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省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61;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金石本无声,不考则不鸣。经典传天下,片石颂千秋。刻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自汉朝以后逐渐普及,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碑碣又称为石书,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符号,它能传播文化,彰显民族精神;金石学家通过对墓碑、墓志的发掘考证,常常能填补史书的空白;碑碣更是探寻和开拓史源的实物证据。在陕西省三原县马额镇西王村有一通清代中期石碑,文革初期被砸成数块,散失于民间。当地王波(甲寅)先生等人为保护古碑,拜访了相邻各村,逐户寻找十余年,除石材华表两件、石羊两只、碑首、碑趺及碑身一小块还末找到外,碑身两块,碑额一块,祭奠台一套现已找回,并于2011年清明节前,在原址上复原了碑楼的原貌,将失而复得的石碑镶嵌在碑楼内。经现场考察,该碑现存745字,碑文拓片高205公分,宽80公分,楷书,23行,满行51字,王青阳书丹,清代嘉庆元年(1796)立。原碑身断裂为三块,现存上半部分,下半部一分为二,仅存右边四分之一,另一块佚失,碑文中缺失四世孙半部及五、六、七世孙全部题名谱。经检索诸种文献,均未发现该碑及碑文中提及的始祖王全、金斗王家、明代嘉靖年间王彦祐编重修家谱序等相关著录。碑文因年久泐失和文革期间被人为凿掉共计11字。并对碑中个别尚可辨认,但笔画不全的文字经过推敲,现将碑文特作标点 、校正 、作注,辑录成稿,以供参读。其碑刻释文如下:
馬额鎮王氏祖墓記 孫邑庠生 青陽沐手謹 書丹/
禮,祖有功,宗有德,示世世子孫罔敢失墜者也。是以家立廟,固当肃清其觀。□□有場亦宜栽培佳木,此承先啟后之重典也。粤稽我/ 祖邑庠生 諱彦祐者,即 始祖諱全之裔孫也,於大明嘉靖年间重修家谱序云:□(自)唐宋以来,居少华山脚下,号金斗王家。修仁修義,世/濟其美。由是,上格蒼穹,悟神人之言,避山崩之難,乃邑於富平縣赤兔坡居,□歷数世。逮元末紅巾蜂起,我 始祖一支復遷池陽/縣馬額鎮。嗣後,子孫繁衍,派别支分,有七户焉。惟東西道東三户世居馬額□(鎮),有二百餘家,六百餘丁,同时有七世焉。若其餘四户/遷徙流寓,有不可勝纪者焉。孰非我 祖積德累功之所致哉。但世遠年湮,□聿残缺,樹枝無存,觸目感傷不能自己。于大清乾/隆四十九年,同心同力脩筑墳塋,種植柏樹共数二百一十餘株。越十餘春□(秋),至嘉慶元年,又刻石以紀之。其所以崇明祀者,計深/且遠也。即今青葱蔚然。 祖宗之靈爽,如在碑記炳若; 祖宗之功德,咸□□(貽)厥後裔。当必撫其樹而敬心生,倍切於甘棠之愛護/;讀其碑而哀心感,不啻見荆棘之開除。兹当功竣之日,述其夲末,綜其後先,□(勒)諸貞珉,以垂不朽云/。
一世孫(一人):忠信
二世孫(二十九人):聪(住高家橋)、鄉飲朝良(住縣内)、殿賔、彦秀、守、愛賔(上四人住同官董家河);太學素臣、者荣、大賓;彦生、彦俊、唐;乃聪、乃純、玉潤;庠生作梁、乃智、玉振;壽官需、乃惠、玉顺;壽官震、乃寶;玉栗、乃禮、元德;彦仕、彦傑。
三世孫(八十人):吏员鵬翥、有祥、擧德、廣、有福、廷榮(住富平康家洞);玉統、擧仁、擧才、超、有成、崇智(住贺家坡);廷莢、世廉、擧賢、明、有年、振都(住董家河);世禄、居成、世栗、喜、世喜、振基(住董家河);世德、宏儒、廷芳、绳祖、世有、金魁、金成、擧;宫桂、興文、犬謨、建昌、萬成、宫杰、宫树、智才;壽官克敏、義士、綱、建寅、克昌、宫植、宫本、□才、進才;脩仁、永珍、斌、建宋、克敏、宫材、宫桾、修禮、求才;宫栁、永義、左、建和、克成、宫楨、宫斌、毓秀;自超、永禮、春、建玉、克敬、宫桃、宫成、宫寅;鵬博、宫椿、擧善、謙、愷、丙。
四世孫(二十一人):廣聪、廣智···;州右堂□、廣濟···;润、廣振···;珵、廣有···;如壎、廣德···;遜、银貴···;得華、增贵···;化祥、增榮···;吉祥、增學···;貴清、增魁···;起雄···。丙。(四世孫一部分及五、六、七世孫全部名单,因原石佚失而空缺)。
经理栽树孫:彦仕、鵬博。
经理立石孫:彦傑、廷莢、宫椿、擧善、謙、愷。
