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魏云峰 本报记者 马俊
“时隔近50年后,人类将再次近距离靠近月球!”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17日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环月之旅”计划细节:2023年,SpaceX公司研制的“大型猎鹰火箭”将把太空游客送到距离月球200公里的轨道上,首名签约游客为日本富豪前泽友作。
日本富豪成绕月新游客
据美国《纽约时报》17日报道,马斯克当天宣布,“这趟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的太空飞行将会在2023年启程,最近将到达距离月球200公里的轨道”。执行这次“环月之旅”的航天器名为“大型猎鹰火箭”(BFR),主要用于将人类送上月球和火星,由主火箭和宇宙飞船(BFS)组成。它的主火箭将配有31台“猛禽”发动机,能向近地轨道运送150吨重的货物,而且可以回收再利用。马斯克去年曾表示,“BFR能在30分钟内飞到地球上的大多数地方”。
报道称,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阿波罗计划”中,一共有24名航天员得以近距离环绕或登上过月球,他们全都是美国人。马斯克描述称,相比“阿波罗计划”,这次“环月之旅”将为太空游客提供更宽敞的住宿。
如今,有望再次靠近月球的太空游客是来自日本的亿万富翁前泽友作。日本共同社称,前泽友作花钱包下“环月之旅”的所有舱位,他表示,“我想和众多的人分享从近处观察月球和看到圆圆的地球时的感动。”报道称,他想邀请6-8名艺术家同赴月球,包括画家、雕刻家、摄影师、建筑师等,条件是返回地球后进行艺术创作。不过关于为此支付的费用,他表示“无可奉告”。
面临一大堆技术难题
《纽约时报》称,前泽友作早在数年前就与美国“太空冒险”公司商讨用俄罗斯飞船实现太空游的可能。2017年2月,SpaceX公司宣布将用“猎鹰重型”火箭送两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乘客”绕月飞行,飞行将在2018年进行。马斯克17日透露,前泽友作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绕月计划是利用“猎鹰重型”火箭发射“龙”载人飞船。相比此前时间表更为紧张的计划,马斯克这次已经有所退缩。他在2017年底“猎鹰重型”火箭首次飞行期间承认,利用“猎鹰重型”火箭实现绕月的项目基本搁置,这个任务将交给“大型猎鹰火箭”完成,如今具体时间表也大为放宽。
但中国航天专家庞之浩认为,从技术角度而言,这个绕月时间表仍然极为仓促。相比此前利用“猎鹰重型”火箭发射“龙”载人飞船的模式,“大型猎鹰火箭”在技术上更不成熟。至少“猎鹰重型”火箭和“龙”飞船的货运版本都已经过实际飞行验证,而“大型猎鹰火箭”的火箭和飞船都没有实物,甚至性能指标还在不断更改。它们的技术也复杂得多。例如BFS完全不同于“龙”飞船的“传统飞船”式设计,它容纳的人数多得多,看上去更像是航天飞机,而且还需要像“猎鹰”火箭那样实现垂直降落回收。集中这么多全新技术,而且还需要在短短的五六年内搞定,难度实在太大。虽然马斯克17日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BFR的第一次飞行将会在明年开始,2-3年内进行入轨飞行。但此前SpaceX公司光是研制“猎鹰”系列火箭,就花了足足6年时间。
更重要的是,载人太空飞行关乎人命,要求比货运任务严格得多,必须首先进行无人测试。按照SpaceX公司的说法,研制多年的载人版“龙”飞船要等到今年11月首先进行无人测试,2019年底才真正开始载人入轨飞行。相比之下,全新研制的BFS究竟何时能载人飞行,谁也无法预测。
太空游备受青睐
庞之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当年的“阿波罗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借鉴,现代化的自动驾驶技术让普通人不用接受太多的专业培训就能 以游客身份进入太空,但对于SpaceX公司的“环月之行”而言,很多基本的技术环节仍不可省略。在真正实现太空旅客“绕月游”之前,需要对“大型猎鹰火箭”的火箭和飞船进行数次技术验证,然后发射不载人的火箭组合进行绕月测试。他表示,马斯克在可回收火箭等领域的确实现了以往认为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也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更改项目时间表是“常态”。就目前的技术水准而言,“环月之行”恐怕很难按照马斯克的计划如期推进。
不过随着技术发展,太空旅游的确从梦想逐步走向现实。庞之浩表示,相对更成熟的太空旅游是“亚轨道飞行”。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就利用“白骑士二号”飞机将“太空船二号”飞行器送到高空,然后由后者依靠自身动力冲到接近太空的高度。世界首富贝索斯创立的“蓝色起源”公司,也多次将载人航空舱成功发射到亚轨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