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诺邓,源起于一口盐井。
诺邓,扬名为一只火腿。
而我只钟情于它的旧。
诺邓的旧是一寸寸光阴抚摸出来的陈迹,蓄积着岁月的温度:诺邓的旧是一代代人生写就的故事,浸染着烟火的气息。日升月落中,青丝白发问,簇新的门楼褪色,新舂的土墙黯淡,砌好的石台阶长出了青苔……诺邓是时间淘洗出来的奇迹。
二
在荒寂的山岭间,诺邓的出现有些突兀,像一只鹰张着黑色翼翅从天外飞来。
因为过度的砍伐,周边的山岭都光秃秃呈现出死寂的颜色,正当你视力疲乏,昏然欲睡时,一个房屋密集,绿树掩映的村落突然跃入眼帘,有如聊斋故事中诡秘的奇遇,灰黑的屋脊,飞扬的檐角,土红的墙壁,无一不陈旧黯淡,无一不喑哑肃穆,却一律散发出非同凡俗的气场。
据统计,诺邓目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40多座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和20多座古庙宇。这是一个古建筑的博物馆。你可以沿着一户接一户的人家,从明朝走到清朝,走到民国,从世俗百姓的庭院走到承载万众信仰的庙宇,从沧桑古驿路走到泣血的贞节牌坊……
在诺邓,你会遇到一段又一段的旧时光。
诺邓民居一幢接一幢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状如蜂巢。狭窄的地势迫使它们不得不沿着山形层层递升,前面人家的后墙连着后面住户的院坎,后面住户的大门远远看去就像开在前面人家的屋顶上一般,邻里之间楼台相连,门道相通,黑压压,密匝匝,仿佛布下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八卦阵,每一道坎,每一扇门,都暗藏玄机。如此稠密的居住格局让人不难想象从前人烟富庶,百业昌盛的景象。
诺邓号称“千年白族村”,关于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樊绰的《蛮书》,距今已1000多年。“诺邓”这个地名从那时候起就延用至今,白语的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想来原是一个山高林密的去处,之所以吸引人们来起房盖屋,安家落户,是因为这里有盐井。
诺邓诞生在一口盐井之上。
“一咸三分味”,盐的调味作用讓它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唯有盐是不能自己生产的,人们只能依赖商贾的供应。在古代,盐税又是国家代价最低的税种。因此盐曾一度意味着财富,意味着权力,甚至左右过政治格局。
传说是一个牧羊人最先发现诺邓卤泉的。他的羊群总爱跑进一条沟谷去舔食地上渗出的泉水,每次都要扬鞭催赶才肯离去。牧羊人满腹疑惑,就用手指蘸了点泉水尝尝,发现那泉水是咸的。
这是一个让人欣喜若狂的发现,人们闻讯赶来,在这里开凿盐井,取水煮盐。诺邓盐洁白细腻,质量上乘,很快扬名滇西。盐商们也蜂拥而至,沿着崎岖的驿路把诺邓盐贩卖到四面八方。
诺邓从此开启了一段辉煌之旅,一跃成为滇西历史上的经济重镇之一。
制盐,贩盐,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白族是一个善于治家的民族,有钱之后,第一件紧要事便是盖房子。
白族人对盖房子有着追求理想般的热情,盖房子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大理有句俗话:“大瓦房,空腔腔”,意思是说白族人即便是缩衣节食也要盖房子。这房子不仅仅用来居住,还要用来代代相传,承载祖宗荫德,家族血脉和清白家风,倾其所有也不为过。
去过大理的人都会对白族民居有深刻的印象。白墙青瓦,飞檐翘角,典雅大方,其间山墙照壁,门窗檐廊,处处精雕细琢,装饰精美。白族民居并非一个简单的遮风挡雨的处所,它集木雕、石刻、绘画、书法、盆景于一体,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是精巧打造,匠心独运的结果。
