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德 杨清军 王皓 王凤文
康县茶马古道形成历史久远,线路纵横,遗产遗存丰富,历史上集贸繁荣,民俗民风多样,是中国北茶马古道的捷路要道。
自木霁弘等茶马古道研究学者提出“茶马古道”概念以来,茶马古道文化作为一门学术被推上了古道文化研究的历史舞台。
在2009年甘肃康县文物普查中,望关石猫梁发现了半截明代石碑,其文字中有“茶马贩通蕃捷路”字样。随后,按照康縣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康县文化研究者通过多方论证,确认此地是国内惟一有石碑佐证的“茶马古道”。在由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普洱论坛上,也确认在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的确存在着一条以茶易马的商业通道,改写了只有西南地区存在茶马古道的历史。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康县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组建了弘扬以茶马古道为主线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民间组织,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茶马古道素材,出了一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013年5月,康县茶马古道入选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同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康县为“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
历史渊源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秦岭山脉以南、巴山以北的峡谷地带,处于嘉陵江上游,西汉水之侧,地理形胜,地域独特,东接陕西汉中,西过甘南达青、藏,南通巴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丝绸之路相接互通,是中国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康县茶马古道文化历史久远,文化习俗独特,周边茶马市分布均匀,是中国北茶马古道的捷路要道。“武都买茶”。(西汉王褒《僮约》)“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卖给西北游牧部落。成都和武都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东汉建宁五年(公元172年),武都郡太守李翕整修了甘肃成县西狭栈道和陕西略阳郙阁栈道,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汉三颂中的《西狭颂》《郙阁颂》,同时派员督修康县云台镇大三岔(古称七防关)至窑坪路段,变为驮道,即康县段茶马古道的雏形。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改武都郡为阶州,迁州治于兰皋(今康县大南峪)。
《新唐书·隐逸列传·陆羽传》记载,“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说的就是当时以茶易马的状况。北宋时期,境内是“陕青茶”和“巴茶”进入吐蕃的主要通道。北宋元丰年间,朝廷为了扩充军备,急需大量战马,在各地开设茶马榷,用陕南、四川等地所产的茶叶换取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喂养的马匹,但制度严明,只允许官方交易,严禁民间私自进行茶马贸易。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茶场大提举陆师闵上奏朝廷:“文、阶州接连,而茶法不同。阶为禁地,有博马、卖茶场,文独为通商地。”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御史刘良卿言:“番地多马以而无所市,吾茶有禁而不得通。其势必相求,而制之机在我。今茶司居民,窃番易马待商贩,岁无虚日,及官易时,而马反耗矣。请敕三茶马司,止留二年之用,每年易马当发若干。正茶之外,分毫勿得夹带,令茶价踊贵。番人受制,良马将不可胜用,且多开商茶,通行内地。官榷其半以备军晌,而河(临夏)、兰(兰州)、阶(陇南)、岷(临潭)诸近番地,禁卖如故。更重通番之刑为律例。”(《武都县志〈明史·食货志〉》)这段记载说明了当时的河、兰、阶、岷等地茶马交易的真实状况。清代以后乃至解放初期,这条以官方茶马交易为主的商道逐步改变了功用,但仍然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交通作用。
