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悦
自1999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受叶浅予家属捐赠的6000余件作品以来,学院美术馆即有计划、分阶段、分重点地对这批涉及速写、草图、画稿、创作等涵盖叶浅予不同艺术时期的藏品,除了开展一系列长期的基础性整理,也逐步完成了信息采集和数据化工作。由此,除兄弟馆协商外借叶浅予个别藏品参与全国重大美术展览之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依托这批馆藏,或聚焦叶浅予直面生活的速写艺术,或侧重叶浅予不同题材的绘画创作,先后举办叶浅予藏品个展。
敦煌宝库
上世纪50年代,因建立中国画系培养后备人才之需,叶浅予及其所率几名业务尖子生赴敦煌临摹学习的藏品,以呈现叶浅予对民族艺术瑰宝的目识心记。据史料记录: 1955年,美协上海分会曾在陕西南路文化广场为之主办“敦煌壁画临本展览会”;1957年,北京朝华美术出版社为之出版《敦煌壁画临本选集》,皆收录本单元陈列的这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品。
1954年,为了学习敦煌艺术遗产,中央美术学院指派彩墨画系主任叶浅予作为“敦煌文物考察队”之领队,率几名业务尖子生和金浪、邓白等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师生一道,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他们在莫高窟进行了三个月的考察和临摹。从临摹中体会民族绘画的优点和特点,学习古代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借以提高我们对民族绘画传统的认识。叶浅予先生认为临本尽可能做到忠实于壁画的现状,个别临本由于原画过分残破,必须有所加工才能显示原画的精神,我们会适当加工。至于临摹的对象,是根据个人的认识和爱好,自行选择的。
敦煌壁画的内容,包含面极为广泛。如经变故事中的打粮、行舟、打猎等场面,统治者的显赫排场,以及音乐百戏等文化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的各方面,具有丰富的现实性。佛本生传和经变故事都来自印度,但壁画中的故事形象,却翻译成了中国人。“未生怨”连环画的情节是原来的,人物和背景却是唐代的现实,这些形象是从印度的形制中渗入了自己的想象,逐渐成为自己的宗教形象,使他们更加符合人民性。
民族赞歌
《民族大团结》(中国美术馆藏)是叶浅予1951创作的第一张反映新中国政治主题的中国画代表作。画面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与各民族代表欢聚一堂的祝酒场面,讴歌“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我们可以从叶先生的草图、画稿来看他创作的完整过程。叶浅予创作的《民族大团结》,意在通过这一过程,揭示叶浅予为谱写新中国民族团结主旋律在视觉美学建构上筚路蓝缕的艺术实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有该作的另外两个版本,以及多幅构思画稿与人物形象速写,比较完整地呈现了叶浅予在当时构思和表达民族团结主题时的创作思考与调整过程,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画家积极调动艺术想象,数易其稿,认真完成创作的态度和热情。
诚如叶浅予在多年后所言,面对分配的创作任务,“事先有个思想,想用具体形象表达中国革命的胜利,构思结果”,“的确下了很大功夫,表达了我的政治热情”,为同类政治主题的形象化表达和运用中国画技法表现方面,收获了筚路蓝缕的创作经验和图式经验。因此1963年张仃为《叶浅予作品选集》撰写前言时说:“叶浅予的《民族大团结》对于国画的推陈出新,有它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是作者在创作上的一个里程碑。”
其实推陈出新也罢,里程碑也罢,均源于叶浅予在当时富有挑战性地从解读民族革命和国家政治诉求入手以及从创造人物形象出发,在中国画艺术创作上对民族主题与题材的率先破题和立意。
曼妙舞步
叶浅予第一个画舞高潮出现在1961至1964年,之后他以擅画民族舞蹈而享誉画坛。“浅予画舞”并非出于他早年的艺术立志或自我规划,而是由他的艺术人生道路决定的,这自然也就有了他对于舞蹈人物形象生产的方法和特点。
从生活源泉上讲,叶浅予自上世纪40年代后有在西南采风和印度访问的速写和创作经验,不过正如他多次谈到的,他“爱看戏看舞,戏和舞成了我发掘美的典型的生活宝库”,“我把舞蹈家所创造的形象,通过画笔记录下来,进行再创造,成了人们另一种美的享受” 。这里,如果我们将舞蹈家创造的形象看成是一连串有机运动的舞步结果,那么叶浅予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的人物形象再创造,又何尝不是寻找自己舞步的过程呢?当然,这种“再创造”是艰苦的,综合的,它集中了叶浅予在生活宝库的浸润积累,汲取了在艺术宝库的经验习得,参鉴了艺术同道的教研启发,又加以“目识”、“心记”、“意测”的速写硬功夫锤炼,终于在“再创造”的舞步上跳出了自己的风姿和品格,并在中国人物画基本功问题上整理出“八写、八练、四临、四通”这一套全面的教学要求,他的“民族学”关注和实践也因此而别具一格。
我不禁会问,怎样从接触民族生活到聚焦民族歌舞,并“刷新”中国人物画题材与笔墨的舞步。更直白一些说,重要的不是看画中人的舞步,而是看作画者叶浅予的舞步如何起舞。由此而言,叶先生的民族美学,其实是一个相互之间有动作联系的有机整体,而我阅读了叶先生的两本书,一是他的艺术人生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一是他的艺术问题思考《画余论画》,叶浅予在书中对人生的交代和解剖、对艺术的总结和反思,让人感慨和难忘。当然,他在其中勾勒的民族学图景也更為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编辑:沈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