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选择倾向及其原因分析

2018-09-20 10:35张晓刘欣沈永倩
文教资料 2018年12期

张晓 刘欣 沈永倩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师范生政策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深入和不同的社会需求,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每年都有一部分师范类毕业生没有选择从事教育工作,或有较多的师范毕业生倾向选择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等。作者以徐州工程学院的师范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做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为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师范类毕业生 就业选择倾向 原因分析

一、师范生毕业工作去向选择倾向现状研究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有研究,但很少明确对师范生这一专业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大多只是整体对大学生就业现象的研究。为了促进师范生就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进行了这一研究。

通过多方面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以徐州工程学院2015年、2016年、2017年师范类毕业生的具体就业情况为调查对象,以显现师范类毕业生不同的就业方向。

综合上述图表数据得出:近两年师范类毕业生的主要毕业去向是考进事业单位,成为在编教师,而选择考研、考公的人数较少,占比极低,自由职业人数有所增加。2016年和2017年变化幅度不大,基本稳定,自主创业人数虽然2017年比2016年有所提升,但相对整个毕业生数目,依然是极小的一部分。

二、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原因分析

在以上调查和分析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已经毕业的学姐学长,其中有在编教师和非在编教师,有公务员和创业成功者,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并结合当下局势,对师范生选择职业时的原因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五险一金的保障及双休假期的福利促使大部分师范生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尤其在当今环境下,创业进入饱和状态,巨大的社会压力冲击着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师范生为了追求稳定的工作和生活而选择这一职业。

(二)同等低分录取线

在大部分高校中,师范专业的录取线一般低于其他专业,这就造成了以下局面:一部分师范生可能出于热爱教师这一行业而选择教师职业,另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分数保守才选择了师范这一专业,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进入师范专业的学生都是抱着成为教师的目标。这一情况导致师范生在就业的时候出现多元化选择的局面。

(三)社会对师范生要求加大

教师资格证纳入国考,考编对专业的限制,中学教师要求师范生研究学历,这些要求无形中加大了师范生的压力,因此考研、创业、考公务员等其他方向都成了师范生就业选择的倾向。

(四)教师职业压力过大。

《教师法》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教师不仅需要每天备课上课,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基本功比赛、评比职称,增大了教师的压力。所以一些师范生就业的时候不愿意选择这一行业。

(五)追求更高的待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消费水平愈来愈高。而对教师这一行业,工资报酬相对于公务员、白领来说是远远达不到的。這种情况同样促使师范生就业选择的多样化。

三、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分析和结果,针对目前师范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师范生就业选择提出建议:

(一)个人方面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认识自我。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全面认识自我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师范生须在职业生涯规划前认真审视自己,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师范生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梳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当下教育领域就业状况,并依照自身条件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就业观。

3.不断思考与反思,主动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个人对自我、对环境不断认识的过程。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变化是常有的,师范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联系自身条件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选择。

(二)学校方面

1.重视对师范生的择业观引导。学校应主动根据师范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当前社会千变万化,青少年缺乏优质选择职业的能力,面对就业压力和竞争,学校的引导将会对师范生的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2.重视对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培养。不是所有师范生都抱着当老师的目标。但是进入了师范院校之后,必须建立起积极从教的心态。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性。学校要对师范生做好职业情感教育: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

(三)社会方面

1.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是走上职业岗位的前提。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其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因此,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基地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及待遇,以此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教师的待遇问题是提高教师地位的关键。只有当教师的实际待遇高时,其社会地位才会相应提高,才更能吸引师范生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本研究从调查中获得具体数据,从数据中分析原因,从分析中得出结果及建议。通过此调查,我们掌握了师范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选择倾向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三个不同维度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对师范生就业选择及走上职业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本调查仅以徐州工程学院师范生为例,并不能很严谨地代表全市或者全省、全国的师范生;研究深度有所局限。

因研究者自身才学所限,文章中的缺陷和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多多指教。

参考文献:

[1]颜安,程艳萍.地方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建设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2).

[2]刘晓玲.地方院校师范类专业职前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6(4).

[3]洛玲玲,沈莹莹.师范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以滁州学院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

[4]吴红波.大学生职务规划与就业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乔美丽.高等师范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7]梁恒源.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