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沈阳住了40年,虽然几次搬家,但搬来搬去,最终还是回到新乐附近,是与7000年前的新乐人有缘,每每外出时都能从他们的部落前经过。两年前,因为写作《沈阳陶瓷图鉴》一书,再次到新乐遗址博物馆参观,重点看那些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那是沈阳陶瓷的源头,出土的六七百件陶器个体,以及部落中发现的制陶地点,证明这个城市有着悠久的制陶史,中国的陶圣能从这个城市里走出去,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在展馆的橱窗里,我看到了一幅沈阳地区古代地貌图,图上示意性地标出了浑河几次改道的路径。我在这张图前伫立许久,眼前沈阳城的三叠水系,让我心头悸动,它再度勾起了我对沈阳城前世今生的诸多思考。很多喜欢城市的人,只迷恋城市的大街、高楼和夜生活。其实,这样对待城市是一种短视甚至苍白。如果城市的记忆不从一条河流讲起,不从这条河的源起和改道讲起,不从河流蜿蜒的滨水讲起,不从滨水路扩展开来的两岸讲起,那就是基本不了解这座城市。因此想了解沈阳,就应当从浑河开始,从浑河千万年以来的三条河道、三叠波影开始。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大合唱的舞台,那河流就是舞台上的五线谱。如果城市没有河流,就如同一台音乐会缺少了配乐,而没有了生动、秩序与格局。沈阳城自古以来就是三川环绕,辽河拱其北,浑河穿其南,蒲河居其中。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大,浑河、蒲河均已成为城中河。尤其是自沈阳向南发展战略确定之后,以浑河为界,沈阳已形成南北新旧两大城区。沈阳的“一河两岸”格局已然形成,浑河不仅是沈阳的母亲河,同时也成为与市民和生态发展息息相关的城市内河。这座城市不管是11万年的人类活动史,还是7200年的人类居住史,抑或2300年的城市发展史,从来都是让浑河牵着走的历史,浑河往哪里改道,城市就往哪里发展,城市随着“沈水三叠”而存在,而壮大,而辉煌。在浑河改道而留下的三条河道所谱就的城市三叠曲谱上,从候城、玄菟、乐郊到沈州、沈阳路、沈阳中卫,再到盛京、奉天、承德,直至今天的沈阳,这座城市舞台上弹奏出了一个个历史性的高潮,而这一切都源于母亲河的三叠效应。
浑河进入沈阳最早的河道,我们目前所知是从沈抚交界处的下木厂经东陵天柱山和农业大学门前,流经二台子关帝庙、昭陵、新乐遗址、塔湾南,到丁香湖后向西。20世纪80年代,沈阳的水文地质工作者曾经对北运河即新乐遗址南部的河道进行过考察。从新乐遗址台地下的沙河子到塔湾的勾连屯,曾挖开过10多个沙坑,沙坑的底部都在距今地表的15米之下,说明古浑河的河床比今天低15米,古河床的底部散布着许多粗大笔直保存良好的榆树古木。人们对其中的一棵进行测年后,其埋藏时间定在7340年上下。也就是说,在新乐下层的同期,浑河的古河道里正在经历着一个凶猛的洪水泛滥期。另外,考古学家还发现,在新乐二期,也就是距今约5000年的偏堡子文化层,也存在着一个洪水泛滥期。
从新乐往西,在今天的丁香湖地区,早年是沈阳最著名的采沙地,因为大量采沙,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丁香湖。为什么这里有这么丰富的沙子资源呢?说明这里原是浑河古河道,最早的浑河是经这里一路向西的。由此我们就大略可以勾画出沈阳城最早的浑河是在大约现在的北运河一线,即后来称为“沈水”的第一叠。
沈水一叠的贡献是让沈阳在11万年前就有了人类。他们在如今沈阳农业大学的后山上活动,滚滚的浑河水从山前流过,为他们的生存提供了水源,同时也创造了渔猎条件。11万年之后,当沈阳人发现这个遗址,在感到惊奇的同时,又佩服祖先的智慧,那时他们就会利用浑河,开始“一河两岸”的幸福生活。