诺邓民居的建筑式样基本与大理民居相同,多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主,却因为四面大山堵塞,找不到一块平坦之地,它们只好顺着山势,在陡坡上一层一层地往上建盖,形成了错落交叠,鳞次栉比的建筑特色,诺邓北面山上的民居就有了“北山重楼”之称。也因为地形逼窄,诺邓民居在面积上大大缩水,许多民居可以说是“袖珍”型的。
三
如果把四平八稳建盖在大理坝子里的白族民居比作宋词里的长调,优雅大气,可以从容铺叙,那么在逼窄山坡上建盖起来的诺邓民居便是一首小令了,纤巧玲珑,满溢清丽明媚之感。
石块铺就的巷道鱼网似地撒开,沿着苍苔密布的墙脚,弯来绕去,一幢幢古老的民居就被串连起来。诺邓的巷道没有一条是平直的,它们依山盘旋,往上是坡,朝下成坎,不能通车,人背马驮依然是这里的交通现状。这对诺邓而言是件幸事,闭塞的交通让它得以完好地存留千年。
诺邓村口有一幢小房子,房内是现今仅存的一口古盐井。走进去,只见一口深深的直井罩护在实木井架下,沿着一段实木楼梯才能下到井口,人们在此汲取卤水,然后担回家去熬制成盐。
据考证这口盐井汉朝时就已经开采。时过境迁,在大量海盐的冲击下,诺邓以盐业支撑的繁荣时代一去不返,它还复为一个荒寂的小山村,这口盐井却依然咕咕往外冒着卤水。2000多年的供养,大自然无私的馈赠,令人动容。
古人云:“天地者,生之本也”,诺邓古盐井,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天地的覆载之恩,便在古盐井一侧建了一座龙王庙。诺邓龙王庙建于明朝,后几经修葺重建,少了些时光的灼痕,庆幸的是里面内容如故。
诺邓龙王庙与别处不同,人们在这里供奉的是卤脉龙王,即旱龙王。农耕生产要求雨,以煮盐为生的诺邓人却要求旱,雨水多了,会冲淡卤水,增加熬制的成本。
诺邓龙王庙里供奉着龙王夫妇的塑像,两座塑像中间竖一个牌位,写着“勅封灵源普泽卤脉兴旺得道龙王之神位”,牌位上方与众不同地雕刻着5个龙头。这5个龙头有何意味?这要追溯到明朝时期,明政府在诺邓设立了“五井盐课提举司”,管理着云龙五大盐井,牌位上的五个龙头,表示他们分别管理着一口盐井。
龙王庙正殿上方的横匾“以井养民”四个大字表述着人们对古盐井的感戴之情,两侧对联“井养不穷资国赋,龙颜有喜利民生”,道处盐井富国养民的功绩。
在龙王庙前还有一个古戏台,据说是龙王爱看戏,人们投其所好而建。
古戏台在后来修建国营盐厂时拆掉了,现在的戏台是重建的。飞扬的青瓦檐角下是层叠的精美雕刻和彩绘,不乏端庄秀逸。戏台两侧上场处和下场处写着“出将”“入相”,循的都是旧时规矩。我却心心念念着那个被拆掉的古戏台,偏执地认为明朝时修建戏台时人们心里交织着虔诚、敬畏、感恩、祈福等诸多情愫,而现代人的重建不过是简单地想把一幢损毁的建筑再现给游客,有了招揽的嫌疑,更何况古戏台被漫长岁月打磨出的华彩是无法再现了。
四
诺邓民居建筑群分为北山和河东两大部分,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在这里,你找不到两幢相同的民居。每户人家的地基不同,或在沟谷坎崖,或在山腰陡坡;每户人家的居住面积也大小不一,宽窄不同:各家主人的文化品位、美学观点、趣味爱好也迥异,加上经济实力、风水堪舆等各种因素影响,诺邓民居便有了同中有异,格局多变的特点。
在诺邓,推开一道门便打开了一段旧事。
旧,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字。《红楼梦》里宝玉给黛玉送去两条旧手帕,惹得那黛玉神魂驰荡,情意绵缠,忍不住研墨蘸笔,写下三首动人心魄的题帕诗。旧物,故人,其间有着不能向外人道的默契和感应。诺邓一色的古旧房屋里掩着往事,攒着前尘,只等一颗懂得的心去翻阅。
岁月风霜打磨掉诺邓民居的光彩,许多楼阁,庭院都显得破败了,但是门窗,梁柱,山墙,院壁上的雕刻,绘画和书法却在丝丝缕缕间透露着做丁考究,图案精致的信息,从前的秀雅大方都藏在这些细节里。
先说诺邓民居的大门吧。
