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散文课堂中发现汉语之美

2018-09-20 10:35龚梅
文教资料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龚梅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散文的特点就在于形散而神不散,细细品味总会发现散文不同的美。高中语文教材中,散文部分囊括了很多文学大师们所创造的经典佳作,散文中最显著的优势便在于文字的使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会让人深深感受到汉语的无限魅力。本文就在高中散文课堂中发现汉语之美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高中散文教学 汉语之美 教学方法

引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神,散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高中语文教师在散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高中生拥有一颗发现美的眼睛,走进散文的世界,感受语言的美好。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就高中散文中所包含的汉语之美提出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散文概述

何为散文,从理论层面来解释,散文主要指的是以文字为创作与审美对象的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体裁和形式,散文属于中国文学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散文作为语言艺术文学体裁中的重要典范,其包含着非常丰富且多元化的形式,在高中散文教学中,散文的形式主要包括史论、传记、书信、日记、序、表等。

散文拥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高中散文教学中包含着历代文人名师的佳作,每一篇都会带给人们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好感受。每一篇散文中所散发的意境美、文辞美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无法企及的。

二、高中散文语言的特点分析

在高中诸多散文中,其在语言方面呈现出这样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高中散文的语言是优美的,散文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富有生动活泼、清新明丽的特点,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就好像一首独具意境的乐曲涤荡着读者的心灵。

高中散文的语言是凝练的。深入分析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散文,其在语言上面是非常自然流畅的,又是非常简洁质朴的。每一篇散文的字数都不多,有些甚至只是寥寥数语的,但是,散文中所呈现出的场景或者意境似乎和文字的数量并没有太大关系,其无论字数多少,总能够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之美。

三、高中散文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汉语之美

1.汉语的意境之美

在散文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便是汉语文字,汉语文字总是能够将作者心中的那份情展现得淋漓极致。散文的意境不仅仅是内情和外景的完美融合,更是形象与深情的深入交织。要深入感受散文中所包含的汉语之美,笔者建议,其需要从汉语所勾勒出的具体形象着手,将高中生带入散文所呈现的情境当中,让真实的高中生与虚构的情境紧密融合,进而更好地体会汉语的意境之美。

举例说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部散文作品,题目为《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郁达夫用非常细腻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了五幅美好的画面,分别是“秋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鸣唱”、“都市秋雨”、“清秋果熟”。在这五幅画面中,无处不显露着汉语之美,语文教师需要引导高中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以普通百姓的身份观察、聆听故都秋天的美景与声音,感受郁达夫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为什么会运用这样的文字,感受郁达夫那时那刻的心情。

汉语之美便在于情,情需要在具体的意境当中体会,散文作品中的情显得尤为执着、真挚、自然、舒适。散文所使用的文字总会让人深深着迷,会情不自禁地想要进入文字所刻画的已经当中,感受文字意境之外的言外之情、言外之意。

2.汉语的推敲之美

在散文作品中,任何一个字都是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每一个字都是最恰当的应用,除了能用这一个字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字能够替代它,这就是散文中汉语之美的奇妙之处。散文的文字魅力在一定意义上是能够优于艺术魅力的。

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曾说:写散文,应当字字都想过。的确如此,散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也没有一个字是可以替代掉的。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想办法让学生认真感受这一点,让他们真正发现文字的魅力。要让高中生感受到散文作品中汉语所具有的推敲之美,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重点分析与洗练字词

在散文的用字方面非常讲究炼字选词。在高中散文作品当中,有非常多的字词运用得极为传神和准确,其中包括名字、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

举例说明:在高中散文作品中,有一篇散文叫做《荷塘月色》,其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在这一句话当中,有一个点睛之笔,那就是泻字,一个泻字让这句话变得非常有意境。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揣摩和品味这一个泻字,为什么作者会用到泻这个字,而不是其他的撒、照等之类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感受,慢慢地学生们便会发现月光是无声的,文中的意境是宁静的,只有用“泻”字,才能把读者带进一个和谐、淡雅、清幽的境界,才能和文章“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一基调保持一致。这就是汉语的推敲之美,在推敲的过程中,剩下是全是对文人名师的佩服和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思考,汉语就具有这样的魅力,一个简单的汉字就能够让你产生万千情绪在心头,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描述,感觉任何一句话都没有办法真正还原于这一个字给内心带来多么大的震撼。

2.汉语的修饰之美

在散文中,作者会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简单的一句话,可能没有几个字,就可以呈现出一副非常形象的画面,就可以把一个原本朴实无华的事物修饰得高尚、优雅、美好、神圣。这就是汉语之美,这便是汉语的魅力。

笔者还继续以《荷塘月色》为例就汉语的修辞之美进行分析。《荷塘月色》这一篇散文中,语言精练准确,朴实自然,清新隽永,优美动人,富有立体感、朴素美和声韵美。在《荷塘月色》是这样描写花的:“零星地点缀着”“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著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荷塘月色》中是这样描写荷香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中是这样描写月光的:“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三句描写的句子,看起来非常简单流畅,但是蕴含着无限的文字之美。这种美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感受,这便是汉语之美的最高境界。用文字描述文字总会显得有些牵强无力,虽然也可以描述出其部分魅力,但是总感觉难以表达完整。

3.汉语的变幻之美

在一篇散文当中,我们会发现,散文中的句式是非常自然随意的,呈现出明显的曲折多变的特点,其中,有长句、有短句、有疑问句、有反问句、也有倒装句,等等,但从句式上来看,散文便是一种千姿百态的美。

散文不像记叙文那样要求具备非常严密的逻辑性,也不像诗词歌赋那般要求字数、对仗,等等,散文的美就体现在其自然的变化上,形散而神不散,看着没规律,但其实还是有着非常明确的主线引领的。

举例说明:在散文《囚绿记》当中,有这样的一个排比句式:“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就这样简单的一个句子,其不仅包含着排比句式,还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结语

在当前高中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当中,古今中外的散文作品都在其中有所体现。散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和一个人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不仅体现出了人类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而且为读者呈现出了一种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讲授散文时,想办法引导学生们发现与感受其中的汉语之美,让学生们真正领悟到汉语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的心灵彻底被汉语之美所震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了解汉语,喜欢汉语,爱上汉语。

参考文献:

[1]钱静霞.让状物散文之美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高中语文状物散文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视界,2017(6):24-28.

[2]黄碧婷.变易理论视野下高中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及设计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2017.

[3]李存霞.“文本细读法”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7(1):57.

[4]徐江涛.文学写作中的散文教学:学会欣赏散文之美[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125-127.

[5]郭昭第.散文:中国美学智慧的最高成就——文本鉴赏举要之散文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4).

[6]欧造杰.以诗意之笔写生活之美——评莫景春的散文集《歌落满坡》[J].絲路视野,2017(34):52-53.

[7]吴俊靖.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研究[J].青年时代,2017(9).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略谈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