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虚实”美学观念下的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改良与实践1

2018-09-19 09:24宗亮金云舟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8年4期
关键词:虚实文创美学

文/ 宗亮 金云舟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杭州师范大学 钱江学院)

一、文创产品课程的现状与教学困境

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观念的普及与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内在诉求从物质消费层面越来越多的转向民族精神层面,从而给予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意义。在此背景之下,许多国内高校的设计专业,也开始着眼于这条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利用与传承的新道路。而文创设计课程进入各大院校,至多不过是5、6年的时间2国内已知最早开设文创产品设计相关课程的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在2011年开始设置核心课程 “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而最新开设该方面课程的一流院校为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创办的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与理论研究中心。此外,包括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在内的其他院校,也逐步开设了与文创设计有关的专业方向。,还只能说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因此,在其中出现的困难以及对相关教学问题的反思,将是广大高校教育者在文创产品教学中所面临的新课题。

图1 学生作业反例

首先是大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薄弱,而现有的教学体系或是忽略、或是将传统美育课程与具体实践分离,将真正属于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国美学观念排除在教学知识体系之外3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和教育部颁发的《2014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全国共有266所普通高校开设了产品设计专业,相对完整的在该专业引入中国传统美学教育内容的,只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江南大学等有限几所。,从而无法支撑起学生跨越当代设计环境而转向对传统主题进行深度思考的兴趣,导致其在首次面对类似主题时构思肤浅、力不从心。其次,目前的文创产品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囊括传统美学价值的系统思路和方法论,普遍还在采用以情景故事法(Scenario Approach)与产品语意教学法(Product Semantics Approach)为扩展的模式1其中情景故事法也可表述为动态情景法、剧本引导法等,教授学生从某一产品的设计目标群体——也就是该产品的“使用者”角度去模拟由“使用者、使用环境、使用场景、使用过程”等编织起的完整故事,使原本模糊的产品定位与产品面貌逐渐清晰。是基于观察和体验之下的完整产品分析思路,体现了产品设计教学中“以人为核心”的教学方针。另一种产品语义教学法,遵循由195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 “符号运用研究”所建立起的基本构架,其目标是通过对人造物体在使用环境中符号特性的分析,建立起形态与功能间的多元联系,使产品“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构成人们生活当中的象征环境”,有效的加强产品人文关怀与表现力。。但面对以传统文化为对象时,这两种方法都暴露了自身的局限,只有理论的普遍性,却不具备课程的针对性,更多的是围绕西方符号学逻辑下的视觉象征。因此无论那一种,都无法传达和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抽象内含与不可见的精神意会,即一种“简淡中包具无穷”的美学境界2宗白华:《宗白华美学与艺术文选》[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第54页。。最后,受制于学校的课程安排体系,文创设计课程往往时间较短,因而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体会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实现传统美学与当代设计的关联性思考。

以上几处问题叠加,最终使得教学进程容易呈现一种“模式化”、“简单化”:学生在思考设计主题时,或把文创的命题当作普通的产品设计来对待,把传统文化特征理解为“范式”(Stereotype)——乃是一种必需出现的视觉模式,潜意识中排斥对其的深入表现。又或则将传统文化的外部特征理解为符号语义的全部内容,使设计表现变为一种粗浅的“看图说话”,其结果还是无法突破传统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屏障,造成两者杂合的滥觞。如图1的学生作业作为反例——“阴阳”这个概念被毫无新意、牵强附会的融合在书柜的具象外观中,除了聒噪式的宣告其中肤浅的符号意指之外,没有体现任何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审美意境与美学高度,更不用说在使用环境上的不合时宜。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观及其教学价值

由此可见,造成以上困境的根源是传统美学观念在教学体系中的缺失。就目前来看,文创设计课程需要将传统美学导入实践步骤中,来替代西方审美观念下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在面对相关主题时能直接深入的寻找到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融合的最佳模式,达到观看与思维的升华。但又考虑到课程的时间限制,对传统美学的普及与融合,不应该采取一种宏大深奥的姿态,而是要尽可能从核心与典型的一面导入。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学进度,并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理解体会到其中价值。

