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伦与米绿意可算是诗坛较为年轻的“新人”,但他们的诗歌却让人眼前一亮。陈玉伦的诗需要细细品读,看似节奏较慢,但却有一种静水流深的力量。他的诗歌在句子之间,乃至于句子内部,往往有较强的感受性和戏剧性,而后者,体现出他出色的修辞能力。也许读者可以认为,这是某种类型化写作的佼佼者,代表了当前某种写作的风尚,但我宁愿把它看作这体现了作者的才能,并对作者有着更多的期许:他在对“物”的感受纯度上,在人生经验、事件清晰度的处理方面,或可更上一层楼。
泉子的诗以短小见称。他的写作避开了当下诗歌写作中社会伦理与文化研究等热点,更多是专注于感受——人与物的相遇。我相信,无论何种写作,感受乃是诗歌不变的公约数,是诗歌的常量。在当代,泉子诗歌的杰出之处是他以感受作为起点的独特的文体:它无疑让读者联想到它的姻亲——俳句、泰戈尔的诗,以及“五四”时期的“小诗”。这启明了这种写作可能的渊源。读者可以在他的诗歌里見到,诗人处理个人经验时对词与物精确的把控能力。同时,本期所选的这组作品,在诗中论诗,还带有很强的后设意味。
米绿意的诗还是让我感到小小的惊喜。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她的诗歌,但一见之下,第一印象就是:这种诗歌有一种纯净、美好的品质。她的诗歌透明,而带有细微的忧郁。但她把“忧郁”处理得非常轻盈,用举重若轻、训练有素的修辞和语言,将它轻轻放下。她的想象力,是诗的想象力,而不是“历史想象力”,就像她这样写道:“——像通往星空的斜坡,/她也有着,通往彩虹的梯子。”(《在庭院》)
——李?
诗人王小妮早年随朦胧诗潮流崛起,但她不属于典型的朦胧诗人。她躲开了各种流派和圈子的干扰,默默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诗歌语境。正如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授奖词所说:“(王小妮)良好的诗歌视力,充沛的创造能量,使得身处边缘的她,握住的也一直是存在的中心。”
王小妮的写作,有一种持久的耐力和高度的专注。正因如此,她的写作才能与年龄阅历形成了难得的正比关系,是极少数越写越好,越写越能打开潜质的强力诗人。
她说话的腔调轻言细语,但却有着极强的穿透力。她使用的语言简单平易,却散发蓄智慧的光亮。她的诗歌虽然是从个人经验与生活细节出发,但并不缺少对现实重大问题的关照、对社会的评判,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而且,对于重大主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对应与落实上,她处理的得心应手,足见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与文字功力。
王小妮一直以“孤独的个人”姿态经營着属于自己的文学领地,诗歌、随笔、小说是她盛产的精神食粮。她内心的强大与自足,足以抵消外界的喧嚣与诱惑。对她而言,写字,是守住自己、救助自己的最后方式。
——木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