峕 大清嘉慶元年崴次丙辰二月上幹吉日敬立。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库分乡镇进行批量裁切、批量定制图层符号以及批量出图。Python作为ArcGIS的脚本语言,不仅简单易学,免费、开源,而且是面向对象的。它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对象构建,可以灵活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批处理。运用Python实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批量制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传统人工制图的烦琐和重复劳动。
注:(1)“/”:表示碑文上行与下行的分界线;(2)“□”:表示碑文中被泐失或者凿掉无法确认的文字;(3)“()”:表示括号内的字,是根据上下文或者部分笔画推敲的文字;(4)“···”:表示因石佚文字无法确认。碑文释读时,得益于王波老师和张宇龙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家族的迁徙流寓和发展延续,无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案王氏一分支族裔的迁徙原因,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重大变革。上述碑文分为两段,第一段为马额镇王氏祖墓记,叙述了始祖王全及金斗王家后裔,自唐宋以来,到清代嘉庆元(1796)年,时间跨越年七百二十多年,在陕西省境内迁徙流寓于七处。从元末红巾蜂起到清代嘉庆元年止,大约在三原县马额镇居住近四百四十年。第二段为始祖王公諱全暨历代裔孙题名谱,镌刻了七代裔孙姓名、仕途、学历及当年的居住地址。碑文信息量大,涉及到历史上发生的宋初少华山山崩之难、元末红巾军农民起义、大明嘉靖年间王彦祐重修家谱序、清代祭祀活动等事件。该碑虽为清代刻石,距今已经有二百二十年的历史,但其碑文在书法、文学、历史方面的文献价值较高,又是近几年才恢复的碑石,在国内尚无公开刊物发表。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已经恢复的碑楼正面上方题额楷书“王氏先塋”四字,下方是碑文。根据遗址布局,前排为祭祀台,台面和立板为青石板,面板与下部立板为卯榫结构连接,台面正下方挡板镌刻有祥瑞图案。中排是碑楼,主体为砖石结构,红色琉璃瓦歇山顶,底部为三级砖砌台基。据说原碑下有一石质的似龟非龟的动物趺,名曰赑屃,用以驮碑,文革佚失无法找回。后排是祖坟。本遗址是金斗堂王氏家族,供奉祖宗、先辈神灵,供族人祭祀、朝拜、思念的场所,也叫做私庙或家庙。该碑又是一通记事碑,碑文中记载有“金斗王家”,王氏族人迁徙过程涉及华县、富平县、三原县及耀县四地,可将碑名定义为“关中金斗堂王氏家廟碑”或“王氏先塋碑”。例如,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刊立于祠堂的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碑额题《颜氏家庙碑》 ,一般将该碑统称为“颜氏家庙碑”。
根据碑文记载,自唐宋以来,王全家族就居住在少华山脚下,为躲避少华山山崩之难及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王全族裔被迫迁居到富平县赤兔坡村,在那里生息繁衍了若干代;到了元代末期,因红巾军起义,社会动荡,在富平县赤兔坡村生活的王全裔孙中的分支,又再次迁移到了池阳县(今三原县)马额镇(元代叫马额村)定居,直到清代嘉庆元年,家族发展到二百余家,人口繁衍到六百余丁;且支分了七户,其中三户长期居住在马额镇东西道东(王堡),另外有四户,在清代嘉庆元年之前,分别迁徙到同官县(今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富平县康家洞,池阳县(今三原县)贺家坡和高家桥。王全裔孙迁徙路线如下图示:
1、迁出华县少华山地区的大概时间
碑文依据大明嘉靖年间王彦祐编《重修家谱序》中记载,在唐宋元的某个时期,也就是在发生少华山山崩之难以前,王全家族就迁出华县少华山脚下的某个村庄。由于在山崩之难之前,本族人十分幸运地就迁出了少华山地区,所以碑文中才有“上格蒼穹,悟神人之言,避山崩之難”的感叹语,家族成员逃过了这一劫难。这次灾害可能很严重,也十分突然,原来的居住地也一定是重灾区。又根据华县少华山区域发生有灾害的山崩史料统计考证,详见表1。唐宋元时期少华山地区曾经发生过三次有灾害的地震、滑坡及崩落现象。其中唐代一次,宋代两次,元代没有发现少华山山崩滑坡及崩落现象的记录。而且这三次山崩中,发生灾害最严重的是北宋熙宁五年(1072)九月,少华山阜头峰崩。在此期间,当地也有小震或者远处传来的地震波,导致少华山上出现山体崩落现象,但这些自然灾害都不具有灾难性。由此判断,始祖王全家族迁出华县的最大可能时间,是在北宋熙宁五年(1072)九月二十一日之前,即公元1070年前后;按自唐宋以来,居少华山脚下的碑文记载来判断,王全家族原来居住地,有可能在华县柳枝镇西南范围内,而且是靠近少华山山根的区域。
