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用行动书写责任担当

2018-09-19 11:42管竹笋
WTO经济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管廊钢铁责任

管竹笋

6月10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国企“大学习、大调研”暨《中国力量》出版座谈会。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著名国企研究学者李锦携弟子李宁历时10个月调查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力量》,在会上受到理论界、新闻界与经济学界的好评。

《中国力量》是我国第一本全景式记录中央企业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纪实文学。全书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转换动能、扭亏为盈、在全球钢铁建设中展示中国力量的经历,提供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样本,是运用十九大精神分析国企改革实践的著作,用新时代的语言体系认识与解读国企改革发展史。

从社会责任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本责任满满、正能量满满的精品力作。

融入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

一家负责任的企业,首先在思想、理念和文化上应该是负责任的。读完《中国力量》,第一印象是负责任的理念已经深深融入中冶集团的企业文化,这在贯穿全书的企业文化表述中都有体现。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

“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在《中国力量》全书中多次出现,一看就能让人记住,读完催人奋进。“不耽误”是效率、进度上的要求,“不懈怠”是状态、质量上的要求。“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是中冶集团追求的企业状态,也是中冶员工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面貌,解决了中冶“应该怎么看、应该怎么干”的“时代之问”。这种企业精神在中冶人的心里落地生根,成为员工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为锻造一支负责任的员工队伍提供了精神标杆,引导中冶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企业精神激励每一位员工时刻、全身心投入到岗位工作中,负责任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个利益相关方。

读完全书,我们可以发现类似融入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比比皆是,如:“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的企业愿景,“持续创新发展,共铸世界未来”的社会责任理念,“用心铸造世界”的座右铭,“扛着红旗不放,站在排头不让”的奋勇争先精神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社会责任理念对中冶集团企业文化的浸润。

经受市场检验的责任竞争力

责任竞争力概念由金蜜蜂智库创始人、首席专家殷格非2015年首次在国内倡导提出。责任竞争力是指企业运用自身专业优势解决社会、环境、员工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使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经济效益得以同步提升,即企业的责任竞争力得到增强。责任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背后体现的是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中国力量》介绍的是在过去“极不平凡的五年”,中冶集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扭亏为盈的历程。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中冶集团经受市场检验的责任竞争力,特别是在第二章“转折:回归主业”和第六章“转型:挥师新兴产业”中均有生动的体现。

在该书第二章,集中介绍了中冶集团立足于回顾中国钢铁行业的产生和中冶冶金建设事业70年的历史与光荣,深刻认识到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冶金建设国家队,着眼于重铸国家钢铁实力,将人才和资源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高端集中,围绕核心主业,打造世界一流核心技术、世界一流的专业化品牌。中冶在过去五年聚焦主业,既传承了历史,丰富和发展了主业的内涵,又推动公司迈向钢铁冶金行业的新高峰,提升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善了经营状况。主业竞争力增强得到市场的检验和认可,该书第四章“蝶变:湛江钢铁平地起”、第五章“逐鹿:越南河静的全球角力”详细介绍了中冶集团在当前世界钢铁版图最耀眼的双子星建设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

与之相对应的是充分体现了公司责任竞争力。中冶集团全力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设运营服务“国家队”,让中国钢铁力量引领全球。在聚焦主业过程中,中冶集团化解了过剩产能,优化了行业结构,带动了中国冶金建设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国家钢铁产业的升级,充分展现了公司作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价值,发挥了中央企业“顶梁柱”和“一带一路”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在该书第七章中,系统介绍了中冶集团依托数十年深厚的冶金技术,发挥设计、施工企业的领军优势,瞄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领域进军,开辟了公司发展的蓝海。在冶金行业,管廊是标配,钢铁生产涉及的各种高温高压企业和液体管道,都需要用到相关管廊技术。这让中冶在管廊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与之相对的是,当前中国城市普遍没有配套综合地下管廊,各地暴雨后的“看海”、各种原因开挖后的“拉链路”等现象,成为高速城市化背后挥之不去的痛楚。

中冶集团瞄准万亿级城市地下管廊建设蓝海市场,在倾力打造了珠海横琴地下管廊样板工程后,凭借自身管廊技术优势,借地下管廊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举全集团之力打造中冶管廊品牌。在公司内部,中冶集团成立国内第一家管廊技术研究院,积累和储备管廊建设技术;在公司外部,先后与相关企业、金融机构成立国内第一家管廊投资建设专业公司,第一支千亿级城市综合管廊产业基金,受住建部委托开展管廊领域关键课题研究。中冶将冶金主业优势延伸至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领域,打响了“中冶管廊”品牌,2016年以来连续中标了武汉、兰州、西安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综合管廊项目,为这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中冶人的智慧。这也是责任竞争力理念在中冶集团发展中的生动体现。

