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8-09-19 06:49杨蓉蔡立新
市场周刊 2018年6期

杨蓉 蔡立新

摘 要:大学生网络贷款是指借贷公司借助互联网金融这样的新兴平台面向大学生群体提供分期贷款等服务的经济行为。得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也随之逐渐发展壮大,表现出消费群体庞大、贷款流程简单、各类平台繁多、贷款利率高的特点。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网络贷款主要存在平台鱼龙混杂、大学生对网贷危害认识不够、家长学校缺乏指导、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贷款;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大学生网络贷款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06-0111-02

近年来,由大学生网络贷款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某女大学生以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代替借条从而获得借款的“裸贷”事件;再有,湖南某高校学生会主席多次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学生身份信息进行网络借贷,涉案总额高达近百万。在这一场场闹剧的背后,“大学生网络贷款”成了舆论的热点,也成了危害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社会“毒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设计了由大学生群体完成的问卷调查,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尝试提出一些可行的具体建议,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因网贷而产生问题。

一、 大学生网络贷款特征

(一)消費群体庞大

截至2017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1613万人。人数众多的大学生群体普遍表现出爱慕虚荣、攀比成风、消费不理性的特质。得利于科技的进步,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已然成为新兴产品的热烈追捧者。这样一个年轻、充满消费潜力的消费群体,在市场营销手段煽动下,极易出现盲目消费的行为。在生活费不充裕时就有可能会发生资金不足,需要借款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状况。这就为面向大学生的贷款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2015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大学生使用贷款获取资金达到8.77%,这其中小额信用贷款占比达5.33%、网络贷款占比达3.44%。

(二)贷款流程简单

与在商业银行贷款的流程不同,大学生在网贷平台上借款主要是通过手机注册登录网贷平台,上传个人身份证、学籍资料信息,再花几分钟视频签约,就可以迅速获得几千上万元的网络贷款,这过程中几乎没有对个人信用进行审核。部分网贷公司甚至可以只凭学生证办理,最快可以30分钟获得贷款。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网络贷款方便快捷相比传统商业银行更受大学生欢迎这一点也得到了体现。零首付、低利息、贷款额度大、无抵押、无担保、网络上渠道多、操作便捷、不需出门钱就到账是网贷吸引大学生的主要优势。而这种简单便捷的贷款方式正是传统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

(三)各类平台繁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00多个。目前网贷平台的种类主要细分为三种:

第一种分期购物平台,这类平台一边与电商对接从供货商手中以较低价格拿到货源,一边联系投资理财公司借得资金。大学生在分期购物平台购买产品,平台会向学生收取较高的利息,再将低利息资金回报给投资公司,从中赚取利息差价。这样的做法实际是将资金的利率算在学生头上,由学生承担,同时将电商的产品以较高的毛利销售给学生。

第二种网络贷款是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的P2P 贷款平台,这是一种将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资金需求人群的商业模式,如投投贷、名校贷、嗨钱网等。P2P 贷款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信用借贷交易,在这种贷款方式下借贷双方借贷关系的确立以及相关交易手续的完成都需要借助专业的电子商务物流平台。

第三种是蚂蚁金服、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这类平台需要一些信用额度才可以进行透支消费,比如芝麻信用要达到一定积分等。

(四)利率可与高利贷相比

许多网络贷款平台打着“最低月利率为0.99%”的广告吸引大学生们前去贷款,事实上,经过多项费用累加计算后年利率超20%。然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些网络贷款平台的利率往往高于中央银行5%左右贷款利率,有的甚至高达21.5%,年利率之高比起高利贷也是过犹不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 26 条,年利率不超过 24%,才可得到法律支持和保护,超过此标准均无效。

二、 大学生网贷的现状及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贷款消费倾向

在我们的调查报告中,有近九成以上的人数参与选择表明了大学生们有较强的消费欲望。结果反映出选择贷款购买电子产品(手机、手表、电脑等)人数最多,旅游聚会与购买衣服、化妆品等奢侈品也是近四成人的选择,而选择贷款创业的人数最少。这反映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倾向于贷款透支消费,选择借钱购买自己不能轻易承担的高额奢侈品。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和广告营销手段的不断成功促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他们不满足于温饱等同质化的生活而开始追求新颖别致和个性化的生活。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几乎全部来自父母,每个月有限的生活费满足不了因为攀比和要面子而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而大学生网络借贷也正抓住了这一机遇,设置高利贷、套利、“裸贷”陷阱。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就需要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他们的消费观念还没有养成,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诈骗识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诱惑。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鱼龙混杂

校园借贷的本质是一些第三方借贷平台以较高的利率向大学生发放贷款。这当中存在一些平台没有达到贷款资质,设置很低的贷款门槛,对借款人的负债情况和信用没有严格审核,盲目放贷,最后只能让借款学生的父母成为隐形借款人,由他们来为不良贷款买单。这些平台诱导和鼓励大学生借贷,过度消费,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校园悲剧。比如“裸贷”事件涉事的网贷公司,其实是一个高利贷团伙以互联网金融和社交工具为平台和幌子,完成非法的高利贷放贷。他们的交易名义上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实际上是个人约定好的私下交易,往往以私下交易为准,绕过监管。从本质上讲,没有严格规范管理的网络贷款与民间非法高利贷并无多大差别。在这起事件的最后,一位“裸贷”受害者因不堪舆论压力,选择跳楼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良莠不齐的网贷平台最终使社会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

