树,我喜欢的歌手,站在台上,都有一种时刻,会让我想起小学时,乖乖站在老师面前生涩的男孩,带着认真与虔诚、深情又小心。朴树说,这个月是他状态最好的时候,从来没觉得这么想唱歌,然后就感冒了。
全场瞬间爆笑。
他是接近自然的。
听现场和看视频或者听手机的最大差别,就是你能了解歌手在唱歌时真正的状态与情感,直线距离传达的事物,没被文件处理压缩后淡化。
所以不管是擂鼓升天的《在木星》,还是幽暗的《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朴树的每一首歌,都适合在现场感受。
才华是一方面,生活在时代大潮流下,连生活都是浅尝辄止。
围绕着自己周围的一方空间,周而复始,看不见、听不到也记不住,缺少仪式感和真实自然,大部分想的是怎样便捷应付能获得表面的最佳效果。
唱到哽咽的歌手,写到泪目的作者,磕头到额上结疤的朝觐者,了解人身世的职业哭丧人,哪怕是看新闻也会喜怒很久的路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和天下之忧而忧的人一样,都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