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娥 万艳琴
人物简介
李莎莉女士,香港小学退休校长会主席,湖南省海外联谊会理事,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员,荃湾信义学校校长,荃湾区小学校长会主席,香港童军总会荃湾区务委员会主席,教育署公益少年团(荃湾区)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特邀委员,香港地区事务顾问,教育署敬师委员会主席,教育署小一入学组主席,现代教育研究社外务总监,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名誉会员部主席,香港资助小学校长职工会副主席,香港学界体育联会(荃湾区)副主席,教育署学位分配组委员,荃湾区小学英语教学支援网义务总监。
李莎莉女士,祖籍湖南湘潭,5岁時跟随家人来到香港,从此与香港结缘。她在荃湾信义学校坚守了41年,从一名普通教师逐步晋升为校长,担任校长长达19年。退休後,她受邀到香港现代出版社担任外务总监,同时积极参与组织小学退休校长会,鼓励退休校长终身学习,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用巨大的热忱去追求生命的火花。
她一生只为一份事业——教育,奋鬥终身。
孜孜不倦 拥抱教育梦
青春是一首歌,那些音符回荡在李莎莉女士的脑海裏,曲中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勇敢的、鬥志昂扬的她决定奔赴当时还很落後,条件特别艰苦的新界——荃湾。 20岁的她,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荃湾,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她,就是那个梦想家!
“1960年的荃湾是很乡下的一个地方,小孩子超龄了,都没有读书。”忆及当年的学生,她如是说,“我的学生只比我小三四岁,他们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基础很差,那时我是教英文的,经常课餘留他们在学校背英文单词。”年纪轻轻的李莎莉女士在那个时候卻要打扮得很成熟,经常穿旗袍,只为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不然学生就不怕她了。第一次为人师,她想尽了办法,尤其是应付这群特殊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她不仅在形象上改变,还要从教学方法上去适应学生,她经常挤出休息时间帮助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批改额外练习的家庭作业,並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他们学好功课,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还组织多种形式的班会活动,从各个方面去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可以说,她真心对学生亲如兄妹!
“可能我们的年纪差不多,有很多共同语言,我跟学生的感情很好。现在有很多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教过的学生回来探望我,他们对我说‘那个时候最怕你留我背单词了。现在他们参加工作了,又很感激我,‘都是你教得好啦,逼我们背单词!其实学生是明白的,你为他好,对他严,他都能感知到。现在那些旧学生他们的相貌看着可能比我还老,已经满头白髪了,但是当我们一起回忆那些年相处的时光,依旧觉得很好玩,特有趣。”李莎莉女士欣慰地说到。
她在荃湾信义学校耕耘了整个教学生涯。当了几年的专职英语老师之後,她慢慢升级成为学校主任、副校长、校长。她用实力见证自己的能力,一路辛苦一路歌,她为教育奉献了青春,甚至是一辈子。在这所学校,她当了19年的校长!此种能力,此种毅力,此种魅力,无不令人讚扬,钦佩,惊叹!
严谨与温情並重 共建学校大家庭
谈及管理心得,李莎莉女士说:“首先,我觉得做校长先从老师开始做起很重要。很多人都没有体验教学过程,也没有做主任管小部分人的经验,而直接做校长的话,可能会跟老师有距离感。其次,在任何一个部门做领导都是需要团队精神的。没有团队精神,无论这个校长怎麽有本事,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最後,做校长还要亲力亲为,发挥榜样的力量。比如,我每天早上7:15之前就到学校了,因为我想亲自主持学校早会。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我能明确自己想跟学生讲什麽,还能听听老师讲了什麽。因为校长都参与了,大家都幹得很起劲。”
李莎莉女士的人生价值在荃湾信义学校得以体现,在这所学校,她坚守了41年,直至退休。她觉得在这裏的每一天都很开心。“虽然我退休了,但是我们学校同事到现在还好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们当中大多都是退休的老师,还有少数老师仍在教书,但是我们每三个月就会聚在一起吃饭,讲讲过去和现在很开心的事。最感动的是他们每年都给我庆祝生日,感觉特别快乐,因为他们有这颗心。我们就是以这个大家庭的模式去做的。”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是全体师生所形成的稳定的精神风貌;校风是学校的作风、教风、学风的总和。这就好比是通过一个人的行动方式能夠看出这个人到底是个什麽样的人,了解到这个人的整体行事作风。荃湾信义学校是一所基督教学校。关於校风,李莎莉女士解释道:第一,有教无类。什麽人我们都教,无论他的家庭背景怎麽样。第二,师者之心。老师们都学《圣经》上的教语,“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因她所在的学校裏,老师是服侍学生的,校长也是服侍老师的。
令李莎莉女士记忆犹新的是香港回归前的内地移民潮,这些新移民的孩子们中文、数学基础都不错,但英文基础完全不行。面对新移民的教育难题,李莎莉女士竭力主张有教无类,接收了许多移民子弟。她亲自组织老师们在课後把近几年的教材融合起来重新编写;她还要求班主任将每一个学生配对,安排老师跟这些学生玩,尽力帮助他们融入学校。
在一番努力之下,移民子弟们的进步有目共睹,有些甚至超过了香港学生的英语水平。此番成就,令时任香港总督彭定康都闻讯前来观摩。而在汇报活动上,做司仪的正是两个来自内地的学生,他们完全运用英文跟彭定康对话,令其讚叹不已。也因此,李莎莉女士治校有方的声名一下子轰动教育界,许多学校纷纷邀请她去做演讲分享经验,香港电台也访问李莎莉女士让她分享经验。
紧接着,李莎莉女士又以荃湾区小学校长会和教育署荃湾分区的名义向优质教育基金申请到了3200万元,开展为期三年的“荃湾区小学英语教学支援计划”。她联络了荃湾区所有的32所小学,请到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16名外教,又在这32所小学中要求学校推荐16名英语教师跟着16名外教共同研究,扎扎实实做好这份英语教育工作。还出了一本Phonics学习书《Primary Phonics》,这一创举对香港小学英语教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後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家长教育比学生教育更重要。为此,荃湾信义学校做了很大努力,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开放家长日活动,校长和老师常约见有问题的学生和家长,帮他们解决困难。师生关係、家校关係都更加融洽。李莎莉女士希望学生、家长和社会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仍要继承和发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改善师生关係,共同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在严谨教学的工作氛围裏,在充满人情味的处事风格中,在以身作则的领导风范下,李莎莉女士在教育路上自信满满,认认真真,大踏步地向前进!