路线及遗址
(一)路线
康县是氐、羌族部落聚集区,是历史上陕南、四川茶叶主产区通向西北游牧民族的必经之地,是陕甘青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1)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自东向西看,最主要的一段是窑坪至云台关沟门渡口段(设白马关后发生了变化),到渡口分开,一条通向小川接西狭栈道,一条折向南过长坝至望关;然后再分开,一条通向武都过宕昌至甘南,一条折向北过太石与西狭栈道衔接,这样就形成了设白马关前和后两种路线。
设白马关前: 窑坪-大南峪(古兰皋)-大山岔(古七防关)-罗家河-乔家山-塘坝-关沟门(古渡口,有分支)-寺台-大堡-蔡子垭-长坝-望关(有分支)-平洛-太石。
设白马关后有两条:大山岔(古七防关)-白马关-尹家沟-大堡,从云台-关山梁-关沟门(古渡口)。《康县志》记载,关沟是“赴兰州大道”。
这期间,向东南方向延伸线:窑坪-木瓜院-郭镇-两河-燕子砭,进入四川。
(2)自南向西看,历史上存在着一条茶叶生产地与县内北茶马古道相连的路线,到现在在太平河坝还留存有两处三百年以上的老茶园,一株树龄在八百年以上的老鹰茶树。其路线:太平-阳坝-岸门口-嘴台-长坝-望关,之后分路向西到甘南达青、藏,向北通成县西狭接丝绸之路。
古道研究专家丁文所说的茶马互市在“唐宋元明清,千余年里,闹腾得最厉害的是北线的陕甘青”。通过考察考证,学术界认为,这段古栈道,在东汉末期就有了雏形,唐宋时期成了以茶易马的主要通道,明清时期最为繁荣。
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全线长300余公里,途经16个乡镇。
(二)境内与茶马古道相关的主要遗存
1、察院明文石碑,现仅存的与茶马古道文化相关的惟一一块石碑。
2、古桥7座:巩家山廊桥 、三功桥、龙凤桥、窑坪桥、云台中山桥、古洞流泓桥、太平青香炉石拱桥。
3、栈道遗址11处:太石羊宫崖、太石山、豆坪李家湾、平洛药铺沟、望关石猫梁、大堡打茶沟、大堡蔡家沟、大堡水桶寺、云台尖山子、云台关山梁、云台乔家山。
4、茶马驿站遗址9处:太石山大石头客栈、药铺沟客栈、平洛驿、望关驿、长坝田店客栈、长坝歇马店、大铺(堡)驿、渡口驿、小南驿(今大南峪李家湾)。
5、交易集贸市场5处:窑坪、巩集、铺子坝、平洛、昌河坝。
6、古民宅遗址9处:窑坪李太和故居、窑坪吊河坝赵家院、窑坪何家梁何家老宅、白杨金钗峪黎家大院、铜钱茶味沟赵氏庄园、铜钱高家嘴马氏庄园、太平二坪魏家大院、豆坝谈家大院、望关李坝李达观旧居。
7、城堡遗址8处:大南峪雪峰山堡子、将军坝堡子、白马关古城、大堡子、长坝老街李家堡子、望关寨子兵营遗址、平洛团庄城堡、将利古城遗址。
8、寺庙遗址20处:窑坪关帝庙、迷坝对对山寺庙群、大南峪花庙、雪峰山寺庙群、四阁山莲花寺、云台山寺(古康县八景之一,云台晚照景点)、云台关山梁庙华山寺、万家大梁寺、大堡水桶寺、大堡东岳山道观、城关白云山寺、三官殿麋鹿寺、江家湾黑滩寺、长坝三江口庙址、长坝龙王山青龙寺、长坝岱兴寺、望关关帝庙、平洛明月山寺、太石杨广寺址、太石犀牛寺址等。
9、古茶园遗址2处:太平麻地沟茶园(三百年以上),该茶园有树龄在八百年以上的老茶树一棵;龙王坝茶园(四百年以上)。
10、古墓遗址6处:迷坝四方坝古墓遗址;大南峪新院村坟林坝古墓遗址(农业学大寨时被毁);平洛河汉墓群;康南氐羌古墓群;西汉水流域古墓群;大堡八户峪河古墓群。
11、渡口遗址2处:关沟门渡口、太石打船坝渡口。
其中列入省级保护单位的有4处11个点,即白马关古城、团庄龙凤桥(含三功桥)、豆坝谈家大院、茶马古道(包含望关茶马古道遗址、太石巩家山廊桥、太石羊宫岩栈道、大堡古洞流泓桥、窑坪桥、铜钱低垭奎星楼遗址、太平龙王坝茶园)。
集市贸易
大南峪窑坪,是中国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市,主要承担了茶马古道上水陆交通商品中转站的任务。据袁祺《建国前的窑坪商业》记载,1948年,窑坪有来自陕西、四川、山西、河北、湖北、安徽等14省涉及32个县116户商人陆续定居,有土商杂货业40户,工商联合企业9户,丝绸业8户,棉布业10户,印染业7户,旅店业15户,中药业7户,屠宰业2户,酿造业5户,饮食业14户及打铁钉掌业3户。商号林立,有“聚同春”、“义兴复”、“天玉源”、“顺盛奎”、“德生祥”、“集义成”、“双盛德”、“俊顺成”、“义万堂”、“永顺福”、“义兴栈”、“义兴功”、“万盛通”、“景太和”、“渊顺殿”、“永顺堂”等。窑坪客商往来穿梭于途,络绎不绝,每天载货马帮进驻脚骡店常是驮畜满槽,客商满店。仅1948年清明节前夕,一周内先后来窑坪的各地商客就有400多架驮子。生意兴隆,商家守信用,以信誉竞争,商行立行规,倡导重义、诚信经商之风,其中“大有老”号发行的货物票证广泛流通于西安、汉中、陇南等地。各家商号曾合资兴修关帝庙、戏楼,大办乡村社火等活动,繁荣了民间文艺。
