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教学引入新形式调查

2018-09-20 10:35梁嘉莉黄蔚绚苏慧诗谢玥陈家琪李志英
文教资料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微课

梁嘉莉 黄蔚绚 苏慧诗 谢玥 陈家琪 李志英

摘 要: 目前国内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模式仍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在“互联网+”时代下,结合微课教学自身带有的内容简短、使用方便、形式多样的优点,微课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变得尤为重要。为此,小组设计调查问卷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的翻译教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普遍涉及甚少,因此提出利用微课改革翻译课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和教师翻译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 英语翻译教学 微课 中国传统文化

一、引言

1.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国家领导需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内各大小企业需要开拓市场,吸引国外企业在华投资或者推销产品至国外。因此,经济与政治急需翻译人才。翻译的人才除了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外,更基础的是在翻译课堂上系统全面地认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双语水平,才能够保证翻译的质量。

2.翻译教学的现状

第一,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翻译课程开设种类较少,内容多,授课课时不足。而且我国高校翻译课程分类较为笼统,每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平均每周两到四个课时,时间有限,教师们只能泛泛而谈,切入不深。另外,部分高校的翻译课程集中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生临近毕业之际,纷纷忙着找实习考证等,难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和巩固知识。

第二,当前翻译课堂的讲授基本以“传统教学翻译”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讲课的方式依赖PPT展示,长期进行单向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降低,课堂氛围枯燥。

第三,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市场对于熟悉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翻译人才更加渴求。我国高校传统的翻译教学大多是英译汉,忽略传统中国文化的输出及日益增长的对中国文化翻译成英语的需求。

3.现有研究

国内针对翻译教学现状对改革创新翻译教学模式有许多探讨研究,主要有提高翻译教材质量(陶友兰,2006;徐珺,2008),运用多媒体辅助翻译教学(张慧琴,2007;刘泽权,2009),融入网络技术催生的“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张苇,陶友兰,2017)等。这些研究从教学内容、手段上都有其特色与创新,就教师的立场而言,教师能够改变教材的内容质量的力量不大,但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这些研究中提到的部分多媒体技术可能过于复杂,“翻转课堂”式教学比传统课堂而言改变太大,导致教师面临的任务加重。针对翻译现状及学生喜欢网络视频的特点,本研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支持,提倡把微课融入翻译教学之中。

二、调查问卷

在了解我国翻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多元手段,我们关于微课的翻译教学的可行性与发展内容做出以下调查。我们面向某高校英语专业发放共130张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122张。问卷包括13条选择题,1条开放性陈述题,1个翻译大题。问卷的第1题-3题是关于目前翻译课堂的问题和改革具体方向,第4题-6题是关于调查对象对于微课的了解及是否赞成运用微课的翻译课堂,第7题-15题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翻译课堂上的涉及及考查学生的了解程度。

据1至3题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翻译课堂上课效率较低,学习内容少,理论性知识为主,抽象难懂,难以把课堂理论运用到日常翻译实践中;上课形式单一,较枯燥乏味;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气氛不活跃。鉴于翻译课堂目前的问题,85%的学生认为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网络工具融入教学当中;区分主次,强调重难点;注重翻译理论的同时,多做翻译实践,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据上表数据可知,63.93%的人平常偶尔运用互联网视频作为学习方法之一,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但94.26%的人赞成微课运用到翻译课堂上,在讲授微课时应侧重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测试游戏丰富微课形式,增强趣味性。

约70%的学生认为目前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内容所占比例较低,课堂介绍中国文化的方式缺乏系统性。大部分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认为学习中国文化对外语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他们认可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很有必要。平常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文化,如网络、电影电视等,但是大多数学生花很少时间课后浏览中国文化相关资料。

就目前学生的翻译水平而言,上表数据显示,8个主题的翻译中,错误率绝大部分超过半数以上,说明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接触较少。其中一些词语,如针灸、孔子、一带一路等的翻译,学生常出现漏一两个字母或者定冠词的情况,反映出学生对中国文化相关表达停留在表面认知阶段,缺乏关于中国文化的笔译实践。

最后,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对于应该加在英语课本里的中国文化内容,调查对象回答的类型多达36种,表明学生有意愿,有兴趣改变课堂中国文化涉及比例较低的现状,体味更多的传统中国文化。

三、调查结果和讨论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显示,翻译课堂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有所侧重,围绕重难点展开。约有82%的同学平时也会运用互联网学习,超过94%的同学同意微课可以运用到翻译课堂上。因此,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极大地鼓舞着我们小组进行此次运用微课的创新项目。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首先,微课教学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不必局限于特定的上课时间或地点;其次,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大而泛”的特点,微课教学内容具有“小而精”的优点,学生可以根据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微课教学为教师提供学生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理清教学中的重难点,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微课教学有助于教师相互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他人的微课成果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此外,微课教学主要用视频呈现,学生可以在线提出疑问,教师或其他学生也可以在线解答,为广大师生提供线上交流学习的平台。

除了上述发现外,调查数据还揭露了目前高校翻译课堂对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甚少,学生没有培养课后主动学习中国文化的习惯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止于表面等问题。因此,高校翻译课堂制作微课视频时有必要结合同学们提出的中国传统礼仪、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考虑将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文本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拓展,促使学生主动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四、结语

本次调查展示出微课对翻译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空白。对此,本研究号召我国高校教师尝试在翻译教学中加入微课环节,平衡中西文化翻译所占比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学生翻译学习兴趣和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关丽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微课教学的探讨[J].校园英语,2015(24):15.

[2]姚蕊.微课教学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校园英语,2015(5):36-37.

[3]岳南.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7(15):19-20.

本篇论文是2017年華南农业大学校级创新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