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夫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迁徙的历史。而中国最早的移民潮,要从公元前吉蜀人的那次迁徙说起。
公元前316年,成都的冬天特別寒冷,一直少风的盆底洼地,时而狂风大作,时而冰雪交加,天灾与人祸并行。灭顶之灾说来就来,古蜀王城还没有反应过来,秦国军队已经兵临城下。
《华阳国志·蜀志》详细记录了蜀亡的过程:“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
在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后,公元前316年,古蜀国终为秦国所灭。
家国已破,万劫不复。蜀王子“泮”召集部族三万敢死队,杀出重围,由蜀地循岷江南逃入南中(其路线后来被汉朝时的唐蒙开拓为“焚道”,即由四川宜宾、庆符诸县地入南中),然后继续南迁,经贵州、云南进入越南北部宣光地区,辗转而入交趾。
《岭南摭怪·金龟传》载:“瓯雒国安阳王,巴蜀人也,姓蜀名泮。……举兵攻雄王,灭文郎国,改号瓯雒国而王之。”《交州外域记》载:“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泮”率兵讨降当地雒王雒侯后,站稳了脚跟,便辗转到达现在越南北部,建立瓯雒国。公元前257年,蜀王子泮自立为安阳王,在越裳地区建立新都思龙城。
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国赵佗率军入侵,安阳王退据一隅。秦朝灭亡时,志在复仇的安阳王意欲卷土重来,可后来还是被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的赵佗所灭。自此,越南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
可以说,安阳王和他的部族,算得上公元前蜀地最早也是走得最远的移民。与之对应的,是大批移往蜀地的“移民浪潮”。
有着高远志向的秦国,以一国之力敌六国之师,急切需要巴、蜀为统一大业提供强大的后援保障。移民,便是最好的举措。《汉书》载:“秦法:有罪,迁徙之于蜀汉。”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一纸令下,六国王公贵族、地主富贾,与秦人为敌者,秦国国内作奸犯科者,统统流放至蜀。自此,原本人烟稀少“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成了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数以万计的移民,构成了巴蜀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
战国末年,强迫移民的手段相当残酷,比如浙江的瓯越,就在北移过程中有数十万人北迁。在江浙、福建等地区,早期的移民和原住民混合居住,已经形成了文化认同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帝国实现了控制和扩张。
秦汉时,西南地区的居民族群成分非常复杂,他们并没有建立国家,最大的不过是一些部落群。直到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后,通过大量的移民汉人,不断融合,方得以进行有效控制。
秦汉帝国的交通路线编织了一个庞大的道路网,由纵横主干道,经过分支,一步一步地从核心地带渗透到各处。移民开拓了新的分支道路,也就将中国的行政权力带进了新的地区。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乘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水利失修,旱灾、蝗灾、疾疫连年不断,加上西方和北方五胡势力的冲击,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潮。
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徙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徙,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浪潮。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北多南少的格局开始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
唐朝“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主要战场基本上都是在北方,而南方重镇如金陵、广州等,照样有大批来自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来大唐做生意。战争使上百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历史来到宋代,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使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人纷纷跟随朝廷,大批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到南宋末年,忽必烈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广东、广西、福建等珠江流域迁徙。
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时,蒙古人留下的是满目疮痍和一片萧瑟。“国朝初,人稀少”乃基本国情,朱元璋不得不命令百姓和士兵去人口稀少之地开垦、守卫。这次移民规模之大,堪称空前绝后。《简明中国移民史》载,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移民700万,华北地区移民490万,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移民也有150万,共计1340万,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两成。到永乐年间,北京、开封等城市才逐渐恢复昔日繁荣。
历史循环往复。明朝末年经过数十载战乱,明朝江山被大清取代后,四川已是“十室九空”。清康熙二年(1663),顺天府尹张德地擢升为四川巡抚,此时重庆城中不过数百户人家。此种情况之下,“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便应运而生。
至近代,中国还有同一时期三个不同方向的移民潮,人们习惯称之为“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与“湖广填四川”不同的是,这三次移民都是民间自发的。
康熙年问,关内移民开始大批进入东北。到民国之后,“闯关东”的移民越来越多,最多时,一年有上百万河北、山东的居民举家迁往东北。“走西口”的移民主要来自华北各地,他们越过张家口以西的长城沿线关隘,去到蒙古草原和河套一带谋求生计。“下南洋”是指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人们因生活所迫前往东南亚等地落脚。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填四川……一个个悲壮的移民故事,是我们祖先不屈的生存故事。而放眼全球,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移民之中并最终走向大融合。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迁徙的历史。
章夫
擅长报告文学和人文地理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届四川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