绿色钢铁企业建设者

该书第四章“蝶变:湛江钢铁平地起”,解读了中冶集团在湛江钢铁——世界最大的在建钢铁项目背后的付出和努力,特别是中冶集团用最高的标准将湛江钢铁建设为绿色钢铁企业的领先做法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这里分享该书中冶集团参与湛江钢铁建设的几个细节。一是环保投入。湛江钢铁一期项目计划投资从697亿元压缩至415亿元,但环保投入却从53亿元升至64亿元。整个基地应用了116项节能环保技术,确保了项目满足国家对重点工业行业的特别排放要求,引领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理念的实践、环保技术的进步。二是湛钢煤场。与传统煤灰四散的原料厂不同,湛钢煤场的煤输送、堆存、处理都在封闭型的料场内进行,对周围厂区环境没有任何影响。大宗粉料的封闭环保储存,实现了“用煤不见煤、用矿不见矿、运料不见料”的绿色清洁生产。这个全球领先的绿色环保智能化的原料场投资省、运营成本低、环保和社会效益兼顾。三是热法海水淡化技术。项目建成后每天可净化海水3万吨,实现钢厂余热蒸汽的零排放,提高了钢厂设备的冷却效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减轻了钢厂生活对地下水源的依赖。四是烧结烟气净化。湛江钢铁烧结烟气净化一期工程投产后,经过近5个月的运行,各项污染物排放标准均优于国家标准。活性炭烟气多污染物系统治理技术及装备用实际行动描绘了“湛江蓝”。

用心培育“大国工匠”

企业履行员工责任,除了要保障员工的权益、关心爱护员工、解决员工困难以外,最重要是让员工在企业的平台上得到发展、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贯穿了中冶集团对人的重视,精心开展员工队伍建设、真情关心爱护员工、紧紧依靠员工来实现发展。这里主要围绕《中国力量》披露的“大国工匠”来分享。

在《中国力量》出版座谈会上,举办方特别邀请了中冶集团的曾正超、吴春桥两位“大国工匠”出席。其中,曾正超出生于1995年,在2005年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焊接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金牌零的突破。

吴春桥1989年技校毕业,在砌筑一线干了27年,目前身兼全国冶金建设高级技能专家等多个头衔。2016年在央视《中国大能手》砌筑专场比赛中夺魁,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工匠”。吴春桥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和发明创新,围绕焦炉、高炉内衬砌筑工程中出现的新工艺、新问题,改进施工现场的耐材运输系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显著推动了行业技能进步。

他们只是中冶集团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这些“大国工匠”与成千上万的中冶人构成了中冶集团庞大的工匠星群。该书在第十章“铸魂:历久弥新的中冶精神”中系统介绍了中冶集团重视劳动、尊重人才,创新用好用活人才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技能人才特别是拔尖技能人才的素质和水平,营造人人能成才、人人尽展才的良好氛围。

属地化运营贡献“一带一路”建设

该书第六章“远征:‘一带一路的中国名片”可读性好、故事性强,讲述了中冶集团贡献“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经典案例。特别是中冶集团基于文化软实力打造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用心开展属地化运营,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多个项目的成功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冶集团始终坚持属地化运营,通过人才本地化、经营管理属地化、企业文化属地化等策略,有效融入当地社会,赢得业务所在国家和利益相关方的理解、认可和支持,用负责任的现场赢得了市场,实现了责任先行、责任护航和责任开拓。

该书介绍了在越南台塑河静钢铁项目,中冶集团利用属地化管理方式,解决越南当地约6000人就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约3000人次,上缴税金约3000万美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冶集团充分保障越南籍员工的福利待遇,对于正式录用的越南籍员工,与中国籍员工一视同仁;对越南籍员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和岗位培训,提升业务技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促进中越籍员工之间的交流。中冶集团用心对待越南籍员工,保障了项目按进度保质保量推进,也赢得了越南员工的信任。在越南河静“5·14事件”中,一批越南籍员工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中冶员工。在暴力事件发生后,越南籍员工不离不弃,利用本地人的身份优势照顾和保护中冶员工的案例,让人读后非常感动。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项目,位于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近300名中冶人和1500余名巴基斯坦员工已经扎根了15年。在过去的15年中,山达克项目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00余次,参与培训的巴方人员达8万余次,为巴基斯坦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该项目也被巴基斯坦前总理誉为“中巴经济合作的典范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冶成員企业中冶建工撰写的《提升属地化管理,开启外籍员工新生活》案例,被评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最佳案例。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

猜你喜欢
管廊钢铁责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团队介绍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议综合管廊的建设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