昌河坝集市。地处犀牛江边,是成县、西和、武都、康县四县相接之地,历来商品交就极为繁华。脚骡店、饮食店、酒楼等服务施设齐全。主要交易商品有大麻、土纸、犁铧、生漆、药材、土布等。
民俗民风
(一)生产
康南多以狩猎为主,种植杂粮,林产品丰富,具备种植茶叶的自然条件,以家庭手磨、腰磨加工粮食,河谷地带修建水磨。康中在刀耕火种的基础上靠天收成,种植核桃、大麻。康北为粮食主产区,窑坪河流域还种植稻谷,粮食加工主要依靠水磨;同时是手工业发展最早的区域,栽桑养蚕、纺织印染、酿醋造酒、造纸铸铧、饮食服务、车马货运,生产比康南、康中较为繁荣。
(二)饮食
从前,康南因物质匮乏,主要以粗粮为主,饮食习惯简单,主要食物是制作简易的包谷糁糁、豆花面、挂薰腊肉(包括动物肉)、酿制土酒、山野菜。康中、北部夹杂有陕、川、贵等地的特点,主要食物花样繁多,有面茶、油茶、锅盔、花馍、挂面、粉鱼、搅团、果子、麻花、熟面、酸菜面条等,其中因茶叶、熟面、花馍、锅盔、麻花、挂面、搅团坨坨容易携带,是茶马商贩路途中必备的干粮。
(三)服饰
康南为了便于狩猎劳作,在服饰上形成了穿蓝布衫、打绑腿,束外腰带,缠头巾,背网袋、冬季穿袜鞋。康北以汉族传统服饰的主打扮,有长袍、马褂、戴帕子、穿马腰裤、土布鞋、麻鞋,妇女戴首饰、缠裹脚。
(四)教育
解放之前,康南地区因山大林密,人口稀少,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开化较迟,当地人不重视教育,少有民办学堂,仅在民国年间,土绅魏成弟在阳坝、太平两地建设过学堂。而康北,由于处在茶马古道的主线上,受往来各地客商的影响,人文意识较强,开化较早,在生活生产中有接受新事物的环境,故重视文化教育,早在汉唐时期,就接受到了传统文化思想,举办私塾学堂。记载较早的是宋代豆坪乡王河口的一个巨石崖上人工凿石窟,作为石书房。比较有名的有云台关山书院、铺子坝私塾。
(五)人物
康县地处茶马古道要道,因商业活动繁荣的影响,汉、藏、氐羌等各种文化互通交融,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人物。商业主要是窑坪的吴九龄、胡玉山;文化主要代表人物是吴鹏翱、吴作哲、黄居中;教育主要代表人物是柳万年;乡绅主要代表人物是魏成弟。
(六)祭祀
康南只供奉家神红爷,康中北因受外来宗教信仰的影响,除供奉地方神灵之外,佛、道、医、儒、武,以及部分洋教复杂,但主要以佛、道、儒为主。传统的祭祀有庙会、吃会、求神,主要是用羊皮鼓扇舞、杀鸡宰羊、烧香布施、颂经、唱戏等方式娱神。需要说明的是,康北重要的一道祭典程序就是专门配备茶官,用茶水敬奉神灵。
(七)婚俗殡葬
康南习惯上是女当家,传统婚俗是“男嫁女娶”。康中北受中原男尊女卑文化影響较重,基本与中原婚俗没有多少区别。殡葬主要是用石木棺材土葬为主。
(八)民间文艺
1、社火。主要有花灯社火、高跷社火,主要分布区是康县中北部,其中舞狮、跑旱船、跑纸马、唱灯曲、钉缸等节目比较传统。
2、唱书。在康中康北农闲过年期间最主要的一项文化活动就是唱唱书,唱书都是土纸手抄本。有代表性的故事有《红娥女》《柳莺记》《鹦鸽记》《张春芳》《沉香子劈华山》等20余部。
3、山歌。康南的山歌唱腔接近于四川,生活趣味浓,代表唱腔是毛山歌,代表作品有《幺幺妹》《上茶山》《锣鼓草》。康中北主要是花儿,代表作品是《蓝桥担水》《十二大将》《倒十盏灯》《十杯酒》《绣荷包》等。
4、书画雕塑。康中、康北普遍推祟以画神像、家谱为主的画匠,在寺庙墙壁上画壁画,有时也在居住的房舍和家具上画一些以示吉祥富贵的人物和花草。民间流行的书法主要有写中堂、写门联等。一些殷实人家,还在建筑、家具上雕刻花草鸟兽以及图案加以修饰。塑像主要有泥塑和木刻,多用于寺庙神像。
5、刺绣。主要分布在康北,又叫扎花,主要是绣花鞋、百家裹图褂、枕头套、被面、嫁妆、手绢等。在婚嫁中,康北有送绣花手绢做定情物的现象。
6、傩戏舞蹈。覆盖康县全境,大多用于集会、祭祀活动中。其艺术特征原始,富有氐羌民族的生活习性,用面具和古代民族服饰化妆,动作粗犷,包含了大量的生产劳作元素。唱词中蕴含敬畏自然、神灵之意,期盼平安,渴望和谐;加之受茶马古道的影响,文化元素极为复杂,形成了特有的茶马文化风格。
茶马文化特征
鉴于康县处于中国茶马古道特殊位置上,主要是西部的藏、氐、羌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交汇融合地带,历史上,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马匹和茶叶交易,必然给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创造了条件。
(一)常见的喝茶方式
熬小罐清茶:在康北,早、中、晚有喝小陶罐儿酽茶的习惯。西汉水沿岸村落,在秋冬季节,将茶叶用油微炒,用罐煮沸,调上盐,喝茶驱寒,解渴解乏,称之为炒油茶。