初心不改 永葆教育情
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靠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的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李莎莉女士的初心即尽己所能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最令她难忘的是,主办退休告别会那天,当时香港特区教育署署长罗范椒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了李莎莉女士的退休告别会,並做主礼嘉宾。她说:“教育署署长主动亲自参加下级一个校长的退休告别会,这是没有发生过的事!”她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署长便真的过来捧场了。她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无比幸福!
李莎莉女士退而不休。累积了丰厚实战教学经验的她,被邀请加入现代出版社工作了14年。主要是从一线教学的角度给编委会提供建设性意见,引导他们去学校多跟老师交流沟通,对老师多一点服务,从而设计出更合理更实用的小学教材。
李莎莉女士感言,“以前每所小学都有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有一部分讲的是国家教育,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爱人民等,但我们不特别说明这就是国家教育,而是潛移默化,春风化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过来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教科书把这些信息传达出来的,不需要硬去编这样的课程。”
香港退休小学校長会的组织,她也参与了很多。“以前没有这个退休小学校长会的,很多小学校长就说在我退休之後组织一个。因为以前我是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副主席,所以退休後我就在香港资助小学校长会属下成立了名誉会员部,为资助小学退休的校长成立了一个联谊的平台。後来因职工会很多限制,无法发挥成立的目的,经名誉会员部理事详细考虑後,重新成立了香港小学退休校长会。”
香港小学退休校长会是社团註册的,各方面受限制较少。除了是小学退休的校长外,只要是教育界退休的朋友,例如教育局退休的官员、大学的讲师、中学的校长、幼稚园的园长等都可以加入这个组织,教育界就是一家人,不应限制这麽紧。
退休小学校长会於2017年2月正式註册为社团,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共有280多人,集合的都是教育界的人才,这一批都是很有经验的校长和教育工作者。如今还开设了很多兴趣小组,目的就是为了让同仁们退休後仍有一种终身学习的精神,借这个平台继续为教育做贡献。
“比如,教育署公益少年团和其他社团有很多徵文比赛、音乐比赛,选拔模范生等,我们都可以去帮他们做评委。虽然我们已经退休,但我们还希望用己所长为教育做出一定的贡献。我们积极鼓励退休校长要终身学习,再让自己富有生命力,去开启人生第二阶段,用巨大的热忱去追求生命的火花。”
教育要把根基打扎实
在教育子女方面,她深得此理:“有的人认为,读小学一二年级时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地玩耍,但我觉得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是越小培养越好,所以我的女儿读一至三年级时,我都是跟着她一起成长的,引导她怎麽样去做功课,怎麽样去学钢琴,跟她分配时间,什麽时候学什麽,这样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时,她完全可以自律了,也就是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学习模式,她知道自己要做什麽了。很多家长就误会说,到了三四年级孩子很难管了,那是因为他一二年级时没怎麽管他,突然你要管他,他已经习惯了自由。所以我觉得孩子越小,你去培养他自律的行为模式就最好了。”教育就是这样,需要很多耐心,还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得正果。正所谓“养儿易,育儿难”。
针对香港教育现状,李莎莉女士认为:“现在的学校很注重学校的形象,而忽略了打好学生的学习根基。其实一所好学校是不用做这麽多宣传的,只要把根基打正,就是打在孩子教育的方面,因为老师的时间就只这麽多,做太多的杂务,教学的时间反而少了,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杂务又很费时,根基如果没打牢,可能就本末倒置了。”
谈及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她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小学教育好比建房子要打桩,这个根基越扎实,建起来的房子就很难再摇动。教育就应从娃娃抓起,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教育好每一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育路上,李莎莉女士毅然前行,敢於追求,一生只为教育事业奋鬥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