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外部风险增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向好态势不会发生改变,宏观数据也显示出了中国经济强劲的韧性。随着一系列扩内需政策逐步落地,相关产业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将持续提升,哪些领域和方向的机会值得关注?
受—二线城市人口饱和、城镇化红利、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三四线城市人口增速强劲。从人口角度来看,未来的消费升级主力群体,必然在人口规模更大的三四线乃至县域城市。
由于居住开支较低,物价相对便宜,实际可支配收入相对更高,三四线城市可以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潜力。在摩根士丹利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住房支出是—二线城市居民的头号支出,在三四线城市仅排在第四位,排名前三的则是日用品、教育和可选消费(如旅游、餐饮、耐用消费品等)。另外,大品牌终端下沉、电商下沉,为三四线及县域城市带来了消费升级的渠道支持,品牌化消费趋势越发明显。星巴克、肯德基、国美、苏宁等近年来都在三四线城市密集开店。
受益领域:商超便利店、快消品、精品餐饮、物流快递、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汽车销售和保养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業的集群。
事实上,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升高,要想保持和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因此在未来,初级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将逐渐萎缩,而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会迎来爆发。
受益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与交通设备、数控机床、新材料、光伏制造等。
虽然中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超过40%。但还是远低于发达国家服务性消费的占比。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性消费具有可观的增长潜力。一方面,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这带来了医疗、养老服务需求的上升。另一方面,“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使得新生人口增加,也带动了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的需求。
有业内人士提出,让医疗、教育、养老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适时出台激励政策,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做长做细相关产业链。
受益领域:高端医疗、医药、社区养老、老年护理、保健康复、家政服务、体育健身、学前教育、保险、母婴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层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不仅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关服务水平,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还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产业和项目将得到提振。
另外.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12.2%。可以看到,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速比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速快近1倍。这也将对工业品、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形成利好。
受益领域: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农机设备、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农村金融、乡村旅游、有机农产品、农技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