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璐
1911年秋天,55岁的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和29岁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第一次见面。在威尔逊的书房里,两人一见如故,话题从美国立法延伸到“改善所有人的生活状况”。威尔逊对与自己政治观点高度契合的罗斯福颇有好感,相信这个出身望族的年轻人会一鸣惊人。罗斯福则是这样描述威尔逊的:“他有着冷峻的外表,又不失热情,有渊博的学识,又谦虚沉着。他不用情感,用理智就能使人完全折服。”他俩都没想到,日后两人都将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在世界大战中打破外交孤立,成为美国全球化进程中的标杆式人物。
人类希望通过世界组织来追求和平与繁荣的理想既由来已久,也不会泯灭。从一战后威尔逊一手缔造的国际联盟,到二战后罗斯福主导建立的联合国,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努力都深蕴其中。在面对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这两任总统都重新定义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走出了富有全球视野的美国经贸与外交之路。
“如果抛开宗教信仰对他的影响,你是不可能真正认识和了解威尔逊的。”一位知名学者谈及威尔逊时这样说道。
威尔逊是弗吉尼亚州一对以虔敬而闻名的牧师夫妇的儿子,童年时代在严肃的宗教氛围中度过。这使其终生都有强烈的推广自身价值观的“传教士情结”。
威尔逊少年时就广泛阅读政论书籍,把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当作人生偶像,并模仿他的语言风格参加校园辩论赛。代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格莱斯顿主张自由贸易和对外扩张,这对于威尔逊日后的执政理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过,威尔逊并未很快开启政治生涯,而是先走上了学术道路。他的学生时代持续到29岁,随后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法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其间出版了《美国人民史》等数十本专著。从其学术作品不难看出,威尔逊主张美国积极参加世界事务并为企业对外竞争提供后盾。
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也在这一时期初露端倪。“一个总统,只要他的能力允许,想在法律和道德方面成为多么伟大的一个人物,就可以成为那样的一个人物。”他在一篇政论文章中如此写道,并实践了自己的说法。美国史学界认为,威尔逊是引领美国寻求世界影响力的伟人。
1913年3月,威尔逊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当时,美国经济发展迅猛,工业生产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3,对海外市场的需求日趋强烈。从学者转型为总统的威尔逊顺应时代要求,一上台就着手降低关税,大大扩大了美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领域。
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威尔逊打破美国奉行了100多年的孤立主义政策。“没有人比我更关心把美国企业带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在我想成为政治家之前很久,我就关心这件事。我曾年复一年地鼓吹,美国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中显示其智慧、技能、进取心和影响。”威尔逊1914年在费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收获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烈的掌声。在他演讲前1个月,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遇刺,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瓦解。威尔逊预感到了黄金时代的来临,并确信美国应成为世界的领袖。
历史给了威尔逊引领扩张的绝佳时机。美国战时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威尔逊形容称,赚的钱已经多到“胀破上衣”的程度。191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约为249亿美元,到1919年增长为639亿美元。同期,美国的百万富翁增加了1.7万人。美国公司的净收益也从1912年的38亿美元猛增至1917年的105亿美元。
到了1917年4月,各路列强在一战中精疲力尽,威尔逊大手一挥,宣布美国参战。“不是因为我们要选择加入,而是因为我国人民的天赋才能、我国实力的增长,我们已经成为人类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了,而在你成为决定性因素的时候,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就不能保持孤立了。”威尔逊如是说。尽管此时的他忙于国内政务,但仍坚持认为,自己应该放眼全球,给辉煌的战时经济推波助澜。
为了推动美国商业势力进一步走向全球,威尔逊呼吁美国商人要拥有国际视野,鼓励美国公司组成对外贸易的联合组织,还振臂高呼:“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望我们给予领导和指引,一切害怕竞争的人必须靠后站!”