基于以上目标,本次课程决定将“虚实”——这个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作为理论指导并围绕其构建基本教学框架,理由有三:首先,“虚实”美学观具有更高的概括性与包容性,并且在任何传统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是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当然核心。如宗白华先生就认为艺术之美只有在“虚”与“实”的辩证统一之下,才能做到做真正的“典型化”,并达到最高成就。进而提出“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是“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3宗白华:《艺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第333页。将其作为透视和解析中国传统艺术法则的有效路径。再者,对比构成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的其他范畴,如气韵、神形、意境、体性等,“虚实”美学更多被应用于艺术的空间立体营造之中,如《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一书指出:“虚与实的关系,又表现为空间与实体的关系……把空间之美看作是艺术美的重要因素之一。”1曾荫祖:《中国古代美学范畴》[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6,第181页。而其中所使用的“呼应、宾主、藏露、繁简、参差”等显性造型章法,与目前流行的立体构成理论如对比、平衡、重心、节奏等较为接近,即符合当代文创产品的美学观念和设计语境,又能被学生以过往设计经验所接受,减少课程在理解上的难度。最后,虚实美学观所传达出的“阴阳之道”,是中国古代器物设计传统的最高追求。反映在具体环节中,便是器物所包含的代表了使用者精神与修养的一面,即“天下无一物无礼乐”的审美标准,不仅以虚实载道,更需以虚实“体道”。这种独特的器物设计观,“使得中国在人和物的关系上建立了一个有别于西方的优秀传统”2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第17页。,不明白、不重视这个道理,就远离了中国传统的日用文化精神,更无法将之发挥在当代的文创设计之中,达到应有的美学高度。

三、课程改良与实践

本次课程以专题设计的形式开展于产品设计专业第三学年下学期。进入该阶段的学生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设计技能和分析调研能力,但所欠缺的往往是对作品文化内涵与表现深度的把握。因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以“虚实”观为切入,将以往被认为模糊感性、远离当代设计逻辑的传统美学,清晰有序的导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突破设计思维与创作意识的“瓶颈”,学会面对传统设计对象时的基本处理方式。整个课程将被分为三个阶段,以及与之相应的七项任务(图2),学生将在有限的时间中以理性和步骤化的方式体验到传统美学与当代文创设计的融合手段,产生对类似主题的进一步关注与兴趣。

图2 课程表格

图3 化虚为实案例

1、阶段一:理解与分析

(1)表现形态讲解

课程在一开始将对“虚实”美学观进行概念宣讲,但由于时间的局限和学生自身传统文化基础的不足,不可能完整的展开对该美学理论的深度阐述,而是依照主流学术观点将其划分为三类表现形态,并通过相关设计案例的对照,才能有效的使学生同时理解“虚实”与其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同其他课程相比,本阶段的这种划分方式尤为重要,体现了设计课程中导入复杂美学命题的一种尝试,并将会贯穿在所有教学环节中。

第一种表现是“化虚为实”。宣讲中首先应指出中国艺术很善于利用这种转换方式,即将看不见的生命气韵与节奏,或是抽象的音乐与舞蹈精神,变为笔墨浓淡、黑白疏密的营造法则。而介绍到具体的设计案例时,则需让学生理解,可同样利用“转化”手法,将原本抽象的、难以概括的审美意境,结合材料、造型与光影等形成一种具体的通感化表现。如图3中的这款鱼缸,正是利用了玻璃造型本身的漫反射效果,表现 “大写意”下山势的轻重与远近,并随着观看的角度和光线照射方式的改变,展示出无尽律动和纷纭节奏。

