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琳(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初中学生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1979年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试行草案)》就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成为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还可以探索和构建新的教育模式,让美术课堂活泼有趣。
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我们及时思考,在剪纸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剪纸艺术的展示方式比较单一,引发了我的创新思维,剪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同时它还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鲜红的色泽代表着吉祥如意,带着这种美好的愿景,陈述着中国人民的历史与生活,而中国工笔画也是中国绘画特色较为明显的一种绘画风格,工笔画注重写实,运用及为精湛和细腻的表现技法进行表现,剪纸和中国工笔画的结合很好地阐述了简与繁的特色运用。
剪纸艺术距离今天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他有着独立的表现形式,剪纸艺术实际上是借助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镂空艺术,把要表现的形象用镂空形式表现在纸张上,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长期的积累与实践,运用中国浑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凭借人民的聪明才智,慢慢锤炼日益完善形成了以剪、刻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把拼色、染色、衬色、撕纸、烧烫等多种表现技法融入到剪纸艺术当中,让剪纸艺术的表现变得形式多样,极具艺术表现深度与广度,同时剪纸还分为南派剪纸和北派剪纸,南派剪纸细腻柔美,如春蚕吐丝,北派剪纸粗狂豪放,如大笔挥墨,两种表现在剪纸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由于剪纸艺术表现工具材料非常简便,技法易于掌握,同时有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易于被学生接受与喜爱。
中国工笔是中国画中极具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以线作为基本造型,运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宇宙万物,然后经过层层渲染,随类敷色,用精湛细腻的笔法描绘出景物,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效果,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工笔画最早可以追溯到阴山岩画和半坡出土的彩陶艺术,工笔画以独特而渊源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工笔画”线条圆润流畅,图案注重美感,均衡中有变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哲学运用毛笔和附着明矾的宣纸或绢表现,极具中国特色。
两种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剪纸的镂空艺术与工笔画的精湛细腻,在艺术形式上形成一种高度的碰撞。
1、创作构思,剪纸需要先设计模板,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思考如何结合,哪一部分为剪纸部分,哪一部分为工笔表现部分,剪纸为镂空艺术,在表现方式上可以简洁明了。而工笔部分需要严谨细腻,为剪纸营造独特的渲染环境。
2、艺术表现的展示,运用剪纸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采用张贴的方式粘贴在已装裱好的熟宣上,然后把剪纸融入到工笔绘画中,让他成为工笔绘画的一部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让中国工笔画的娇艳和妩媚成功地融入到剪纸之中,既有创新之处,同时也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和运用中国特色绘画与民族艺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道路上实现多样化的视觉冲击,在同一副作品中运用两种不同的特色表现融合两者优点,而这样的技法创新,很好地完善了与此同时认真落实了美术学科提出来的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在剪纸和工笔画的结合表现中,把意识创新,方法创新和思维创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艺术创新的道路渊源而漫长,需要不停地思考与完善,中国传统绘画与民间剪纸因他绚烂而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