1918年冬,一战接近尾声,威尔逊决定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新秩序。他把理想写在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里,在人类文明史上刻下了浓重的一笔。具体内容有公开外交、公海自由、国际贸易机会均等、缩减军备、给欧洲少数民族以自决权、建立国际联盟等。
在国际贸易方面,“十四点原则”要求各国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这隐含着威尔逊设计的世界蓝图的两个基本要素:商业自由和国际门户开放。
很快,威尔逊的理想主义理念从美洲传到了硝烟弥漫的欧洲,迎合了饱受战争摧残的欧洲民众的心理。1918年11月11日,交战双方口头上赞同“十四点原则”,一战宣告结束。随着枪炮声停止,威尔逊被赋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呼。
在此前4年间,欧洲各国用大炮和毒气互相杀戮,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人从威尔逊绘制的蓝图中看到希望:这将是一场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保证世界长久和平的体系即将建立。他们将威尔逊看作“救世主”,甚至用威爾逊的名字给街道、建筑和子女起名。在这样的热烈氛围中,怀有宗教式使命感的威尔逊带着雪片般纷至沓来的电报和信函,乘坐“乔治?华盛顿号”轮船前往巴黎参加和谈,成为首位在任内出访欧洲的美国总统。
轮船在大西洋上航行了9天,身材魁梧的威尔逊时常站在甲板上凝望远方。他习惯性地紧绷着脸,仿佛为如海浪般游移不定的国际局势感到焦虑。不过,随着时间推进,前方的雾霭逐渐消散。他几乎可以看到布雷斯特海港的欢迎旗帜,礼炮声和暴风雨般的欢呼声也越来越清晰。当威尔逊乘车前往巴黎时,夹道欢迎的人群涌动如潮,一向神情严肃的他不由微笑起来。欧洲大地命运多舛,威尔逊满怀着为全人类效劳的崇高愿望,左右挥动着礼帽,仿佛在向世界致意。
作为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1919年1月18日开启的谈判,以修复被战争破坏的国际秩序。因美、英、法、日、意等国的目标各不一致,每个决定都要经过多轮“不愉快的妥协”方能达成。这被后人称为“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的脆弱妥协”。
各方辩论如马拉松般持续了好几个月。威尔逊坚持先按“十四点原则”的最后一条订立国际联盟盟约,然后坐在国联会议桌旁讨论各国利益。其他参与谈判的国家领导人认为,威尔逊应放弃荒唐妄想,先讨论眼前的战争赔偿事宜,巩固现实秩序,把海市蜃楼般的“持久和平”暂搁一旁。
不过,威尔逊宁可离开巴黎和会,也绝不妥协退让。在他看来,自由贸易可以缓和国家间的敌对竞争并促进经济繁荣,而国际联盟就是一个通过集体安全来保证自由贸易体制顺利实施的机构。可以说,国际联盟饱含着威尔逊的心血和理想。他的原则是,只要把国联计划作为《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其他一切都可以让步。威尔逊不要赔款和领土,而是铁了心要将世界秩序纳入他精心设计的国际联盟体制之中。
经过26次修改,国际联盟盟约于1919年4月28日通过,成为6月28日签字的《凡尔赛和约》的一个章节。然而,当62岁的威尔逊带着以巨大政治代价换来的国际联盟盟约回到美国时,谴责和反对声淹没了他炙热的理想。不少美国保守议员担心会被迫参加军事行动或约束宣战权,因此反对加入国联;还有民众抱怨,威尔逊应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优先想到美国人,而不是一心只想成为乌托邦的奠基者。
威尔逊辛苦筹划了国联,美国自家却拒绝加入,急得他四处发表艰难而无益的巡回演说,简直是在进行一种殉道般的追求。当他在科罗拉多州的普韦布洛发表完推广国联的第四十次演讲后,终于不堪疲惫,昏倒在地。他遭遇了一次极为严重的中风,导致左半身不遂。但他仍无法歇息,各种灾难性消息一一袭来。他重病时期,正是参议院对《凡尔赛和约》最终表决的重要关头。就在表决前两天,威尔逊依旧踌躇满志:“宁肯战败千次,也绝不为不光荣的妥协而朝三暮四。”但他的理想落空了,美国终究没有加入国联,组织领导权最终落入英法之手。
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和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威尔逊不久后离开政治舞台,搬到华盛顿使馆区一幢朴素的楼房里,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尽管如此,威尔逊仍被称为“国际联盟之父”,被授予1919年诺贝尔和平奖。在威尔逊任内,美国国力蒸蒸日上,一跃成为世界债主,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有学者认为,国际联盟使美国一度跃上时代潮头,给后继者留下一笔全球化浪潮的重要遗产。在威尔逊之后,美国问鼎“世界领袖”,在主张全球化时充满使命感。这些都被打上了“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烙印。
在威尔逊以后的美国总统中,与其联系最密切的是在他去世后不到10年入主白宫的罗斯福。由于同样打破孤立主义和倡导全球化,罗斯福被看作是威尔逊的忠实“信徒”。他特意将威尔逊当年起草盟约的桌子运回自己位于纽约州海德公园镇的家中。
1933年3月4日,51岁的罗斯福在冷雨潇潇的华盛顿宣誓就任总统。当时正值大萧条席卷美国,股市暴跌,到处是失业、破产、倒闭。无数沮丧无助的美国人在寒风中听到了罗斯福笃定而热情的声音: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是一名灵活的现实主义者。即便面对重重困境,他也总能在愉悦的神情背后保持一份超然的宁静。他一上任就密集制定了货币管理、商业津贴等15项重要政策,开启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立法时期:美国已在谷底,但能向上攀登。有媒体评论说,从来没有哪位总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令人觉得如此充满希望。
