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摘要:管理会计从西方引进我国已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进行集中管理情形下,如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如何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笔者根据几年的管理经验,对子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务集中;管理型会计
一、财务集中管理现状
为实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运行,减少经营风险,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下属子企业采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即单独设立财务管理中心,中心归口所有子企业的财务核算及管理工作,受母公司的直接领导,子公司仅根据需要配备相应辅助人员。财务集中管理势必带来子公司财务权力受限,抵触情绪增加,给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管理型会计的推进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深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难
财务集中管理后,财务成了企业的外来户。管理层认为财务人员“非自己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财务人员参与和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深度,无法开展财务数据的“深加工”,处于财务数据价值链的底端。
(二)财务部门职责范围受限
财务部门的职责定位到底是什么,仅仅是履行核算职能,做财务数据的初级提供者吗?当然不是,从企业的长远来看,不管是企业发展需要,还是会计对生产管理支撑的天然属性,财务人员职业发展通道驱使,都需要財务人员不能只当“算盘”,必须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由于财务部门职责范围受限,导致财务人员只能是一个“算账先生”。
(三)优秀复合型财务人员少
财务集中模式下,需要大量优秀复合型财务人员,而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一般来源于原单位的核算会计,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人员素质跟不上,没有精力去完成管理型会计推进工作。
二、管理型会计推进难原因分析
(一)职责分工模糊导致财务部门职责范围受限
管理型会计的职能既包括财务行为,也涵盖部分业务经营行为和内部管理行为。在未对财务集中管理以前,上述三种行为决策权与责任最终统一于管理层,可以统一在公司内部管理体系中统一调配。在财务集中管理后,由于财务经理或主管会计往往由母公司直接管理,其决策权与责任由母公司直接承担,而经营行为或管理行为属于公司决策行为,其决策权与责任相应由公司管理层承担。这时,如果对财务部门职责没有清晰的界定和充分的授权,则会导致“权责利”的不统一,使得财务部门职责范围受限。这是很多单位财务集中管理后面临的难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往往会造成有利的事情拖着干而不利的事情无人问津,或者内部追究责任的时候互相推诿或指责。
(二)“外来户”导致财务成为信息孤岛
会计界知名人士马靖昊曾精辟地指出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主要区别:核算会计是后知后觉,管理会计是先知先觉。而要获得先知先觉,关键在于要掌握实时数据情况。在“大数据”时代,可谓“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而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是快速获取实时数据的必要条件。
财务集中管理后,财务部门成了企业的“外来户”,造成公司与财务部门之间信息不能有效共享,财务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各公司发展和经营情况,公司管理层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财务信息,财务部门的财务信息与其他部门的经营信息相互隔离,形成信息孤岛。
(三)单纯核算会计知识贮备有限难以胜任管理会计角色
核算会计主要是需要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操作能力强、工作细致的专门人才来承担,而管理会计的方法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体系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管理会计的水平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同时,由于管理会计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也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信息沟通不畅、信任度缺乏、知识储备有限等多方面因素,造成财务人员对公司经营发展情况“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难以快速完成从核算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真正履行管理会计角色。
三、对策与建议
(一)财务集中管理,母公司顶层规划是关键
财务集中管理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因此集中后财务部门的职责必须由母公司来界定,做好顶层规划,明确财务部门职责范围。由于管理型会计其职能范围与经营管理职能不能完全割裂,因此建议按照《公司法》赋予管理层职责与权力,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公司管理层对经营决策产生的后果最终承担责任,财务人员履行好管理会计赋予的管理参谋职责,做好决策过程中的利弊分析。
(二)打破信息孤岛,打造标准化的信息化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时代,单位要有效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必然要打造利器,这个“器”就是信息技术。信息化是支持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也是打破信息孤岛的有效手段。
要保证信息的有效沟通建议构建以企业会计信息为基础,ERP、供应链、资金管理、财务核算等多个模块协同作业的标准化信息平台。该平台涵盖数据收集、传输、验证、存储、查询分析等模块,具备会计等相关信息查询分析检查与评价等多种功能,便于母公司及企业内部各部门高效分析利用各类信息。
由于信息化实施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无论是在原有的各个业务与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整合改造,还是构建独立的财务信息系统,都要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有步骤、分层级地循序渐进,让信息化发挥“利器”的价值。因此,要保持信息系统的开放性,能满足今后不断的变化发展需求。
(三)提高人员素质或选配优秀人才
对一名优秀的会计一般要求有:具有全面的财务专业知识、账务处理及财务管理经验;具备优秀的统计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能够从相关数据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精通国家财税法律规范,具备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丰富的财会项目分析处理经验;熟悉国家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财务、税务、审计法规、政策;熟练使用财务软件、EXCEL等应用软件;诚信廉洁,勤奋敬业,作风严谨,敬业负责,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一名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有以上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及有关管理学、经济学方面和本行业技术经济方面的知识。原有的核算型财务人员是远达不到目标的,必须快速提高现有人员素质或选拨充实优秀人才。结合企业实际,提以下几点建议:
①加强培训,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储备;
②财务人员定期轮岗,熟悉多种情况,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③建立人才管理体系,明确财务人员职业通道,为吸引优秀人才打造良好环境。
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是经济规律运行中的一个趋势,是由被动领导向主动参与角色变换的重要过程。只有会计人员管理水平、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才会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更加规范,更好地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沈亚国.财务集中核算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界,2017 (15).
[2]马子玉.论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思路和框架[J].时代金融,2017 (24).
[3]陆飒.企业财务集中化管理的内容和强化策略[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