从唐末到宋代熙宁五年,王全家族最少在华县少华山地区居住了一百年以上。至于为什么要迁出?可以这样来推断,由于临山而居,少华山上经常会有小的落石、雨季滑坡或者山区土匪骚扰等威胁,生存艰难,不得已而迁徙。
表1 唐宋元时期少华山发生有灾害地震、滑坡及崩落统计表
2、由富平县洪水乡赤兔坡村迁出的年代和居住时间
按碑文记载“乃邑於富平縣赤兔坡居,口歷数世。逮元末紅巾蜂起,我 始祖一支復遷池陽/縣馬額鎮”。元末紅巾军农民起义,曾经波及到陕西关中地区,在富平县境内爆发战争的具体时间,就是由富平县迁出的时间。
据《富平县志》及相关史料记载,公元1356年,在河南与起义军转战数年的察罕帖木兒,以自己的战功已经升到中书兵部尚书。这一年,白不信、李喜喜率领的义军向陕西、山西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城下。察罕帖木兒与李思齐奉令前往收复陕西。至正十七年(1357),韩林儿党白不信、李喜喜等率众进击关中时,被李思齐等从高陵、富平等地击走。经一年战斗,收复了陕西、山西的全部失地。
李喜喜率领剩下的残部,流窜往四川。1356-1358年间,察罕帖木兒在陕西一带和红巾军作战。又查阅《三原县志》大事记和兵事纪要,元末到明初三原县境内,无农民起义及军事战争的记录。理论上分析,从发生战争的富平县域迁出逃难,向西越过赵氏河,来到无战争地区的三原县马额镇生活是合乎情理的。所以王氏后裔由富平县洪水乡赤兔坡村迁出的年代,可以断定为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在富平县赤兔坡居住时间为二百八十五年。这次因战争而迁徙,有可能家族中有许多人一起迁到马额镇。
3、在马额镇居住时间和其中四户迁出的时间
由富平县洪水乡赤兔坡村迁居三原县马额镇,直到清代嘉庆元年,即从公元1357年至1796年,在马额镇居住了四百三十九年。之后,王全族裔共支分为七户,其中有三户长期居住在马额镇,其余四户因某种原因,再次迁出此地。
按照碑文“始祖王公諱全暨歴代···”,即王氏历代裔孙题名谱来推算,最早由三原县马额镇迁到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的王氏二世孙“殿賔、彦秀、守、愛賔”一分支和住三原县高家桥王氏二世孫“聪”一分支,依立碑时算起,在五、六十年以前就已迁出,大概时间在公元1740年前后;住富平县康家洞村的王氏三世孫“廷榮”一分支和住三原县贺家坡的“崇智”一分支,迁出时间大概在公元1760年前后。据估计,从元末(1357)到今天,王氏裔孙已经繁衍了三十六代,男丁人口达到约六千人。
碑文中,一世孙一人,二世孙二十九人,三世孙八十人,四世孙二十一人后的题名谱,因碑石佚失无法确认。但据碑文记载:“有二百餘家,六百餘丁,同时有七世焉”。从世系表中的人数变化来看,为什么会出现一世孙一人,二世孙突然增长为二十九人?另外,同族共存七世人,如何解释?经分析,该家族迁到此地,历时四百三十九年,衍生了大约二十四代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不可能将所有裔孙名字都刻在碑上,碑文作者选择了以立碑为限,即以清代嘉庆元年间在世的男姓族裔,作为该世系表中的裔孙题名。一世孙可能有多人,但当年仅有一人在世,所以立碑时仅写“忠信”一人。而且一个家族具有世系繁多,源流久远,如历经二、三十代,宗族史具有四、五百年,才会出现七辈人共存的现象。目前,在以姓氏命名的村庄里,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关于碑文中“嗣後,子孫繁衍,派别支分,有七户焉”,这里的“七户”,其实是指从公元1357年迁入马额镇的四百三十九年间,又形成了七个王氏分支。
堂号是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碑文中“□(自)唐宋以来,居少华山脚下,号金斗王家”。说明在唐宋时,这一分支的王氏家族,就以“金斗”作为本族的堂号。查阅1997年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及相关王氏宗谱家谱等文献资料,金斗王家还无法与王氏谱系完成对接,有待继续考证。