(三)大学生自身对网贷的危害认识不够

首先,大学生自身对于网络贷款没有足够清楚的认知,甚至不太了解贷款的具体操作及盈利模式。其次,在选择贷款平台时也没有多做了解,获取充分的信息以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劣势,信息的缺乏和社会经验的缺少使大学生很难辨别出网贷里的骗局和陷阱。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的同学并不清楚在借贷行为中借款人与放贷人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也没有发现,或是因为处于劣势而放弃权利的主张。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借款前没有考虑好自己的还款能力,为了一时的冲动消费盲目借款,签订了超出自己风险承担能力的协议,却对自己背负的还款义务意识薄弱,产生逾期没有及时还清的现象。大学生普遍社会经验缺乏,又没有足够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在面临财务危机后往往选择拆东墙补西墙,在网络贷款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四)家长和学校缺少指导

在我们的调查中,近一半的学生在出现资金短缺时不愿意告诉家长和周围同学。这反映出大学生长期在外,和家长的沟通不十分紧密,也许会产生学生已经背负巨额债务家长仍不知道的情况。许多学生在贷款后信用意识薄弱,没有及时还款或没有能力偿还高额的利息。在产生财务危机时,他们往往需要家长和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大学生网络贷款迅速蔓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和学校较少的作为和大学生理财能力培养中的缺位。父母在面对孩子无法偿还的负债账单时,通常选择自己做隐形借款人替孩子偿还,避免对孩子未来的信用问题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学校更倾向于息事宁人的态度,以免对学校和学生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往往会和家长沟通希望花钱消灾能够尽早解决问题。这种心理对于学生理财能力的教育和消费观念的培养没有好处,反而会助长网贷平台对学生的压榨,只会将事态推向更严重的境地。

(五)相关部门对大学生网贷监管不力

相关监管部门的缺失,反映在一系列校园贷款的乱象中,比如高利贷、滚雪球和“裸贷”。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借贷并没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制度可以用来指导,可以用来参考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并不完善,导致大学生网贷几乎一直是监管盲区,因此相关部门急需对监管负责。特别是,当校园贷款转换为线上联系和离线交易时,监管更加困难。“裸贷”事件中,用裸照代替借条的借贷方式显然是不合法的。在社会上、校园中相关方面关于正规合法借贷方式的宣传以及诈骗、高利贷借贷手段的普及力度不大。

三、 大学生网络贷款建议

(一)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是有限的,只够维持日常开支,并不能做到真正的由自己的喜好隨意消费。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近70%的大学生生活费在1500到3000元之间,占学生总数的50.99%,而学生的生活费中有94.04%是来自父母。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应将学习放在第一位,未来的就业放在第二,用长远的眼光审视自己。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身为学生的身份,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承担责任。不染攀比之气,不盲目跟风,降低对物质享受的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等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作为自己的消费原则,时刻要求自己,避免误入歧路的可能性。

(二)相关网络贷款平台应加强建设

2017年9月,教育部出台规范大学生网络贷款管理的文件。文件中表示,任何恶劣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这份规范从源头上遏制了大学生网络贷款行为,将网贷平台驱逐出了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网贷平台只是作为借贷双方认识的牵线人,具体的借贷行为有可能通过微信等线下方式联系,从而成为监管的盲区。因此,除了从源头整治之外,也需要加强对微信等社交软件转账交易及公众号推送的监管,不让不良的网贷平台有可操作的灰色地带。

(三)大学生应提高对校园网络借贷风险的防范意识

在“裸贷”事件中,拍摄裸照的女大学生在明知会有严重后果的情况下逾期还款,致使债权人用裸照施压,这样的行为是极不理智、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固然,她们的遭遇让人叹息,但是从法律上讲,这些将自己的裸照传给他人的女大学生本身就在传播淫秽物品,她们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因此在此基础上,大学生也应该从周围的案例中学习,提高自己对于自我财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多学习一些法律常识,提高识别校园网络贷款陷阱的能力。

(四)学校和家长应该承担起让孩子远离不良网络贷款的责任

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离家很远,不能够时时与家长保持联系,甚至有家长认为学生到了学校家长就没有监管的责任。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尽可能多了解孩子目前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知道学生每月生活费去向。家长不能将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应该配合学校,多与学校沟通,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性的消费观念,提高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在理财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除了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活动,家长也应多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与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全面掌握学生近期各项状况,尽可能控制利用网贷借钱的隐患,共同为学生远离不良校园网络贷款做努力。

(五)面对新形势,传统银行贷款也需要改进

应该说,大学生网络贷款填补了大学生资金短缺时需要借贷的市场。我们注意到,从商业银行贷款项目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不愿意向银行贷款,主要还是因为面向学生的贷款项目,难以满足大学生消费贷款的需求。因为银行的信用风险较高,管理成本也较高,对于大学生消费贷款,银行始终保持着慎重的态度。虽然现在创业环境良好,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业也有各种税收优惠和税收优惠,但也存在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审批手续复杂、周期长、政策不能实施等诸多问题。如果在这方面能加以改进,相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乱象也能得以遏制。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规范将面向大学生的网络贷款平台挡在了大学生消费市场的蛋糕外,剩下能够食用蛋糕的就只剩下蚂蚁金服、京东白条等传统电商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更需要做出改进,开发出为大学生消费群体定制的贷款方案,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大学生贷款消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臻颖.议析校园网贷法律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7(1).

[2]卢祥兴.我国高校网贷法律规范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4).

[3]王雪云.互联网下校园贷的发展与规制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7(2).

[4]陈励.关于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情况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6(4).

作者简介:

杨蓉,女,江苏科技大学2015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蔡立新,女,江苏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