面茶:将叶茶和老红葱皮、生姜、香豆、茴香、香藿等配料一同油炒,装进陶罐,加水调面煮沸,再将备好的油锅渣、豆腐丁、核桃仁、鸡蛋等,置入面茶汤中即可。一日三餐,可当饭吃,民间称之为“三层楼”。
泡青茶:茶叶在康北民间普及之后,家里来了客人,主人才会沏出浓郁的茶水招待,以示客人身份高贵。
(二)茶与婚俗
在康县民间婚嫁礼仪中广泛流行着“三茶”之礼:男女婚嫁中,男方要到女方家中进行“茶访”,即:喝茶谝传,彼此了解家族血缘史,以及家庭经济、文化状况,增进双方情感。订婚有“定茶”之称。结婚之前,迎娶方要送去六色聘礼,即:茶、糖、烟、酒、布、饰等。青年男女完婚三天之后,新人回娘家小住有“回茶”之称。
(三)茶与丧葬
茶叶在康县民间的丧葬礼仪中尤为重要。祭祀神灵,首先要向神灵敬献三道茶(一般是小罐清茶),叫“奠茶”。青年男子不幸去世后,民间常有“背茶”之说。给逝者陪葬,棺材下面要铺一层干茶叶。下葬时,必须用茶水暖墓穴。
民间工艺
(一)土法造纸。
康县土法造纸术,由茶马商贩从外引进,至今仍保留在窑坪河和大堡河流域。康县的民间土法造纸在历史上有相当的规模,每年的出产量可达到3000驮,是当地群众创收的主要途径之一。纸产品沿北茶马古道远销甘南、青、藏、兰州、宁夏、广元、汉中、成都等地。
(二)雍坝铸铧
康县北部太石乡雍家坝村的铸铧工艺历史悠久,工艺程序繁多,对沙模的沙质要求极高,康县仅有西汉水边的雍坝沙质符合。按铸造顺序可分为备料、打铧模、铸铧、打磨四大环节。
(三)栽桑养蚕、纺织印染
随着康县茶马古道商业的繁荣,交易商品品种越来越多,又最初的茶、马、铁、生漆、大麻、土盐、粮食之外,逐渐增加了布匹、锦缎以及小百货等商品,栽桑养蚕、纺织印染业也随之传入,先期在窑坪茶马古市为中心,延伸到周边的适宜地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216卷中说,“是时(唐天宝十二年,癸巳,公元753年)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1956年,康县蚕桑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笔嘉奖。
(四)酿造
窑坪吊河坝是史书记载酿造食醋、散白酒的主要生产地。康南素有饮用“二脑壳”酒习俗。用料主要是包谷、高粱等,也可以添加猕猴桃、山梨等生发酵制成果子酒。康北粮食主产区的寺台、大堡酿造的麦曲口感甘醇,销路广泛。
(五)语言
康南因万家大梁和牛头山把全境划成了三大板块,康南与四川相接壤,康中与陕南接壤,康北与秦川大地相接相融,三种不同的语言环境形成了南、中、北三种语言特色。加之康北处于茶马古道干线上,外来语言信息影响较大,语言复杂,语汇丰富,语音呈现多样性。
(六)茶叶加工
三国时期,诸葛亮实现以茶戍边政策,在陕南大面积种茶。当时,陕南、宁强一带部分地区属武都郡管辖,陕南茶叶种植便逐步延伸到现今的太平、两河、阳坝一带。至今还留有两处三百年以上的老茶园,一棵八百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在种植初期,只够自产自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南茶北桑”列为两个支柱产业之后,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龙神翠竹茶叶连获“第三届国际名茶银奖”、“第四届国际名茶金奖”和“甘肃名牌产品”。龙祥翠竹、翠峰分别获“第十届国际名茶”金奖、银奖。
相关作品
1、编辑出版的研究专著有:《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发现北茶马古道》(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1月第一版)、《康县民歌》。
2、编辑出版的画册有:《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內部发行)。
3、编辑出版的长篇叙事民歌有:《木笼歌》。
4、甘肃电视台制作播放《迷林深处的茶马古道》《金山古道》等专题节目;在《甘肃日报》《甘肃文萃》《兰州晨报》《陇南日报》《康县报》发表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基本结论
(一)特征
茶马古道典型的线型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康县中国北茶马古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特征:
1、古道遗迹与石碑互相佐证。察院明文石碑是目前全国惟一佐证康县存在茶马古道的有力物证。结合沿线的古栈道、集镇、建筑遗址、文物、民俗文化,充分证实康县茶马古道就是茶马贩“通番”交易的捷路。
2、道路结构形式复杂。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康县茶马古道道路具体表现形式有:凿岩成阶、列石渡河、索桥过河、廊桥飞架、羊肠毛路、栈道悬空。