沿着青石巷道往前走,一道接一道的大门在两侧拥挤着,有高门大户,也有寒微人家,却一律是两块实木的门板,在或高或矮的台阶上,有的悄然掩闭,有的吱呀洞开,有的半敞半合。诺邓民居的大门大多是木架瓦顶,由青灰的板瓦和筒瓦砌出高翘的檐角,优雅流畅,有的还饰以鸟兽雕塑,大气端庄。门楣的装饰格外细致,由一块块精美的镂空木雕有序地层层榫接起来,有花草、鸟兽和各种吉祥图案。有的人家还要在大门两侧面两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或疏影横斜的花鸟图,有的人家会写一副彰显家风祖训,寓意温良恭俭的对联,再加一对石刻或泥塑的狮子。
若要细细鉴赏,一道大门里蕴含的学问就多了,其间融汇了数道工序,多种技艺,不厌繁复。在旧时大门是主人社会地位的一个表征,也难怪人们要在其上倾尽全力了。
站在一道古旧的大门前,透过斑驳的时光,主人的心思不难感受,他竭尽全力想通过一道大门来展示他的栖居理想,他的经济实力,他的情趣品位,他的胸怀格局,他的处世原则,甚至他的人生观和信仰。通过一道大门那素昧平生的主人我们已经熟识了大半。
再说诺邓民居的窗吧。
诺邓民居的窗有“百式窗棂”之称,据说有470多种类型。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菱花窗、书条窗、万字窗、网格窗等在诺邓随处可见,有的一户人家的窗就有十余种类型。这些木雕窗棂久经风霜熏染,颜色黯淡,木质朽旧,细看却发现它们无一不精雕细琢,极尽华美,像一个迟暮美人,暗藏的气韵,照旧逼人。诺邓的一方小窗上铺展着各种福禄寿喜图案,各种花鸟景致和各种故事人物,华丽繁缛。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扇精美的窗户能框住诗的情怀,画的意境。
诺邓的院落也是别致的。
由于地势陡峭,人们盖房子时先要用石块砌出一个平台来,房子就建在这个平台上。根据地势陡缓的程度,有的人家需要砌一、两个平台,有的人家却需要砌四、五个平台。这样正房、厢房和倒座房就不能修建在同一个平台上,这是诺邓民居为顺应自然环境采用的错层建筑方法,却获得了高低错落的景观效果。正房位置高,厢房位置矮一点,与之交接的倒座房位置再矮一点,各房的屋檐自然就随之高低交错,层层递接起来。下雨时雨水要流过数层屋檐才能落到地面上来,就有了“三滴水”“四滴水”“五滴水”这般诗情画意的称谓。
在这样的格局下,院落自然也呈现出台梯式。有的人家院落里有三四个台面,用青石台阶逐层相连,踏过一磴磴青石台阶才能进到堂屋里。那青石台阶被反复踩踏,透着圆润的光泽,再加三五株花草点缀,一方幽雅院落便在眼前。
屋檐五滴,台梯院落成为诺邓一景。
站在这样的院落里,抬头看天,一小方明丽蔚蓝筛落下的陽光温润亲切,洒在层叠交错的屋檐上,瓦沟整饬,瓦当古朴,忽然就让人想念一场雨,想念雨水从一层接一层的瓦顶落下的声音,滴嗒,滴嗒,滴嗒,最后在院落里跌作一朵小小的水花。
站在这样的院落里还会让人想念古装,想念女主人宽衣长裙扫过一层层台阶的情景,她发髻上的步摇微微颤抖着,颤抖着那个慢生活时代悠长的等待。在运输靠马驮人背的年代,男主人出门贩盐,往返一次短则数月,长则数年,足以让她一身的华服褪去色彩。
这样的院落一脚踏进去,你便看到一支远古的歌谣在回旋,时光之水从青灰色的瓦沟上淅沥流下。
五
万寿宫是诺邓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传说建于元朝,曾是外省客商的会馆,明初不知何故改作了寺庙,初叫“祝寿寺”,后改名“万寿宫”。解放后万寿宫分给一户村民居住。
乡土学者杨希元是诺邓人,我看过他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他写道,诺邓多庙宇,里面供奉的神像大多让小孩子看了畏惧,惟有万寿宫里的神像他不怕。他说,万寿宫里供奉着三尊佛像,中间那尊佛像还戴着蓑笠。我不由心驰神往,不令人畏惧的神像,想来慈眉善目:那戴着蓑笠的神,该是与农桑有关吧?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都被损毁了。如今的万寿宫只是一个空空的破旧院落,一块残碑寂寞地立在里面,任凭风雨吹淋。据当地资料介绍:“还有部分木梁构造与地面砖石如旧。”痛惜,惆怅,顿生万千感触。
