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谊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必须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推动管党治党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形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机制。
政治文化贯穿于
政党实践全过程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从建党97年的历程来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主要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建党到延安整风运动前,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初步构建时期;在整风运动的直接塑造下,延安时期的党内政治文化得到完整构建;建国初期,党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党内政治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党的八大以后,党内政治文化构建经历了曲折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党内政治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它在政党的政治实践中积淀而成,又贯穿于政党政治全过程,并且对政党政治运行发挥着巨大影响。党内政治文化是建立在丰富实践基础上的文化,是党组织的集体文化,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目标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党内政治文化有坚实的实践源泉,也有深厚的文化传承,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坚决清除党内
不良政治文化现象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而提出的全新命题。目前,大多数党员、干部身上所坚持和体现的政治文化是健康的、先进的,但也不可否认,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文化中也出现了不少不良现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坚决清除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现象。
党内不良政治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理想信念弱化,面对物质和利益的刺激,一些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败下阵来。二是同志关系异化导致圈子文化。圈子文化主要是“造圈”共利,少数领导干部将精力放在搞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上,把时间花在搞人身依附关系上。三是规矩意识淡漠导致“四风”问题继续存在。“四风”问题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目前在部分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四是权力监督乏力导致越界用权。一些地方一味追求GDP的绩效考核模式,造成了基层政府“公司化”,基层公务员“经济人化”的治理逻辑。五是好人主义作祟导致党内组织生活不够严肃。一些“墙头草”式的干部政治立场摇摆不定,立场随着他人的官位、权力、利益、利害关系而判断,存在骑墙、善变、功利的倾向。六是用人导向偏差造成基层干部干劲不足。一些业务熟、能力强、付出多的干部得不到重用,想干事、干成事、要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打击,造成懒政庸政怠政,甚至是堕落腐化。
党内还存在着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不正常、不规范、不健康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政治生态,使党内政治文化受到“污染”,必然坚决予以清除。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推动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拓展,在全党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毫不松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思想信念是制度建设的内核和灵魂,制度建设是思想建设的支撑和载体。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就要使二者同时同向发力,打出“组合拳”,形成强大合力。理想信念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核心环节,要聚焦真懂真信,不断创新党内政治文化教育的载体与手段,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控制力。制度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权力的笼子。
贯彻抓早抓小预防在先的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要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继续贯彻“抓早抓小预防在先”的工作方针,强化用好约谈诫勉等批评教育手段,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党员、领导干部既要自觉坚守纪律底线,又要追求道德高线,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早提醒常警示、早发现常约束、早追究常问责、早查处常建制”的“四早四常”工作机制,将严明纪律贯穿于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中。
明確纪律审查和监督管理的思路。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拓展,就是要使全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明确纪律审查不能放松的理念。要以纪律教育澄清错误认识,使党员干部对“当官为了什么,做官干了什么,离任留了什么”有深刻理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往基层延伸、向纵深推动,认真落实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相关规定,关口前移、责任明确,抓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时机进行优化协调,落实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要求,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中提前布局。
构建有效管用切实可行的作风机制。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的特点,抓一抓可好转,松一松就反弹,改进作风,贵在坚持,难在持久。一是坚持以问题整改为导向,以严格问责倒逼责任到位,着力巩固整治成果,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督促主责部门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超前评估和防控各种腐败风险,消除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制度诱因。二是要以高压惩治减少“四风”问题存量。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处置问题线索,并开展问题线索专项清理行动,将各类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全部纳入排查范围,全面清理、分类处理,不让每一个线索沉淀、不让每一个信访“失联”。三是精准定位审查重点,提升审查效率。针对当前基层违纪违法、侵犯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欺辱群众、办事不公、作风粗暴、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不正之风和以权谋私、虚报冒领、贪污侵占、腐化堕落、强征摊派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让敢于顶风违纪者付出惨痛的代价,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获得感。
(作者系扬州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委党校二级教授。)
责任编辑:李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