3、文化形式多样。神舞祭祀、民间音乐、民间艺术、民间工业、民俗民风无不表现着茶马文化的点点滴滴,展示茶马文化的无限魅力。其中康北《木笼歌》和康南《月儿落西下》保存最为完整,场面最为热闹,流行范围最广。
4、文物种类繁多。目前已征集流失在民间的文物多达38种14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家级文物。
5、饮茶习惯特殊。茶马互市上的商业交易中形成了康县境内的独特饮茶习俗,罐罐茶、面茶、清茶,以及待客泡茶,婚俗中“茶访”、“定茶”、“回茶”等礼仪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充分证明康县受茶马古道文化的影响颇深,源远流长,沉淀深厚。
(二)价值
1、历史价值。陇南段茶马古道连接着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乃至海上丝绸之路,是唐宋至明清时期国家实行茶马治边政策的重要地区。这条古道是实现国家统一的纽带,民族融合的动脉,商贸流通的干线,文化交流的桥梁,民俗风情的溉渠。对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商贸流通、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2、艺术价值。茶马古道线性文化本身就是一条线型艺术带,是秦巴山区古老文明的一束奇葩。她聚集了汉文化、以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全部,不论是舞蹈、民歌、器乐、祭祀活动、唱书,还是社火,都代表了茶马古道上遗存的最原始的民族民间艺术。她不仅是多元文化的走廊,也是民俗文化丰富的宝地,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
3、应用价值。康縣望关发现的石碑,作为国内惟一的能佐证茶马古道的有力物证,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而延生在沿线的各类文化传承,凝聚了汉和藏、回等各种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习俗,对于研究民族融合过程、开发中国西北地区民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小手工业,发展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促进社会经济转型跨越腾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保护状况
1、康县茶马古道的发现和保护。
2009年,发现察院明文碑,首次证实了茶马古道在西北地区的存在。
2010年6月,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中国文化遗址保护普洱论坛”上,因康县“察院明文石碑”的存在,将原来“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贸易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的定义修订为“中国西部地区以茶马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古老商贸通道”。
2011年12月,公布望关茶马古道遗址为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将康县茶马古道入选国家“十二五”期间15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2015年7月,康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
2、遗址申报。
2014年康县茶马古道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启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程序。
3、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2011年,确定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类43项,其中5项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32项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
4、场馆建设。