从万寿宫的沧桑起伏可以知道诺邓村民的祖上有许多来自内地或沿海,他们因为经商、从仕落籍于此,接受了白族的语言和习俗,与当地原住居民融汇在一起。可是一个人不论走多远,故乡的记忆和经验总会潜伏在心底,它们总会找到一个缺口在生活中再现出来,在诺邓的各式庙宇,商会,祠堂、碑坊上,我们不难发现中原传统文化在时隐时现。
棂星门是我喜欢的一个景点。
传说棂星“主得土之庆”,古人祭天,是先要祭棂星的。把进入孔庙的第一座大门叫作“棂星门”,有尊孔如尊天之意。
诺邓棂星门是一座四柱三楹的木牌坊。青灰瓦片砌出三重飞檐,上有龙兽雕塑,生动逼真,下是繁复精美的木雕,榫卯相吻。经风沐雨之后棂星门有着古典的端庄和沉郁的大气。中门之上书“腾蛟”,背面写“起凤”,字大如斗,这偏远的小山村顿时有了儒雅之气,虽是贩盐经商之地,尊孔崇儒却是人们心底最深的情结。
棂星门旁边有一株梅树,据说是明代古梅,我去的时候没赶上花期,那虬枝绿叶却像是长着眼睛,摇曳之间也频频传情。
过了棂星门便是孔庙。
孔庙是诺邓的荣耀。按明朝礼制,州、县级的地方才能有孔庙,诺邓破例享受了较高的礼遇,说明当时这里的经济是十分繁荣了得的。诺邓文庙规格严谨,古朴典雅,大殿里塑着的孔子身着布衣,显得朴素可亲。据说塑孔子像的泥巴都是从山东曲阜带回来的,这份虔诚说明诺邓当时重视教育,推崇儒学,学风颇盛。时至今日四方百姓也时常前来孔庙祭拜,以求学业上进。每年这里还要定期举办祭孔庆典,所有祭祀的缛礼繁节都要演绎一遍,一丝不苟。坚守教育,崇尚国学,耕读传家的意识在这里延续着。
站在孔庙前自然会想到山腰的题名坊。
题名坊原是“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后来成了黄氏私宅,提举司大门被改造成记载黄氏家族科举功名的“题名坊”。黄氏一族真,,过两个进土,五个举人,秀才数百,算是当地最负盛名的书香世家。
题名坊前面刻着“世大夫第”,背面写着“科贡传家”,毫不避讳地道出科场扬名,步入仕途是封建社会最高的人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渗透到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藏在深山里的诺邓也不例外。
承载宗教祭祀功能的孔庙在山顶,满载科举功名的题名坊在山腰,它们遥相呼应,一个在神界,一个在俗世。孔庙与科举一直是密不可分的。
孔庙一侧是武庙,里面供奉的是关公像。文庙和武庙比肩而建,寄托着诺邓既出文人,也有武将的希望。
孔庙西边是玉皇阁。
诺邓玉皇阁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座道教官观,它和文庙,武庙一起并列在山顶,构成了诺邓的精神世界。星云大师说,寺院就好像是学校,可以学习做人。这里融汇了孔子的仁礼思想,老子的清静无为,关公的千秋忠义。
诺邓玉皇阁共有三层,全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巍峨。支撑整个建筑的四根木柱,高20余米,均由整棵古树凿刻而成,历经数百年风雨仍然坚稳牢固。走近细看,房檐上的瓦当图案古朴,榫卯相接的梁柱间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有生动逼真的龙头,有雍容盛开的鲜花,有飘逸灵动的祥云,有古朴典雅的图案……拂去岁月的尘埃,诺邓玉皇阁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显得工艺精湛,华美大方。远古能工巧匠那一颗玲珑聪慧心附着在梁柱、门窗、斗拱,檐廊之上,让人赞叹不已。
诺邓玉皇阁的“二十八星宿图”堪称诺邓一绝。道教崇奉星神,把二十八颗星宿画在阁楼顶上,这在道观里却也是罕见。“二十八星宿图”由三十二块木板镶嵌而成,上面分别画了二十八个动物代表相应的星座。虽然缺失了几块,有些残破,但它精湛的技法,典雅的色彩,玄妙的寓意,仍然让每一个观赏者啧啧称赞。信徒看到了道家的玄秘,画家看到了技法的高超,天文学家看到了宇宙的深奥,设计师看到了建筑的精巧……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二十八星宿图”都是珍宝。
