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嘉璇 万文君
6月8日,浙江省博物馆年度大展“越地宝藏—100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拉开帷幕,展览中展出了一件宋代青白釉瓷佛坐像。此尊佛像高24厘米,通体施青白釉,螺发,面形圆润,眼睑低垂,双耳垂肩,佩有耳饰,左手扶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重仰莲座之上。此尊瓷佛造型优美,做工精巧,青白釉色纯正,具有北宋中晚期景德镇湖田窑的特征,时代风格鲜明,可谓是北宋时期瓷塑像的标准器(图1)。
这件青白釉瓷佛坐像出土于浙江省长兴县云峰宋墓,出土时,佛像与莲座分开放置,莲座置于佛像的前方,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应该是墓主人生前所供奉之物。墓志在出土时下部已经泐毁而无法通读,但可辨识“绍圣丁丑”纪年(1097年)。墓主人周子美,墓志铭为其身为龙图阁直学士的妹婿所作。结合墓志上的纪年信息,可以确定这尊瓷佛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
佛教的社会影响力在唐代时就已十分深入,达到“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程度,但在唐、五代时期,佛像仍是以石雕、木雕、泥塑及金铜铸造等传统的造像方法来表现,从考古发掘来看,六朝时期湖北鄂州市塘角头六朝墓出土有一件釉陶佛像,①唐代桂州窑遗址出土有陶塑佛教造像,②却未见有五代时期之前的瓷质佛造像。可见,虽然这尊精美的瓷佛像是崇佛信仰这种社会思潮的反映,但真正促使瓷质佛教造像出现的直接原因应是北宋制瓷工艺的发展。
北宋政权建立以后,社会恢复稳定,生产得以发展,制瓷业进入到一个繁荣时期,各地名窑百花齐放,此时景德镇窑以创烧“青白瓷”而闻名。据江西通志记载,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宋真宗赵恒派人到昌南镇,制瓷供京师,命陶工书建年“景德”于器,并将年号“景德”赐予其作镇名,景德镇始有今名。湖田窑是景德镇较早烧造瓷器的窑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地处南山与南河之间的台地上,兴于五代,历经宋、元的繁荣,到明中期衰落,约有近700年的烧造历史,窑址覆盖的面积约40万平方米。③五代时,湖田窑烧造仿越窑的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两类产品。入宋以后,湖田窑已无灰胎青釉产品,所有北宋产品均是白胎,并且胎质细腻,颗粒较小。五代以前,瓷石原料的淘洗不太讲究,故而胎质较粗。到宋代,工匠开始使用精细淘洗法,瓷石原料进行了反复淘洗之后,还要经过陈腐和练泥。泥料在陈腐池中进行氧化、水解反应,在练泥池中进行反复翻打和踩练。经过这些工序,瓷石原料中的铁成分已经减至极微,保证了胎质的洁白,同时泥料的均匀程度显著提高,从而增强了可塑性,烧成后胎质致密,有效减少了起泡、开裂等缺陷,这就为优美精致的瓷塑佛像的成形提供了可能。
图1 北宋 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瓷佛坐像浙江长兴县博物馆藏
釉色方面,景德镇湖田窑产品由五代的白釉变成了青白釉。北宋早期釉色多青中闪黄,纯正青白色者较少。北宋中期,国力强盛,也是湖田窑青白瓷烧造的鼎盛时期,颜色好的器物越来越多,釉面光润,呈闪湖绿色,具有晶莹碧透、色质如玉的效果。五代至宋代,无论是白瓷还是青白瓷产品,使用的都是高石灰釉,釉料成分的差别不大,烧成釉色的差别主要还是与烧成气氛的控制有关。包括瓷塑佛像在内的宋代青白釉人物瓷雕产品多采用的是单件匣钵装烧的“仰烧法”。④五代白瓷,还原焰烧得并不充分,北宋初期釉色偏黄,则主要是对还原气氛的控制还不够稳定,到北宋中期以后至南宋早期,景德镇工匠已经能够纯熟地把握强还原焰的烧成,胎釉中部分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下转化成氧化亚铁,这种低价铁与釉料中的二氧化硅容易形成一种淡青色的玻璃质釉。⑤到南宋以后,青白瓷佛像釉质与北宋有明显的差异。北宋时期湖田窑使用的石灰釉在焙烧时粘度小而易流动,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呈水绿色,釉面光泽度强,透明度高,有清莹灵动的美感。南宋开始,青白釉瓷佛像的釉层变厚,透明度降低,釉面光泽柔和,釉色均匀,形成了另一种温润的美感。
图2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水禽形香炉美国芝加哥美术馆藏
图3 五代 鎏金铜龙柱佛像浙江省博物馆藏
除少数采用了模范成型方法外,多数湖田窑青白瓷塑像采用的是手捏与线刻相结合的工艺技法。这种制作方法类似于“面塑”,将整体造像分成几个部分边捏边镶接而成,这种捏制成形的瓷雕塑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极富神韵。长兴云峰宋墓出土青白釉瓷佛坐像和美国芝加哥美术馆藏的一件宋代景德镇青白釉水禽形香炉上独特的莲瓣造型(图2),立体感十足,栩栩如生,正是得益于这种捏制技法的运用。细节部分,如五官神态、衣料的质感、褶纹等等,采用线刻技法塑造,细致传神。
云峰宋墓青白釉瓷佛坐像无论制瓷工艺还是造像风格,都堪称北宋时期瓷造像的典范,其风格明显传承了吴越地区五代时期造像传统,顺应北宋时期佛教造型艺术风格以朴素自然的写实化为追求的社会风尚。