康县北茶马古道博物馆土建工程已竣工交付,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339平方米,布展大纲共分康地长烟、察院明文、通番捷路、茶马互市、古道遗风、重现光华六个部分,已于2012年通过了省文物局专家评审,布展于2014年完成。
(5)政府保护措施。
县政府实施“茶马古道文化经济带”建设规划。即,依省道205、307线以及康阳路、寺长路、小康路主干公路为发展轴,以北茶马古道文化为主,建设特色文化名县,发挥本县区域内茶马古道文化经济品牌的辐射功能,联结带动不同等级乡镇、村社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
《康县白马关茶马古道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已分步实施。即以望关乡茶马古道遗址为中心,沿茶马古道线路向四周延伸,途经16个乡镇,线路全长300余公里。
遗址修复稳步推进。对茶马古道沿途的窑坪古集市、平乐古镇、镡河渡口、大川坝渡口、望关关隘、铁笼关关隘等历史古迹遗址、窑坪廊桥、龙凤桥、三功桥、巩家山廊桥、羊官岩栈道等20余处进行修复。
民间艺术保护。政府准备出资60万元对北茶马古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篇叙事民歌《木笼歌》进行改编,将其打造成一部大型歌舞剧。努力把中国北茶马古道民俗文化打造成康县走向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
已初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2007年,康县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类38项。2008年,经省专家委员会评议和科学认定,《康县木笼歌》、《康县锣鼓草》《康县毛山歌》《唢呐艺术》《寺台造纸术》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
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保护。李争楠、马贵祥、唐汰芝、王金贵、李生武等民间艺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2009年,康县组织人员对21个乡镇350个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普查,搜集整理出11个门类8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确定传承人63个,征集实物72件。2011年,确定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类43项,其中5项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32项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
组织机构的设置。2013年12月批准成立了“康县中国北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会”。隶属县文化体育局管理,由社会各届茶马古道研究专家组成。
生态风情线建设中注入了茶马文化内涵。共建成的5个出口、11个景点上,突出表现茶马古道文化的有游龙关雕塑群、黑马关雕塑、西北出口大型浮雕等,大部分内容表现的是茶马古道文化。
遗址修复。修复了白马关古城、团庄龙凤桥(含三功桥)、豆坝谈家大院、窑坪桥、铜钱低垭奎星楼遗址、太石巩家山廊桥等遗址8处,望关茶马古道遗址、太石羊宫岩栈道、大堡古洞流泓桥、太平龙王坝茶园修复保护项目正在争取之中。
4、效益预测
茶马古道文化具有相当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可成为发展康县旅游业的一个黄金品牌和黄金路线。康县 “茶马古道文化”申遗成功之后,将会给康县的土纸、木刻、石材、蚕桑、丝绸、生漆、中药材、茶叶等产业注入新的血液,给康县的旅游注入深厚的乡土文化元素,极大地提升康县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新的旅游项目。对于弘扬和传承文化遗产,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扩大农村再就业,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助力作用。同时将会带动陇南全市乃至周边省、市、县的文化旅游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作者简介
邓文德 甘肃省康县蚕桑中心主任
杨清军 康县博物馆馆长、文博馆员
王 皓 康县纪念馆资料征集研究科科长
王凤文 康县文广局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