第二种表现是“化实为虚”。在阐述这一部分时,应与中国传统艺术中惯有的“抽象性”联系在一起,分析这种“离形得似”的表现手法。进而引导学生关注造型艺术中对“虚白”的使用,体会古人如何用空间想象中的无限虚境,来填补视觉留下的有限空白,化有限于无限。所选择的文创设计案例,也同样应遵循抽象性原则,在以极简方式表达传统文化典型符号的同时,利用空间虚面产生的格式塔心理,形成轻盈灵动的体积感。如图4这款挂衣架,脱胎于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仅用寥寥数笔搭建了高低错落的山势,且当视角发生变化时,原本的横岭与侧峰也能相互转化,配合线条外空间的虚幻错觉,在美轮美奂之中很好的兼顾了审美意境和实用性。

最后一种表现是“虚实相生”。对此命题的讲解应集中在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的审美互动效应下,即虚实之间的“相互生成”,其核心便是欣赏者的主观参与和想象。只有激发出这一点,主体才会真正将艺术作品纳入到自己的精神存在之中,于交感处获得审美满足。而对关联文创产品的介绍形式,可采取比较法,即一边是一类传统僵化的文创产品,它们的失败多为过于完满的剥夺了欣赏者参与审美想象的空间,近而引起无趣与反感;另一边则是在使用中能产生互动与变化的一些文创产品,如图5中的粗釉面手盏。只有当“沏茶”这个动作完成之时,倒影在杯面的虚像才真正构建起 “镜花水月”的禅宗意象。在这里,主体既是产品的“使用者”,也同时成为产品的“创造者”,而虚像的生成也丰富了实体的美学境界。

(2)逆向分析与推演

图4 化实为虚案例

图3 虚实相生案例

图6 学生虚实符号提炼练习(以唐代彩凤鸣岐琴为例)

此单元中要求学生通过调研汇报的方式,来检验上一环节中的所见所学,从而使之前初步了解的关于美学范畴与文创设计关联性的课程背景知识,通过再一次的分析与反思,进一步清晰、具体化。学生将模仿教师课堂中的案例选择标准,挑选出一些自我认为的以“虚实”为主要设计表现的文创产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帮助学生做进一步辨别,淘汰那些肤浅、僵化的设计作品,而保留其中具有美学高度的精品。之后,以这些产品对象为基础,分三个步骤完成对其的逆向分析:第一步是学会分类,将具体产品按照“化虚为实”、“化实为虚”、“虚实相生”这三种表现手法进行归类,结果或是偏重于其中一项、或是几项兼有。第二步为逆向推演,即从上一步的分类结果中,尝试分析并还原其设计步骤与思考逻辑,将作品中“虚”与“实”的部分分离出来,并围绕这两者在作品中相互关系,展现其中的设计手法与核心思路,体会设计的原点。第三步为文创产品的“载道性”分析,要求学生关注器物中所散发的“虚实”意境,说明其是否增加了产品的某种审美附加值,以及是否引起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经过上述三步骤整理,学生基本具备了对文创设计中“虚实”表现的观察分析能力,明白其中的理性过程,并做好了下一阶段独立构思的准备。

图7 学生概念转化联系(以唐代鎏金飞狮纹银盒与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例)

图8 学生最终作品效果

2、阶段二:符号转化

如前文所述,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虚实”不仅是美学理论,更是创作方法。本阶段即体现“虚实”观从理论向具体创作实践的过渡,以设计一款满足“虚实”之美的文创产品为目标。学生将根据上一阶段领会的思考与分析方法,分步骤的将某一设计对象物向“虚实”美转化,并找到其中可用于文创设计的符号语意。课程将给定三个范围:①国内博物馆馆藏文物②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③中国传统吉庆元素,基本有针对性的涵盖了目前市场主流的传统文创主题,学生则在其中一个范围内,决定创作的具体对象。为了达到设计的最终目标,这一阶段同样被分为三个步骤展开。