玉皇阁内原有大小上百尊的塑像,在“文革”中悉数被捣毁。据诺邓乡土学者杨希元回忆,一层的大柱上盘绕着泥塑的巨龙,殿内塑着跨麒麟的闻太师、三皇五帝、雷公电母和天星天仙等神像:最顶层是玉皇大帝,两旁立着金童玉女,要仰头才能看见。
只剩“二十八星宿图”和廊檐梁柱上的雕刻彩绘,衰朽残破的玉皇阁仍旧风采迷人。从未经过任何修复的它以其原真性吸引着人们,数百年来它一直在“原来的位置”,以“原来的结构,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示人。所说的“修旧如旧”,修旧是真,如旧却是不能,我宁愿面对玉皇阁的残损,去聆听前朝往事沉重的叹息。
玉皇阁院内植有翠竹、梅树、松柏、紫薇和桂花,洒一地绿荫,播一方清宁,无声诠释着清静无为的禅意。
从前诺邓的学校就办在这几座古庙里,现如今的新学校也建在一旁。
山脚是盐井汩汩不断的供养,山顶是高耸的庙宇和学校,似乎应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靠煮盐贩盐富裕起来的诺邓人从来没有忘记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修庙宇,竖牌坊,建祠堂,用以承载社会文化,宣扬道德伦理,褒奖忠贞孝悌,歌颂美德善举。如今他们的子孙多以事稼穑为生,却依然重视后代的教育培养,諾邓精雕细刻的房屋,华丽端庄的牌坊,含意隽永的对联,处处透出的风雅痕迹,让他们不敢忘记耕读传家,以立性命,以养心性。
六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藏匿在深山里的美味”——诺邓火腿推介给观众,悄然隐退的小山村诺邓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火爆一时。
诺邓,曾一时繁华,又悄然荒寂,起起伏伏的千年岁月让它变得厚重深邃,即便在晴空下也觉得它披着一身暮色,处处泄露着古韵与典雅。
游客们来来去去,带走了美味的火腿和洁白的盐,而我只带走一段老旧的时光。
守一间旧屋,说一段往事,等一个归人,这是诺邓的诗意。
编辑手记:
《漂浮与存在》的作者陈苑辉把自己定义为一名进城谋生的打工者,如履薄冰地生活于广袤的城市,犹如漂浮的小船荡入了广阔的海洋,游走的灵魂始终找不到一片栖息之地。面对读者,他毫不避讳内心的孤独、彷徨和幽暗,试图以自己及周围的人和事为例,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群体,看到城市生活的另一面。作者善于思考,内心悲悯,充满着理性和感性的情怀,也许生活充斥着恐惧和忧伤,但如尘埃般轻微的小人物,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理想和灵魂,一边流着泪一边努力前行,“漂浮与存在”似乎就成为了这些人甚至是所有人“活着”的状态。
读路来森的《短笛横吹》感觉有一股“风雅”之气拂面而来,他的文字浸透着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蕴藉及韵律美,呼吸吐纳间文章自成,意境丰盈,展现“和美”的境界发乎本心,自然而然,成就了作者的诗情词章、诗书气度,更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美。姚静的《在诺邓遇到一段旧时光》下笔落在一个“旧”上,所见所思盈盈缭绕着沉淀、斑驳的“原色”,院落、古戏台、庙宇等守着流年岁月,静看花开花谢,沉淀而不沉重,安静而不寂寞,诺邓生命历程中的生生之机、洋洋之趣在文中隐隐流露,可见作者创作的用心精巧,对文字及意蕴把握熟练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