在自由贸易方面,罗斯福打破前任胡佛设置的关税壁垒,制定了基于互惠国贸易基础上的降低关税政策。1934年,罗斯福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授权行政部门与其他国家谈判,以取得双边关税减让协议的权力。1934年至1945年,美国与其他国家完成了30多个双边贸易自由化协定谈判。“贸易自由化会刺激经济增长,低关税能让国家重回繁荣”成了当时的主流观点。
在罗斯福看来,美国经济繁荣要依靠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合作。为尽快走出大萧条,罗斯福甚至小心翼翼地尝试和苏联人谈判外贸事宜,并于1933年11月17日正式承认苏联,结束了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拒不承认苏联长达16年之久的历史;苏联也很快成为美国出口商品的庞大市场。
维持银行信用、刺激对外贸易……逐步升级的有力措施逐渐取得实效。1933年至1935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396亿美元上升到568亿美元。1936年,罗斯福第一个任期终了,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他欣慰地描绘说:“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鸣,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
到1938年,罗斯福无法全神贯注于国内事务了。由于战争风云正从大西洋和太平洋彼岸席卷而来,他必须将目光投向外来的危险和美国的防务。毕竟,国内经济与国际环境唇齿相依。
当时,法西斯势力掀起的惊涛骇浪危及人类和平。许多美国人却倾心对付大蕭条引起的危难,沉浸在浓厚的孤立主义氛围中。罗斯福曾目睹威尔逊执着于政治理念而昧于世情,最终在失败氛围中结束政治生涯;他像观看古希腊悲剧的观众一样感到无能为力。而如今,面临相似的情境,罗斯福决定吸取偶像当年的教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带领美国转向国际主义轨道。
从1939年开始,罗斯福多次说服国会修改中立法,终于使国会勉强同意废除武器禁运条款。随后,他以退为进,用亲切的“炉边谈话”让美国民众相信租借法案可以令美国避免卷入战争。人们逐渐接受了美国无法“独善其身”的理念,投入到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人们选择相信罗斯福,部分源于经济的上行:1939年国民生产总值910亿美元,二战结束时高达 2150亿美元。
1941年夏,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的军舰上举行会议,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其间贯穿着民族自决、自由贸易等字眼,勾勒出一个国际和平组织的轮廓。按罗斯福的设想,这个组织不可或缺,将成为美国参与国际事务并持久地发挥影响力的平台。次年元旦,在罗斯福的倡导下,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美国白宫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建立战后“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的设想被广泛接受。罗斯福本人被看作是联合国家“总司令”。
当1943年的新年钟声响起时,罗斯福仿佛已经看到了反法西斯联盟的曙光。在白宮二楼的长方形大厅里,二战大片《卡萨布兰卡》的主题曲循环播放,罗斯福手执香槟酒杯,提议朋友和家人一起为联合国家的胜利干杯。
和威尔逊一样,罗斯福对美国的领导使命深信不疑。他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说:“美国不得不出面领导,帮助解决其他国家间的分歧,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美国是能在世界局势中缔造和平的唯一的大国!这是一项伟大的职责!”
1944年夏,在罗斯福的邀请下,美苏英和中美英三国会议先后于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建议未来的国际组织名称为“联合国”,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以及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主要机构的组织和职权。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在旧金山举行,美国作为东道国,最后一个签字。然而,手执签字笔的并不是罗斯福,而是他的继任者杜鲁门——两个多月前,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离世。
1947年通过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得美国应税商品的关税平均下降了21%,进一步打破了贸易壁垒。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逐渐形成。
威尔逊主张成立的国际联盟于1946年宣告解散,其财产和档案全部移交给联合国。在新的旗帜下,威尔逊时期提出的自由贸易、开放市场等主张均成现实。美国也以联合国为新起点,逐步重塑世界贸易格局。尽管在美国海外扩张受挫或国内问题突出时,孤立主义偶尔还会有所抬头,但再也无法主宰美国的外交思想。
正如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所写:“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二战胜利后,美国综合国力达到巅峰。在纽约的曼哈顿区,有一座玻璃幕墙建筑,它就是联合国总部。正是罗斯福开辟的这块人类共有的“国际领土”,使美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得以确立。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罗斯福的全球化视野,就没有美国今天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