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萍
摘要:由于市场以及外界各项因素影响,商业零售企业在进行运营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以及类型的财务风险,会对企业切身利益形成威胁,因此各企业都加大了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与控制力度。而本文也将通过对零售企业主要财务风险的分析,探索出相应风险控制措施,旨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系数,保证商业零售企业的稳定性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商业零售企业;风险控制;库存管理
商业零售企业是向消费者直接提供商品服务的企业,该类型企业并不会对商品进行生产,会通过设置相应营业场所以及柜台的方式进行商品销售,像百货商场以及超市等,都属于商业零售企业范畴。该类型企业交易具有交易次数频繁、店铺选择与设计要求较高以及经营场所分散等方面的特征,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营运资金管理不善以及筹资等方面财务风险,需要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一、商业零售企业主要财务风险
(一)营运资金管理风险
营运资金是指企业在流动资产方面所投入的资金数额,像存货以及有价证劵等方面投入的资金都属于营运资金范畴。目前部分零售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存在着资金严重沉淀、应付款过多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整体资金周转效率过于缓慢,变现能力相对较低,很容易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条出现断裂问题,并不利于企业运营。
(二)企业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较为常见的财务方面风险,零售企业筹资风险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①投入资金成本过高,资金期限设置不当,致使资金融入出现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②收费分配出现风险,不当的收益分配使后续管理与经营活动开展受到了直接影响;③贷款资金没有得到及时回笼,商品库存周转出现滞缓状况,整体资金使用率相对较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着下降风险等。
(三)库存管理风险
为满足日常供应需求,零售企业需要进行一定量的囤货,使得库存管理重要性得到了凸显。但一些零售企业还是存在着滞销商品长期积压以及存货周转率速度慢等问题,库存管理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资金周转率相对较低。同时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没有及时进行盘点等,也会使商品出现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方面问题,会使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举措
(一)实施岗位控制模式
企业要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对相关岗位进行设置,并要通过岗位控制的方式,对内部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管控。在进行岗位设置时,要防止出现重要岗位由一人进行兼任的状况,像稽核检查以及业务经办等岗位,应按照转岗专人原则,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管理,以将道德风险以及操作风险控制在最低[1]。同时要对特殊财务活动实施有效管控,要真正将报告审批机制落实到实处,以确保制度所具优势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此外要做好重要财务活动规划工作,要通过向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的方式,对各项活动合理性实施严格审核,以从源头起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二)完善库存商品管理
由于商业零售企业是以商品销售活动作为主要经营活动的,所以库存商品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需要对库存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对库存管理进行不断优化的方式,不断对商品周转效率进行提升。
在具体完善过程中,要对库存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要通过对库存控制方式与手段进行不断完善的方式,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借助,高效完成商品库龄分析工作。要对超库龄以及周转较慢的商品进行实际检查,并要及时与供应商进行协商,以便通过退货或者换货的方式,对库存进行清仓处理,以完成相应资金回笼任务[2]。同时要对快要接近库龄的货品进行明确,并要结合市场销售情况,做好各项促进方案,以对商品销售效率进行保证。此外还要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要通过构建商品损耗追偿制度的方式,降低商品损失可能性,且要从供应链角度入手,與其他企业进行商业战略合作,以对库存进行有效管理。
(三)增强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对财务活动以及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之一,所以企业通过对预算控制手段的合理运用,完成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方面要对企业预算进行合理编制,要按照企业运营规划以及发展战略,结合企业财务活动特征以及经济活动需要,通过对零基预算法的运用,合理进行预算编制,要将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都纳入到预算指标之中,以实现全方位预算管控模式;另一方面要对预算执行进行优化,要通过对各岗位以及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切实强化的方式,不断提升预算执行水平,要按照预算额度内部审批机制做好各项执行优化工作,且要在发现超过预算时,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审批工作[3]。同时要按照市场环境变化,及时对预算额度进行调整,要在业务部门提出申请后,由预算管控部门实施审核与调整,要防止出现私自进行预算额度行为调整的状况。此外要实施预算激励考核,要通过构建透明、全面以及科学的预算考核激励机制,以实现企业收入与预算管控的有效融合,从而真正将岗位预算管理以及企业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完全带动起来。
(四)优化应收应付账款管理
零售企业大部分客户面对零售消费群体,现金流较充裕。但对于实物团购客户存在应收账款管理,特别是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同时发行商业预付卡,商业预付卡存在赊销情况。对于商业预付卡应收款的收款管理问题也突显重要。企业预付卡销售虽然能够切实对企业销售进行拓展,保证企业销售额,但其也占用着一定数量的企业资金,赊销预付卡用户在消费后,商场要对供应商进行商品款的结算,同时企业在进行回收过程中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需要做好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工作,首先要按照应收账款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并要设计出配套的回款管理以及赊销销售流程;其次要设置信用政策,要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记录,以便按照客户经营状况,对其展开适合的账款回收政策;再次要做好赊销管理,要在进行赊销销售之前,对客户实施信用调查工作,并要在赊销业务形成之后,对业务人员实施应收款回款率考核,以对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进行有效带动,保证整体回款率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最后财务部门要做好应收款回款监督以及催收工作,要尽量降低坏账问题的发生概率[4]。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对供应商占用资金时间以及供应商应付账款时间进行延长的方式,科学对应付账款的额度以及付款时间进行调整,以确保应付账款付款情况可以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五)完善投筹融资决策
为妥善解决企业筹资问题,确保企业筹资以及融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企业需要对筹融资决策科学性进行保证。要通过树立科学资金管理观念的方式,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合理、高效的筹融资决策方案,保证风险价值以及时间价值观念可以贯穿财务管理全过程,能够将筹资以及融资活动作为企业管理重点,要将自身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以吸引更多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时有条件,企业还要做好权益资本成本管理工作,要通过对投资项目风险以及回收周期等内容的科学分析,对投资项目实施全面化评估,以降低后续投资风险发生几率。
三、结束语
商业零售企业要认识到财务风险对企业自身运营所产生的影响,要认真对企业内部所存在的各项财务风险进行客观分析,并要按照分析结果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出与之相符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便通过预算控制以及增强库存管理等手段,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管控,从而切实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可以得到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春娜.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 (08):204-205.
[2]龚琴.社会经济影响下零售连锁企业的财务控制[J].经贸实践,2015 (10):54-55.
[3]施雪莲.商业零售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4 (18):59+61.
[4]胡秋红,董炎,梁惠云.商业零售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评估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4 (0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