(1)概念属性的转化

经过对具体文创对象的初步调研,将其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区分为“实”与“虚”两种属性,作为基本的语意符号。其中“实”的部分应该包括该对象实体或物质层面,如材质运用、色彩运用、造型文法、外形特征、构成方式、装饰纹样等;相应“虚”则是该对象的非实体部分,如嗅觉、听觉效果,或是造型之外的负空间,又或是本身的特殊含义、文化特征等,并将其以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此阶段教师将不做过多干涉,意在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可用符号。(图6)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挑选出这些语意符号中有意义的部分,进行从“符号——产品脉络——产品类别”的概念转化,并在期间注意“虚实”概念的灵活应用。如以浙江博物馆的唐代古琴“彩凤鸣岐”为例,其“虚”的部分如古琴的听觉效果,适合的产品脉络应该反映出类似的宁静、悠远、飘散之感,进而联想到香器作为可能的产品类别,即采用一种“化虚为实”的方式,让烟的视觉感受代替琴音的听觉感受。(图7)

(2)呈现方式的转化

接着上一步所建立的产品类型,实验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带来的不同呈现方式。实验过程中借鉴中国传统艺术中“虚实之美”的营造法则,包括舍形悦影、位置经营、浓淡相间等,即考虑到光影、肌理、触感、位置、比例等与“虚实感”相关变量的介入,通过抽象、反差、解构、置换等尝试将对象的部分元素刻意转化为光影、留白、轮廓,同时可结合对各部分造型规则、大小比例、材质肌理、色彩明暗的改变,共同展现虚实美学所特有的生动性、模糊性和空间性的。在实际教学中,对这几类变量的实验不需要全部尝试,但要求在不同方式的对比中发现彼此融合的可能性。学生可利用便签条、概念图板、手绘草稿的方式呈现,也即是之后的主要设计表现依据。

(3)器道转化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研究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与人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一种是在对象的使用方式和使用者的使用行为上寻找互动性,使器物形态的最终生成与使用的动作合二为一,即所谓“虚实相生”。还是以香器为例,点香和插香是人们对香器的使用方式,从此行为出发,学生可以尝试让“香”和“烟”本身(包括线香、片香、盘香、倒流香等)成为产品形态的一部分,让使用者成为产品的真正缔造者,增强产品的个人归属感与使用的仪式感。另一种是器物与使用者精神意识的互动,即由对器物的观察、使用,满足某种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需求。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当代社会不同消费人群的日常困境,从而寻找到突破口,如对以下几个关键词进行拓展思考,包括:安全感、禅意、慢节奏、轻松等。同时,也要求学生从外观的审美性上暂时跳脱出来,思考文创器物在生活中的伦理价值和精神属性,把人与物的互动作为修身(即体道)的方式。

3、阶段三:方案优化与汇报

经过前一阶段的积累,此时每位学生手上已拥有了大量设计素材与基础方案。但由于整个教学阶段多鼓励发散式思维,所以并非所有成果都与“虚实”主题相吻合,如一些形式大于意义、脱离设计初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作品。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要提供同一主题的三套完整草案,最终由教师选择其中一组较为适合的,继续进行结构设计和效果图表现。整个设计提案将包括90*128的展板一块,其中必需出现产品介绍、三视图、内结构图、使用模拟环境图、使用步骤说明等;另有A4装订的课程报告一本,内含前期的调研总结、符号转化的每一阶段草图、最终设计稿、课程自评及反思这四部分内容。在全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将统一进行ppt汇报,并接受任课教师逐一点评。(图8)

四、结语

国内文创产品课程才刚刚开展,因此更需要确保教学方向的正确性。现有部分“快消品”式的文创产品虽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却使传统文化止于庸俗与廉价,从长远来看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审美精神未必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通过传统美学与课程的结合,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考意识,明确一件有价值的文创产品,不但要通过表象的变形组合来建立吸引力,更需要使消费者在面对它时,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升华式体验。这种升华,正如文中所述,应该依托于文创产品的“虚实”表现之中,体现一种节奏化、空间化的“形而上之道”,以此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继承发扬的适合载体。这是教学的引导趋向,也是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虚实文创美学
陶溪川文创街区
盘中的意式美学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外婆的美学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纯白美学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论彩铅素描与古典油画直接画法的共性
以传奇京剧《化人游》为例谈戏曲虚实论及审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