碑文中,“鄉飲”是指清代每年由州县遴访年高有声望的士绅,一人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详报督抚,举行乡饮酒礼。碑文中记载有二世孙——朝良获得此项荣誉。“壽官”是明清两代养老制度中赐予老人冠带的一种头衔。必须是年老且德高望重者,经地方逐级推举产生的德行著闻,为乡里所敬服者。碑文中出现了三人,分别为二世孙——需、震和三世孙——克敏。“太學”是指古校名,即国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明以后,不设太学,只有国子监,在监内读书的称太学生,该族中二世孫——素臣为太學生。“邑庠生”,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庠为古学校之名,邑庠生俗称秀才,碑文中记载有青阳和作梁两人为邑庠生。“吏员”指古代地方政府中的小官,仅有一人是三世孫——鵬翥。“州右堂”指清代州官佐吏之一。碑文中仅有一人。
这通十分珍贵的清代中期碑刻,在五十多年前,被砸成数块,后经有心人收集整理,现重新立于三原县以北的黄土台原上,遗址荒芜已久,少为外界所知。碑身虽缺失一块,但碑文记载的史料文献内容基本完整。
据考证,当地在唐开元元年之前建马额村,元末至正十七年王家迁入,后续马额村庄范围扩大,才形成了王堡和西王村,后来马额村建镇后,治所在王堡。据1989年编《陕西省三原县地名志》载:马额村Ma e cun ,唐开元元年(公元721)前建村。为耀州、同官山货流通孔道,来往马、牛在此落脚,得名马牛村。明代(约1368年前后)转音为马额。又据《三原县志》行政建置和行政区划记载:唐宋以来,本县在多次移民过程中,居民借战争的间歇机会,多以氏族,亲缘为核心,休养生息,形成自然村落。明志中所记“前志”村名,冠以姓氏为村名者,占80%左右。
由此可见,唐代马额建村之后,随着元末(1357)王全裔孙的迁入,后续家族的繁衍壮大,到清代嘉庆元年“有二百餘家,六百餘丁”,才形成了王堡和西王村,两村也由此而得名。所以,这一支的王氏家族是王堡和西王两村的开拓者,马额镇才得以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了该镇集市和南北商道驿站的扩大和繁荣。通过对碑文和地方志的考证,能为关中地区的人口学、社会学及地方志研究提供详实的史学证据。
清代中期的家庙碑,能保存到今天,在关中地区是十分罕见的。碑文记录了金斗王家从唐宋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因山崩和战争而不断迁徙,充分反映该宗族生命不息,流寓不止的精神,在遇到不可抗力的灾难时,那种不断抗争的宗族迁徙史,是氏族发展历史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清代人修家庙,立祖碑的目的和作用,是希望族人继承先人美德,让“祖宗之功德,咸口口(貽)厥後裔”;为避免家族“世世子孫罔敢失墜者也”,防止族人不敬祖宗,同族之间不联系、不沟通,同族之间如同路人的遗憾,以达到尊祖睦族的效果,最终团结族人,争取家族的发展。族人“同心同力脩筑墳塋,種植柏樹共数二百一十餘株”,“又刻石以紀之。其所以崇明祀者,計深且遠也”。宗族由族人家庭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最小的社会群体。这种以族人血缘关系为主体的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完成了修坟、除草、植树、立碑等重大祭祀活动。碑载宗族史,植树祭前辈,流寓求生存,后人勿忘本。这种崇尚文明的祭祀活动,首先,以实际行动来缅怀和思念祖先;其次,是教育族人,应具有以忠事君,以孝为先的人格品德;再次,为漂泊在外的宗族后裔,在寻根问祖时,能够看到祖上的遗存,也是他们的精神追求。这既是一个家族发展史的典范,也充分体现了王氏宗族文明祭祀的传统美德,值得后世所敬仰,直到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碑文中的宗族发展史料十分丰富,可为谱牒学,宗族谱、家族谱研究提供实物证据,尤其为王氏宗族的谱序提供了重要证据。
综上所述,宗族文化的永续,是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军事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是导致人口迁徙流寓的主要因素。通过碑文解读、现场考察、查阅地方文献资料,我们见证了一个家族从唐宋到清代的发展史和两个村的诞生及所在镇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