1.吴越地区五代及北宋佛教造像艺术一脉相承。唐朝末年以来,统治吴越地区的钱氏政权崇信佛教,兴建和恢复了大量寺庙,极大地推动和维护了佛教的发展,五代及北宋时期吴越地区梵音声声佛光普照,佛教文物遗存丰富。考古发掘出土的吴越国佛教文物在佛教艺术史中有着重要地位,如2001年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的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重要佛教文物有两座纯银阿育王塔,存放“佛螺髻发”舍利的金棺,玉善财童子像以及一座铜鎏金释迦牟尼说法像。其中铜鎏金释迦牟尼说法像被视为五代时期金铜佛造像的典范之作,该像头饰螺发,高肉髻,眉目细长,眉间有白毫,双目微睁,面相丰满,双耳垂肩,身穿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袛支,左手扶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图3)。莲瓣饱满有力,佛像神态宁静安详,表达了战乱不断的社会背景下,安宁祥和的佛国成为世人最为向往的境界。衣纹及莲座表现方式不同于唐代造像浪漫而华丽的风格,而极具写实性,开始有世俗化、民俗化艺术风格倾向。同为吴越地出土的北宋青白釉瓷佛坐像艺术风格明显继承了五代时期的造像艺术风格,螺发、开脸及袈裟的表现方式与铜鎏金释迦牟尼说法像极为相似,尤其是莲座的刻画如出一辙,莲瓣层层叠叠,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周敦颐《忆莲》诗云: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如此真实生动的莲座表现方式,是吴越地区明显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征之一。通过比较鉴赏这两尊佛像,可以看出在继承五代佛像艺术风格的同时,北宋时期造像融入了时人艺术审美趣味,造像更为清秀,注重神态与衣纹的表现,神态宁静祥和,衣褶繁密,纹路流畅,艺术风格更加写实化、世俗化,这成为两宋造像风格整体发展趋势。
图4 北宋 曲江南华寺郝璋造罗汉像木雕 高57厘米
图5 南宋 青白釉观音常州市博物馆藏
2.北宋时期佛教造像写实化艺术风格形成新风尚。北宋时期受限于大量铸造铜钱的需要并且铜矿资源稀缺,金铜佛像数量急剧下降,泥塑、石雕、瓷质佛像明显增加;流行的造像题材主要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菩萨像、罗汉像等(图4),尤其是观音菩萨和十六罗汉最为流行,民间关于他们大慈大悲、现世救难的传说深受人们的青睐,形象真实饱满、非常贴合现实生活(图5)。纵观北宋时期佛教造像遗存(见附表),无论什么材质,什么题材的造像,其表现出来的自然主义与写实化艺术风格是一致的,⑥这成为鉴赏北宋造像最重要的特征,可概括为面形圆润,眼泡鼓起,神态宁静祥和,肌肉松弛,身体线条柔和甚至有些绵软,衣纹及头冠表现方式以现实生活为本,整体风格秀气含蓄,迎合世俗的审美情趣。写实化艺术风格一方面迎合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宋人寻求神明庇护,向往平和宁静生活的内心需要;另一方面保持了佛教信仰在各阶层人士中的地位,同时满足了统治阶层教化民众的需要。
北宋末年,徽宗崇奉道教,诏称:佛教属于“胡教”,“虽不可废,而犹为中国礼义之害,故不可不革”,⑦为了维持佛教的发展佛徒倡导“三教合一”成为定式,佛教艺术风格“去胡”且以世俗生活为本的写实化倾向更加明显,写实化艺术风格到南宋发展到极致。
总之,北宋时期佛教的影响再次发展壮大,尤其在吴越地区发展更为平稳、昌盛,并保持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北宋青白釉佛像上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是墓主人生前供奉之物,可见,宋时的越地,参禅问佛已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佛教文化深入生活。青白淡雅的釉面,形象优美的造型,宁静祥和的神态,在北宋时期出现如此做工精巧,极富神韵的瓷佛造像得益于当时制瓷工艺的发展。北宋中期是湖田窑烧造青白瓷的鼎盛时期,瓷石原料淘洗精细,经过陈腐和练泥,胎质洁白,泥料均匀,可塑性增强。瓷塑像单件匣钵装烧,烧造气氛把握精准,产品釉色纯正。塑型工艺采用的是手捏与线刻相结合的技法,造像艺术风格明显传承了吴越地区五代时期造像传统,同时融入了宋人艺术审美意趣,造像更为清秀,注重神态与衣纹的表现,艺术风格趋向更加写实化、民俗化的新风尚。因此,无论从制瓷工艺还是造像风格看,这尊长兴云峰宋墓出土的精美瓷佛都堪称北宋时期瓷造像的典范。
附表:北宋佛教造像信息汇总
注释:
①李桃元、徐劲松《湖北鄂州市塘角头六朝墓》,《考古》1996年第11期。
②陈曦、洪德善《桂州窑遗址出土陶塑佛教造像初步研究》,《敦煌研究》2017年第6期。
③刘新园、白焜《景德镇湖田窑考察纪要》,《文物》1980年11期。
④张甘霖《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人物雕塑的渊源及其成就》,《文艺争鸣》2010年。
⑤罗学正《景德镇早期白瓷向青白瓷过渡考略》,《中国陶瓷》1986年第6期。
⑥黄春和《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一书中,对于“写实”阐释为:写实,就是写真,即以艺术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真实特性。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⑦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