当然,沈水一叠的最大贡献还是新乐文明。7000多年前的新乐人临水而居,选择了沈阳北部这第一个高台地,创造了举世皆知的新乐文明。
20世纪8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住在新乐附近,有幸认识了住在新乐电工厂的北陵公社农业技术员孟方平先生。当时我很爱吃辽西老家的荞麦面,在1983年第2期的《农业考古》杂志上读到了他的《说荞麦》一文。后来又知道他曾在新乐电工厂里发现了有刻划痕迹的陶片并引起注意,后经文物部门专家鉴定,这些陶片来自遥远的史前年代。随后,文物部门在这里进行发掘,从而发现了著名的新石器时期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界将其命名为“新乐遗址”。后来孟先生成为新乐遗址研究的专家,我在写作《发现太阳鸟的人》时他为我提供过许多资料。对于当年的新乐地区,他曾诗意般地向我描述说:“这里在距今7000年的时候,浑河水浩荡西流,四季温暖,雨量充沛,草木繁茂。新乐人居住的台地上有以柞栎为主的阔叶林,林缘和河边坡地则有山杏、山里红、悬钩子、榛子等野生果树,河流两岸的平川地,则有茂密的榆木林,雨季到来,河水泛滥,水势凶猛,颓岸拔树。枯水季节,河汊纵横,池沼棋布,水族富饶,鸟兽群集。因为浑河,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才养育出了新乐文明。”将孟先生的描述对照今天沈阳寒冷的冬天和不断干燥的风沙气候,与新乐下层所代表的7000年前的世界相比,真是沧海桑田般的不同。
新乐遗址经过考古部门的四次挖掘,在近18万平方米的面积中发掘出房址30余座,出土各类遗物3000多件。遗址分为三个文化层次,其中,被学术界命名为“新乐下层文化”的底层遗址是辽河流域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尖状器、刮削器、石镞和打制的网坠等磨制石器,还有木雕、煤精制品、玉器及陶器等。新乐遗址成为史前最重要的古遗址,为沈阳悠久历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浑河在沈阳城的第一条河道存在了多长时间,史无说明,我们现在只能从有限的文字记载中略知在辽金之时,新乐前的浑河还没有改道。 《东北古迹遗闻续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省北八里村,有一关帝庙,曰观泉寺……考辽金时,浑河之水,曾由寺前东流,故此寺名为观泉寺云。”由此可知,于观泉寺(现昭陵东观泉路附近)中所观之泉即为浑河,那时浑河尚未改道。这说明,浑河第一次改道最早也应在辽金之后。
浑河虽然改道,但其故道仍在,清初为皇太极建昭陵时,陵前浑河故道仍有水流,建陵同时,还把浑河之水引进陵园内,使神道桥所在的玉带河能与河水相通。因此后来的“昭陵十景”中亦有“浑河潮流”之一景。今天昭陵前的北运河又称“新开河”,老河道为何名之“新开”呢?原来这所谓的“新开河”是清末民初挖掘的一条人工运河。宣统三年(1911) 春,为了利用浑河、蒲河的水资源,扩大奉天西北部水稻种植面积,当局决定在两河间开挖一条人工河道,将其衔接贯通起来。新开河起自浑河右岸东陵上木厂村南,经大北边门到北陵,后继续向西挖掘,经塔湾至刘家窝棚注入蒲河,河长27公里。《北陵志略》记载得很清晰:“陵前之河,原为浑河河身……20世纪初水利局为种稻田使用水利,又重新掘开此河,名为新开河。”这就是浑河古道的贡献,它在完成了自远古洪荒的奔流之后,还为沈阳留下了一条新开河,从而使沈阳第一个人类部落前,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叠绿色的玉带河流,贯穿起沈阳古老的历史与文明,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具厚重与深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